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蓉 《工具技术》2002,36(10):28-31
1 引言加工带修缘斜齿轮插齿刀的关键工序是滚齿及磨齿 ,其刀具的齿形需要修正。通过修正计算可知 ,这种斜齿轮插齿刀左、右齿形表面的分度圆压力角不相等 ,为满足这一要求 ,则必须修正加工斜齿轮插齿刀所需滚刀的齿形。在磨齿过程中 ,可通过磨齿样板来控制插齿刀的齿形及修缘  相似文献   

2.
<正> 齿轮修缘不但能够改善传动质量、降低噪音,而且还能避免齿轮加工、搬运过程中的碰伤,因此,修缘齿轮在生产实际中已被大量采用,但是,对于小间距双联齿轮的小齿轮来说,必须采用插齿工艺。关于修缘插齿刀的设计,没有资料作过系统介绍。且插齿刀的国家标准中也没有规定修缘齿形,因此,有必要对修缘插齿刀的设计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磨削修缘和挖根齿形的样板设计为了减小冲击载荷,提高齿轮传动的平稳性,高速重载航空齿轮通常采用修缘和挖根的齿形(图1.a)。这种修缘和挖根齿形可以看成是由三段不同的渐开线组成的:中部是基本渐开线(标准渐开线),顶部是修缘渐开线,根部是挖根渐开线。相应于这种齿形的基本齿条的齿形见图1.b所示。修缘高度和挖根高度分别为H_k和H_f,而修缘深度和挖根深度分别为B_k和B_f。所以基本齿条的齿形有三个不同的压力角:中部为标准压力角口,顶部压力角α_1,根部压力角为α_2。这些压力角反映在齿轮上,就是三段渐开线(图2)。由几何关系,我们很容  相似文献   

4.
降低齿轮运转时的噪音是齿轮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之一,通常对齿轮采用齿形修缘的方法来降低其运转噪音,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收效显著的方法。齿形修缘在滚齿和磨齿工艺中,一般采用修正滚刀齿形和砂轮形状的方法来实现。本文对渐开线齿形修缘参数与其齿条刀具参数之间的关系作一分析。齿顶修缘部分的计算图1所示为一齿条刀具的齿形及其所加工的齿轮齿形。为了简化刀具的齿形,将齿轮的齿形修缘部分也作成一段渐开线。齿轮的齿顶修缘参数以修缘起始点半径r_K和齿顶圆上齿厚减薄量△Sa/2表示。齿条刀具上相应的参数为切削刃交点D离刀齿节线的距离h_D和齿顶修缘齿形角α_φ。  相似文献   

5.
文中统计了航空减速器和斯贝发动机齿轮的齿形修缘量,用确定修缘量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在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之后,推荐了齿形修缘量设计初始值的计算公式.最后,讨论了修缘齿轮基节测量中的问题,对修缘齿轮工作平稳性精度的检验项目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修缘插齿刀     
在现代机器制造中,越来越多的齿轮齿顶要求修缘,花键齿顶倒棱(以下简称为修缘),其中部分工件必须用修缘插齿刀加工。考虑到当前插齿刀制造工艺特点,修缘部分齿形也是一段渐开线。工件与插齿刀间齿形对应计算,不少资料已有介绍。然而,工件齿顶修缘量与诸参数的关系,特别是在插齿刀重磨后修缘量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资料少见。本文针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从中找出了一定规律,对修缘插齿刀的设计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全面的计算、比较数据表明,用当量齿轮法设计斜齿轮指形铣刀的齿形误差是随齿轮螺旋角的增大而增大;随齿轮齿数的增大而减小。误差的方向是齿轮齿顶有多切,形成修缘;齿根误差较小,有少量残留。当对大模数、少齿数和大螺旋角的齿轮进行适当的齿根修缘后,可以满足加工齿轮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介绍了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通过转换齿轮参数,研究采用变模数、变压力角滚刀滚切齿轮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变模数、变压力角修缘滚刀的验算,应用于齿轮滚齿加工中。根据滚刀修缘切削刃与齿轮齿顶修缘尺寸间的关系,采用迭代运算的方法,求得所滚削齿轮渐开线齿廓上齿顶修缘起始点半径,并与CAD展成所得数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齿轮传动质量的日益提高,势必要提高齿形的精度、降低噪声。从产品设计来看,齿轮修缘能减少啮合过程的碰撞,降低噪声;从加工工艺来看,剃(挤)前齿轮修缘,可避免精加工时齿顶产生毛刺。此外,修缘还能避免加工、搬运过程中的磕碰损伤。因此,修缘齿轮已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修缘滚刀设计尚存在一些问题,加之齿轮滚刀与剃前滚刀的标准中又没有规定修缘部分的尺寸,致使修缘达不到生产要求。我厂根据加工齿轮的经验,建立了优化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专家系统理论进行求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直齿插齿刀齿形造形误差及齿形角的合理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惠久 《工具技术》1995,29(10):5-7
直齿插齿刀齿形造形误差及齿形角的合理修正方法重庆工具厂(630055)周惠久用直齿插齿刀加工齿轮时,插齿刀就相当于一个齿形角(分圆上的齿形压力角)为a0的直齿轮与相同齿形角的直齿轮进行啮合。但由于插齿刀作有前后角,同时考虑到插齿刀本身制造的方便,齿侧...  相似文献   

11.
齿轮修缘(图1)能有效降低其传动噪音。目前,某些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在齿轮标准中并没有直接给出齿轮齿形的修缘量及修缘高度(或修缘起始点半径),而是间接给定有齿轮基准齿条齿形的修缘量及修缘起始点至中线的距离。这样,用基准齿条齿形怍为法向齿形的同一把滚刀加工出来的齿轮齿  相似文献   

12.
<正>1 问题的提出剃前滚刀通常是根据被加工齿轮的参数设计的,其齿形如图1所示.笔者承接了加工齿轮模数,m_n=4,齿数Z=8,压力角α_n=30°的剃前滚刀设计任务.如果按照常规的设计方法计算,由于被加工齿轮压力角大、齿数少,设计出来的剃前滚刀齿根宽过窄,齿顶宽也很小,触角又很大,从而使剃前滚刀工艺性很差,难于制造.为此,笔者采用减小剃前滚刀压力角的办法来设计,并为保证刀具齿形简单,又易于铲磨,滚刀齿形不带修缘、不带凸角(图2).压力角比被加工齿轮压力角小的滚刀,我们称之为小压力角滚刀.  相似文献   

13.
以理论渐开线齿轮修缘减振为目的,分析了减少齿轮传动误差波动,啮合齿对综合修缘参数应满足的几何条件;给出了恒定设计载荷条件下,保持齿轮传罢误差为定值齿廓修缘参数的计算方法;依据该修缘计算方法,提出了用二次多项式表达的齿廓综合修缘曲线公式,并与已有的修缘表达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现有标准插齿刀后角对齿形误差的影响,提出了误差均衡法,降低了插齿刀齿形误差,并应用于9°大后角插齿刀的设计有效地控制了插齿刀的齿形误差,并使之略低于标准插齿刀的齿形误差。通过对新型大后角插齿刀样刀与标准插齿刀切削对比试验和被加工齿轮精度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最佳齿形角修正算法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王正君 《工具技术》1991,25(12):8-11
非零前角插齿刀,由子前后角的影响,使产形齿轮齿形不再是渐开线,面产生齿形误差。这种误差影响了齿轮精度,特别是负前角插齿刀,现行的设计方法不能满足齿形精度。本文用优化方法对插齿刀齿形角进行了修正,使修正后的插齿刀齿形误差,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不超过3μm,大大提高了插齿刀齿形精度。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上海双摆线减速机厂在批量生产由上海纺织大学发明的专利产品———新型摆线减速机时 ,需要用一种非渐开线齿形的双摆线插齿刀来加工啮合内齿轮 ,这种插齿刀的齿形由摆线和圆弧连接而成 ,整个齿形部分均要参加切削。该刀具需要在 9C专用机床上进行加工 ,而实现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设计出修磨砂轮用的靠模板。   2 靠模板的设计计算加工摆线插齿刀专用机床是根据展成原理进行工作的 ,因此靠模板应利用平面啮合原理进行设计计算。摆线插齿刀已形成系列产品 ,在设计靠模板时可根据摆线插齿刀的通用公式按以下步骤进行推导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任昭蓉 《工具技术》2006,40(3):88-90
用“误差均衡法”通过优化计算修正插齿刀齿形角,研制出新的齿形修正算法下误差小耐用度高的高性能9°大后角插齿刀,并对用该种插齿刀插制的齿轮与用标准插齿刀插制的齿轮进行了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里程表主被动齿轮是轴交角成90°的螺旋齿轮传动,其分度圆螺旋角之和β1+β2=90°,旋向相同。故在设计这个特殊斜齿插齿刀时(简称插齿刀),让插齿刀在铣床上完全处于被动齿轮的地位,这是设计该刀的关键所在。 因为插齿刀与工件是螺旋齿轮的传动关系,因而在选定插齿刀的最大,最小变位系数以进行干涉、齿顶变尖、根切、顶切等项验算时,就不能采用平行轴传动的斜齿插齿刀的计算公式,而必须采用螺旋齿轮传动(类似剃齿刀计算)的一些公式。而在齿形角及切削角度的计算中,却必须采用费罗型斜齿插齿刀的计算公式。 例如:在选定插齿刀最大法向变位系数…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大前角,无理论误差的插齿刀及其刃磨原理和刃磨装置。该刀具在零度前角插齿刀端面上没刀齿两侧切削刃的渐开线齿形磨出2个卷屑槽,在保证不破环插齿刀渐开线齿形(无理论误差)的前提下,可获得很大的法向前角,且刀刃各点的法向前角相等。该刀具的耐用度比普通插齿刀增另一倍以上,且被加工齿轮的齿形精度及生产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加工齿轮联轴节等渐开线短齿内齿轮的工艺,原用现有的标准短齿插齿刀加工,有时不能满足根圆设计要求;用标准正常齿插齿刀“靠刀”加工,齿形有误差且易发生齿根过渡曲线干涉;而重新设计制造专用插齿刀,费时费力。本文介绍修磨标准正常齿插齿刀加工短齿内齿轮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