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技术(MPR/CPR)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结果 56例中,阑尾成像成功率为96%(54/56),诊断正确率为96%(54/56),其中表现为阑尾增粗水肿、管壁增厚者54例,阑尾腔内粪石21例,阑尾周围炎49例,回盲部壁增厚10例,周围脓肿12例,合并盆腔积液37例,2例并发腹膜炎及麻痹性肠梗阻。结论 MSCT三维重组技术能更好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情况,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88例拟诊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均行MSCT检查并进行MPR、CPR后处理,比较未重建及重建后CT征象显示率;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未重建及重建图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重建图像阑尾外径增粗(90.91%)、阑尾管壁增厚(73.86%)、阑尾周围渗出改变(90.91%)、阑尾积液(39.77%)、阑尾结石(62.50%)、阑尾穿孔(28.41%)、回盲部肠壁增厚(88.63%)显示率及阑尾异常总显示率(98.86%)均高于未重建图像(68.18%、50.00%、73.86%、25.00%、44.32%、13.63%、73.86%、90.91%)(P0.05);手术组织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82例,重建图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97.6%)和特异度(83.3%)均高于未重建图像(64.6%、50.0%)(P0.05)。结论 MSCT扫描后进行MPR及CPR重建,可直观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结构和病理变化,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32例,回顾性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轴位图像、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图像,总结急性阑尾炎的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CT表现为阑尾肿大、增粗、管壁增厚者32例,阑尾腔内结石15例,阑尾周围炎9例,回盲部壁增厚6例,阑尾脓肿6例,阑尾穿孔5例,其中1例合并腹膜炎及麻痹性小肠梗阻。结论:MSCT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可以作为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19例疑似急性阑尾炎并采用10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技术(MRP)图像,总结分析CT表现,由2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诊断,将平扫联合增强扫描与MRP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9例患者中9例经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术前CT扫描确诊6例,1例漏诊;8例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病例中,6例效果显著;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未诊断;MRP诊断确诊13例,1例漏诊;2例非急性阑尾炎患者中,2例均未诊断为急性阑尾炎。MRP诊断的敏感度(91.6%vs 66.7%)、阴性预测值(85.7%vs 36.4%)及准确度(96.4%vs 67.9%)均显著高于扫描联合增强CT扫描,p0.05。MRP诊断阑尾局部或全部管径增粗10例,阑尾结石2例,回盲部增厚6例、阑尾周围肿胀6例、阑尾穿孔2例。阑尾直径对急性阑尾炎诊断ROC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848,p=0.010,95%ci:0.698-0.999,以阑尾直径≥7.70mm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界值,诊断的敏感度为63.6%,诊断的特异度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的MRP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优于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符合阑尾炎临床症状的患者阑尾直径≥7.70mm应高度怀疑为急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0例年龄大于60岁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MSCT图像与手术记录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MS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68例,手术及病理确诊70例,其中19例急性单纯型阑尾炎,3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6例合并阑尾周围脓肿)。MSCT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检出率为97.14%。结论 MSCT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能较好地显示阑尾炎症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对老年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8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分析其CT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8例病人中,诊断急性阑尾炎53例,升结肠癌2例,右侧腹股沟疝2例,假阴性1例。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的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增粗(管腔直径〉6mm)占96.2%,阑尾结石占17.0%,回盲部壁增厚占30.1%,阑尾周围炎占60.4%,阑尾周围脓肿占15.1%,阑尾穿孔占9.4%。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征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提高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126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腹部多层螺旋CT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大小、形态、位置及盲肠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并把CT征象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26例中有120例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CT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85.7%),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炎(81.75%)和阑尾盲肠周围脓肿(21.4%)。有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表现无异常征象。结论:急性阑尾炎的MSCT征象对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阑尾粪石征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 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主要的CT征象有:阑尾粪石征36例(60.0%),阑尾肿胀伴阑尾周围炎(无阑尾粪石征)15例(25.0%),回盲部周围炎6例(10.0%),阑尾炎伴盲肠周围脓肿形成3例(5.0%),提示穿孔1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结论阑尾粪石征在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减薄及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图像进行减薄及重建技术成像。比较减薄及重建技术处理前后的诊断效果及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减薄及重建技术处理前后的漏诊情况。结果:图像处理后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图像处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16);图像处理前,漏诊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炎5例,急性单纯阑尾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例,图像处理后仅漏诊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炎1例;经减薄及重建技术处理后图像特征更明显,诊断较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减薄及重建技术可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MSCT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MSCT图像,观察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并进行评分;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对CT征象与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病理分型显著相关的CT征象,再利用上述征象作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预测病理类型,并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阑尾直径、阑尾石、周围脂肪密度、管腔外积液、管腔内积液、箭头征、右侧腰大肌前缘模糊、盆腔积液、管腔内积气、盲肠条带征、乙状结肠壁增厚11个征象与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存在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5个征象可预测阑尾炎病理类型,预测值和病理分型的加权κ值为0.78,Logistic回归模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5.71%(96/112)。结论应用上述5个MSCT征象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理学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8例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病人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48例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病人CT征象有:45例阑尾显示异常.表现为阑尾局部肿胀,阑尾壁增粗,增粗阑尾管腔呈实性状.肿胀阑尾境界不清,伴有回盲部的炎性渗出,有的伴有阑尾壁为不同密度分层的同心圆改变,回盲部软组织肿,呈斑点状或条纹状密度增高改变.螺旋CT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93.75%.结论:螺旋CT检查是目前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东  李新 《上海医学影像》2008,17(3):235-23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诊和/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35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结果26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病例中主要CT征象有:阑尾肿大24例(92%),阑尾粪石10例(38%),回盲部肥厚12例(46%),阑尾周围炎20例(77%),局限性脓肿2例(8%)。对照手术病理,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9%、敏感性92%、特异度74%、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71%。结论MSCT显著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能力,应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多排螺旋CT表现并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炎并发症的MSCT表现及分型,采用16排CT对全腹部进行多期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观察。结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12例,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均发生于阑尾坏疽穿孔或阑尾溶解病例,其中盆腔脓肿4例,腹腔脓肿3例,盆腔、腹腔均见脓肿1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腹腔脓肿伴输尿管炎性狭窄1例,阑尾脓肿累及盆腹壁致腹壁瘘、合并肓肠癌1例。术前14例正确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CT诊断率达93.3%。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无穿孔时鉴别困难。结论急性阑尾炎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诊断不典型阑尾炎17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典型阑尾炎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阑尾炎17例,对CT表现进行重建及分析。结果:单纯阑尾增粗有8例,增粗并结石2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阑尾合并肠套叠肠梗阻1例,阑尾周围脓肿并广泛盆腔炎1例。结论:16 MSCT对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将常规扫描读片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的读片结果与常规横断位阅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联合应用阑尾显示率达到100%(60/60),阑尾外径增大、阑尾壁增厚的显示率也明显提高。结论:联合应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阑尾,从而提高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552例,其中有68例术前先后进行了超声和MSCT检查,分析其腹部MSCT诊断及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68例阑尾炎中MSCT诊断正确共67例(98.5%),超声诊断准确共54例(79.4%),MSCT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诊断(χ2=12.663,P=0.001)。结论 MSCT可提高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方法 对68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大小、有无阑尾结石、阑尾周围及盲肠末端的改变作了观察、分析。结果 68例中61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7例假阴性,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89.7%。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主要有阑尾增粗(76.5%),阑尾结石(29.4%),阑尾周围炎性改变(66.2%),阑尾脓肿(13.2%),蜂窝织炎(10.3%),盲肠末端肠壁增厚(7.4%)和局部淋巴结肿大(5.9%)。结论 急性阑尾炎可出现多种CT表现,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提高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并重建的CT征象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CT诊断的符合率为95.0%;CT直接征象为管壁增厚,阑尾增粗,阑尾内结石,间接征象为阑尾周围脓肿,邻近回盲部肠壁增厚,阑尾浆膜面模糊及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及重建可清晰显示急性阑尾及其周围病灶,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方面确诊率较高,其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