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肿节风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肿节风提取物诱导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作用和抑制端粒酶活性的能力。方法:将移植人鼻咽癌CNE1、CNE2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肿节风组、环磷酰胺组和对照组,定期检测裸鼠的体重及肿瘤体积,给药一个疗程(30d)后解剖获取肿瘤组织,称量瘤体重量,计算抑瘤率。运用透射电镜观察瘤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分析;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TRAP-ELISA方法观察药物处理前后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动物实验表明,肿节风对CNE1、CNE2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0.8%和46.8%(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下肿节风组瘤组织中可见较多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TUNEL法肿节风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技术显示肿节风组G0/G1期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阻滞在G0/G1期,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端粒酶活性检测中可见肿节风组比对照组端粒酶活性降低(P<0.01)。结论:肿节风在体内具有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起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短发夹RNA(shRNA)对鼻咽癌细胞系(CNE)端粒酶活性及PCNA、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靶向hTERT mRNA特异的shRNA的质粒pEGFP-shTERT.将pEGFP-shTERT转染CNE细胞,TRAP 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pEGFP-shTERT成功转染入CNE细胞后, 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制;大量细胞凋亡;处理后24及48 h,PCNA蛋白下调至64.41%、58.67%(P<0.05),Caspase-3上调到1.55、1.60倍(P<0.05).结论:shRNA靶向抑制hTERT基因在鼻咽癌CNE细胞系中的表达,能显著地抑制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调节PCNA和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端粒酶、PCNA和Caspase-3共同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和原核增强子CMV联合调控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系统对TK基因的活性改变及与鼻咽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将改良构建后的增强型载体pGL3-basic-EGFP-TK-hTRETp-CMV enhancer及单启动子载体pGL3-basic-EGFP-TK-hTRETp(作为对照组)分别转染端粒酶阳性的人鼻咽癌5-8F细胞株及对照组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阳性)及正常人血管内皮ECV细胞(端粒酶阴性),采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TK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TK基因mRNA定量表达差异,TRAP银染法检测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端粒酶活性改变并分析TK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增强型表达载体转染鼻咽癌5-8F细胞及乳腺癌MCF-7细胞均有很强的荧光表达及TK基因的mRNA表达,比单启动子pGL3-basic-EGFP-TK-hTRETp及ECV细胞绿色荧光要强。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增强型载体组A值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②转染增强型载体(加GCV)后TRAP银染法检测鼻咽癌5-8F细胞端粒酶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甲酸(retinoic acids,RA)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生长及表型的作用,同时观察维甲酸诱导鼻咽癌细胞株HNE1后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 13,CK13)表达情况。方法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维甲酸诱导鼻咽癌细胞株HNE1细胞的生长状况,利用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维甲酸诱导鼻咽癌细胞株HNE1后CK13基因的表达。结果维甲酸能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的强度取决于维甲酸的浓度和诱导持续时间,当维甲酸的浓度为1×10-4 M/L时,前4天下降约50%,第5天开始细胞停止增殖,细胞数逐渐减少,细胞逐渐老化死亡。维甲酸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从典型的多边形变成扁平、细长,类似纤维细胞的形态。维甲酸诱导后的鼻咽癌细胞中CK13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维甲酸的浓度有关。结论维甲酸能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分化,可能是通过上调CK13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对人鼻咽癌HEN1细胞系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对其机制做初步探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对人鼻咽癌HEN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比色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槲皮素能明显抑制人鼻咽癌HEN1细胞增殖,存在剂量依赖(r=0.709;P<0.01)与时间依赖(r=0.703;P<0.01);HEN1细胞经不同浓度槲皮素(15、30、60、90、120μmol/L)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1%、9.02%、14.33%、19.65%、28.88%,明显高于对照组(1.70%)(P<0.01);随着槲皮素浓度升高,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比例增加,将细胞特异性地阻滞在G2/M期,出现凋亡峰;槲皮素组的HEN1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槲皮素能通过caspase-3途径抑制人鼻咽癌HEN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喜树碱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喜树碱 (CPT)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是否与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有关。方法 :用 2 μmol/ L 的CPT 处理 CNE- 2 Z细胞 ,经流式细胞仪、Hoechst332 5 8/ PI双重染色鉴定凋亡细胞 ,同时用罗丹明 12 3(Rhodamine12 3)染色后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CPT可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 ,2 μm ol/ L 的CPT处理 CNE- 2 Z细胞 2 4h后 ,罗丹明 12 3摄取量低的细胞明显增加 ,达 (19.0± 3.0 ) % ,与 DMSO对照组的(7.0± 1.4)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可能是 CPT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丁酸钠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诱导凋亡过程中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razolium,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丁酸钠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丁酸钠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变化,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al,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RT-PCR分析端粒酶各组分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丁酸钠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特征性的凋亡细胞DNA梯状条带.TUNEL法显示,2.5 mmol/L丁酸钠作用72 h,细胞凋亡指数由作用前的2.27±1.18增加至33.50±2.75.流式细胞仪显示,2.5 mmol/L丁酸钠作用72 h,细胞凋亡率由作用前的2.86%增加至31.28%,G0/G1期细胞比例由50.38%增加至70.88%,S期细胞比例由27.40%减少至8.20%,细胞增殖指数由49.62%降低至29.12%.TRAP-银染法显示,丁酸钠作用后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且具有一定时间效应关系.RT-PCR显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下降而端粒酶RNA模板和端粒酶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丁酸钠对Hep-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可能通过下调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而抑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茶多酚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鼻咽癌HONE1细胞,分别用细胞计数法-8(CCK-8)法、荧光染色法、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同时,检测茶多酚对鼻咽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茶多酚能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HONE1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而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则无明显抑制作用;诱导HONE1细胞凋亡;茶多酚还有降低鼻咽癌细胞HONE1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并明显减少鼻咽癌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茶多酚在体外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降低鼻咽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构建一个载体同时编码四个基因,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致癌基因蛋白(c-myc)、存活素(survivin)和端粒酶反转录酶的短发夹重组质粒,并与单基因质粒做对比,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其对鼻咽癌细胞CNE-2Z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同时表达VEGF、c-myc、survivin和端粒酶反转录酶并含荧光素标记的短发夹RNA质粒命名为P-1,并构建单独表达VEGF、c-myc、survivin和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质粒,分别命名为P-2、P-3、P-4和P-5,分别将其将转染人鼻咽癌CNE-2Z细胞株及荷瘤裸鼠瘤体内.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质粒在CNE-2Z细胞及瘤体内的转染及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PCR在mRNA水平上检测对目的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上检测对目的基因的封闭效果,Trans well侵袭小室模型观察导入CNE-2Z细胞对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凋亡率,体内裸鼠成瘤实验观察质粒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 多基因干扰质粒转染鼻咽癌细胞后,CNE-2Z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体外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值均<0.05).实时PCR证实多基因组4个不同基因mRNA表达均降低,免疫印迹技术验证目的基因蛋白同时表达下调.流式细胞仪结果证明多基因凋亡率明显高于单基因组(P值均<0.05).体内抑瘤实验表明,与阴性组和空白组相比,P-1组移植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并且多基因质粒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要强于单基因干扰质粒(户值均<0.05).结论 同时干扰多个基因能有效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鼻咽癌基因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hTR反义寡核苷酸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转染鼻咽癌HNE1细胞株,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计数,透射电镜观察HNE1细胞凋亡改变。结果: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NE1细胞48小时后,HNE1细胞形态出现改变,细胞娄减少。吖啶橙荧光染色计数及透射电镜分别发现,反义寡核苷酸组较对照组有更多的调亡细胞及更高的调亡指数。结论:针对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地通过抑制端粒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HNE1细胞株端粒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HNE1细胞株端粒酶的表达.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检测人HNE1、白血病HL60、肺癌TUL1、正常骨髓细胞2例、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株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人HNE1,HL60及TUL1细胞株中端粒酶均为阳性表达;其余3种正常对照组细胞全部为阴性.HNE1细胞株热灭活后的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而在102个HNE1细胞中亦能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端粒酶在鼻咽癌HNE1细株中具有高表达.端粒酶活性测定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喉鳞癌端粒酶及其端粒酶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组成人端粒酶RNA(hTR)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TRAP PCR PAGE凝胶电泳及巢式RT-PCR测定5例喉鳞癌及3例对照粘膜中的端粒酶及hTR。结果:5例喉鳞癌端粒酶表达均为阳笥,3例对照组则均为阴必。所有检测标本的hTR均为阳性。结论:端粒酶在喉鳞癌呈现高表达,而正常喉粘膜则无。hTR广泛存在于喉癌与非肿瘤组织中,因而仅从hTR的表达不能说明与喉部高分化鳞癌的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RNA组分和端粒酶活性与喉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组分(hTR)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建立喉癌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和原位杂交法对正常组织、声带息肉、癌前病变和喉癌进行hTR和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①所有组织均表达不同水平的hTR,hTR阳性率随着喉癌的临床分期逐渐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②39例(78%)的喉癌组织表达端粒酶活性,声带息肉仅1例(8.3%)表达,不同分化的喉癌组织端粒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反义细胞角蛋白13(cytokeratin 13,CK13)基因对鼻咽癌人嗜中性细胞弹性蛋白酶1(human neutrophil elastase,HNE1)细胞移植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HNE1细胞株分为A组(未经处理)、B组(转染慢病毒空载体),C组(转染慢病毒反义CK13a)和D组(转染慢病毒反义CK13b)共4组建立相应动物模型,放疗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PCR、Tunel法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 细胞周期检测发现转染慢病毒质粒的C组和D组在放疗后与对照组比较G2/M期阻滞时间显著延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组和D组移植瘤中CK13表达下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坏死率发现C组和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caspase-3凋亡标志物下降。PCR检测发现CDC25mRN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反义CK13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可降低鼻咽癌HNE1移植瘤的放疗敏感性,并与caspase-3凋亡途径和CDC25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降低Twist1表达可否改变鼻咽癌细胞系HNE1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方法 用包含Twist1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序列的表达质粒转染HNE1细胞,以新霉素(400 μg/ml)筛选阳性克隆,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鉴定Twist1蛋白的低表达.通过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标法和观察DNA降解的方法分析si-Twist1 HNE1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采用实时PCR技术分析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和叫甲基偶氮唑蓝(MTT)方法分析降低Twist1表达是否影响HNE1细胞增殖.结果 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结果显示,10 ng/ml紫杉醇处理后,si-Twist1 HNE1细胞的凋亡率为40.2%,显著高于对照siRNA组的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99,P=0.000);恢复Twist1蛋白的表达,紫杉醇引起的凋亡率在低Twist蛋白表达组为44.80%±4.80%(x±s,下同),在高表达组为27.00%±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4,P=0.049).实时PCR实验结果显示,紫杉醇处理的HNEI细胞中si-Twist组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bcl)-2的相对表达量为0.28±0.05,显著低于对照siRNA组的0.57±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0,P=0.021);而bax和bcl-XL基因的转录水平没有明显改变(t值分别为2.000和1.502,P值均>0.05).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wist表达降低没有影响HNE1细胞增殖(P值均>0.05).结论 降低Twist1表达可能是通过诱导凋亡提高了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提示Twist蛋白可望成为一项新的鼻咽癌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