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选择 16 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2组 ,采用针刺和中西医药物治疗 ,并通过经颅多谱勒检测椎动脉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血管内径。结果 :针刺组有效率为 97.6 % ,治疗后针刺组血流量明显大于药物组 (P <0 .0 1) ,治疗后针刺组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血管内径与药物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针刺风池、天柱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治疗作用 ,使脑组织供血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活血化瘀类药物等),治疗组给予推拿联合针灸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周杰  邱建文 《新中医》2009,(4):68-69
目的:观察复位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4例。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8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TCD检查结果显示,椎基底循环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各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改善其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的88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4例,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72%。治疗组44例,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有明显舒张血管作用,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放松手法+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放松手法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2次,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13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7例,好转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1,P=0.0224)。结论:放松手法加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artery,CSA)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手法治疗,l次/d;活血定眩丸,3次/d,口服。对照组单纯手法治疗,1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3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36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总疗效及单一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手法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化瘀潜阳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先辉 《山西中医》2010,26(8):21-21,24
目的:观察化瘀潜阳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自拟化瘀潜阳饮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1次,睡前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100例中,痊愈39例,显效38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50例,痊愈12例,显效15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潜阳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每组60 例,治疗组口服头清胶囊,并配合卧位枕颌带牵引,对照组口服活血胶囊,亦行卧位枕颌带牵引,疗程均为2 周.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50 例,有效8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24 例,有效24 例,无效12 例,总有效率80%.2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 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头清胶囊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内服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单项症状积分及椎动脉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眩晕、颈肩痛、头痛以及恶心呕吐各单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量及舒张期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椎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高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配合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降低血液黏度和循环阻力,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缓解脑部供血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颈椎关节松动治疗组(治疗组)53例和牵引治疗组(对照组)49例。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7%。结论: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辨证中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对照组中治愈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流速(V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s、V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科室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1袋/次,2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活血定眩丸(炙黄芪、葛根、桑寄生、丹参、地龙、白蒺藜、天麻、钩藤),4粒/次,2次/d,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于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控制0例,显效9例,有效ll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清胶囊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头清胶囊,并配合卧位枕颌带牵引,对照组口服活血胶囊,亦行卧位枕颌带牵引,疗程均为2周。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5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头清胶囊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走罐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予走罐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96例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40例,好转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31例,好转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4.38%。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走罐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劲椎病效果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络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用通络饮治疗,对照组20例用颈复康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通络饮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颈枕带牵引、按摩理疗、口服西比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提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位旋转手法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运用定点旋转的推拿手法结合针刺,再接G6805-Ⅰ型电针,疏密波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单纯针刺加电针治疗。两组每次均治疗30 min,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 d,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于每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经颅检测治疗前后颅外段左、右椎动脉最窄部位血管内径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右侧椎动脉最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应更为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44%和20.00%,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77.78%,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定位旋转手法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其对左、右椎动脉最狭窄部位血管内径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使用电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佳方法。方法: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滴注灯盏细辛、倍他司丁、胞二磷胆碱,试验组在百会、凤池、华佗夹脊、后溪、足三里电针治疗。结果:试验组显效3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电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颈椎灵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之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口服颈椎灵胶囊,每次8粒,每日3次)和对照组100例(口服颈复康颗粒,每次12g,每日2次),比较2组疗效。2组咸以3 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9%,显效率3 0%,有效率15%,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率22%,显效率25%,有效率18%,总有效率6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X2=42.2(P<0.05)。2组均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灵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副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18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口服糖脉康胶囊;对照组38例口服胰复康胶囊。2组均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并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4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法能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临床体征,并能降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是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其中化痰散结法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