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阐述了红外测试技术在催化装置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催化衬里损伤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红外测试技术的分析水平,为设备优化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改性的铝交联蒙脱土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乙烯醇为支撑前体,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表面活剂改性的铝交联蒙脱土。通过XRD,低温N2脱吸附分析,骨架振动红外光谱等手段的表征及对催化转化柴油为汽油的测试,表明热稳定性与催化活性传统的铝交联蒙脱土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红外气体传感器应用在现有的催化燃烧原理气体检测仪上,快速替换催化燃烧原理传感器,使气体检测设备厂家迅速得到换代升级产品,完成从催化燃烧原理到红外检测原理的转变,向用户提供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长寿命的红外检测原理高端产品。Premier型非色散红外传感器的推出将转变可燃性气体和二氧化碳检测的价值观念并整体提高检测水平。研发Premier传感器的实验室见图1。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红外辐射固化技术的原理、优点,国内红外线固化技术,以及天然气催化燃烧红外线固化技术在工业化项目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5.
高速筛选技术在组合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年用于组合催化技术研究中的几种使用高速筛选技术的反应器,包括红外温度记录型反应器、荧光检测型反应器、利用共振强化多光子离子化技术的反应器等等。  相似文献   

6.
使用燃气催化燃烧红外固化聚酯+TGIC粉末涂料,分析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对粉末涂层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固化参数下涂层的性能,由此确定催化红外固化粉末涂料的最优固化工艺。研究表明:用催化红外固化该种粉末涂料时,随着固化温度的提高,涂料完全固化所需时间减少,与热风固化一致,涂料最高红外固化温度为230℃,该温度高于热风最高固化温度(200℃);相同固化温度下,催化红外完全固化涂料时所需时间仅为热风固化时间的一半;综合考虑固化时间及能耗,使用催化红外固化粉末涂料时,粉末涂料230℃保持2 min和220℃保持3 min为最佳固化参数。  相似文献   

7.
乙烷基氯化铝—水催化体系活性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红外光谱密封操作技术,并制作了“流通式密封池”。利用催化剂的红外光谱谱带强度与聚合反应的对应关系,找出了该催化聚合体系的活性种、活性组分及变质组分。确定了一氯二乙基铝和二氯乙基铝在催化体系中的作用,同时对催化剂的红外谱图进行了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8.
某些烷基二茂铁与丙酮的缩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酰氯为酰化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二氯乙烷为溶剂,对二茂铁进行酰化反应得到一系列酰基二茂铁,经Clemmenson还原法得到相应的烷基二茂铁,再用浓硫酸一甲醇体系做为催化剂,进行二茂铁与丙酮的缩合反应,经层析分离得到相应的双(烷基二茂铁基)丙烷。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折光率的测定,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同时测试其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燃速催化性。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双水杨醛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席夫碱,并用熔点测定、红外光谱表征席夫碱,然后使其与Zn配合成[Zn(Salen)],并用质谱测试分子离子峰,用元素分析仪测试配合物的CHN含量,确定样品的结构和纯度。最后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该配合物在安息香氧化合成苯偶酰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得到其催化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转移催化一步法合成了失水甘油烯丙醚,摸索了反应最佳条件,测定了沸点、折射率,并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反应的净产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四氯邻苯二腈和尿素为原料,采用钼酸铵固相催化法合成了全氯取代氯酞菁锌,并通过红外、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在SiO2基片上,利用MEMS微加工技术制造了敏感电极,采用蒸发镀膜工艺制作了气体传感器薄膜。气敏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氯气有较理想的灵敏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技术在石英玻璃上成功制备出高质量金刚石膜.采用表面三维轮廓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试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金刚石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和红外透射率,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金刚石膜表面平整,红外透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转移催化一步法合成了失水甘油烯丙醚,摸索了反应最佳条件,测定了沸点,折射率,并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反应的净产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14.
高反式- 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合成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配位催化体系,负离子催化体系,醇(钠)烯催化体系及其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N—烷基丙撑二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链烷基伯胺(C10-12、C16-18伯胺)为原料,经催化氰化和催化加氢两步反应,合成了N-烷基丙撑二胺。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确定了两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催化氰抡的转化率达99.5%,催化加氢和转化率达95%。通过红外、核磁振等光谱分析,确定了目的产品的结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产品达到并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村。  相似文献   

16.
多酚氧化酶催化单宁的氧化聚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多酚氧化酶催化单宁的氧化聚合反应情况,探索了反应条件及7种化合物对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试,相对粘度法测定了产物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是PH为5.29,温度为30℃,在所用抑制剂中,硫酸铜的抑制作用最强,与单宁酸的IR图相比,产物的-OH吸收带变窄,在1260cm^-1处吸收峰增强,而紫外吸收无变化,产物平均分子量为3541,说明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单宁的氧化聚合。  相似文献   

17.
用三种云南产天然斜发沸石催化α-蒎烯的水合反应,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催化剂催化性能与酸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α-蒎烯的转化率与酸量成正比,水合产物的收率与B酸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硅酸盐学报》2021,49(7):1377-1384
基于黏土矿物在催化剂制品中的广泛应用和因CO_2增长过快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凹凸棒石(ATP)表面负载TiO_2并以其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CO_2甲烷化的Ni-Ru/TiO_2-ATP催化剂。比较Ru和Ni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甲烷化过程的影响,并采用原位红外测试技术进一步揭示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低温催化活性。制备的催化剂中5Ni-1Ru-TiO_2-ATP的催化效果最佳,在350℃时CO_2转化率达到47.9%,在400℃时转化率最高,为59.6%。比相同条件下制备的不含Ru的催化剂在350℃时的转化率提高31.8%,在400℃时提高26.5%。进气速率过大会导致气固相接触不充分,催化效果变差。原位红外分析发现该多元复合催化剂遵循一种以CO~*基团为中间体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糠醇的生产与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糠醛液相催化加氢和气相催化加氢制糠醇进行分析比较,验证了气相催化加氢的优越性。对自制催化剂和进口催化剂进行测试,经过地两种催化剂转化、选择性及稳定性的对比,列举了自制催化剂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几种新的胺烷基二茂铁的环钯化反应;测试并讨论了环钯化产物的红外光谱、H NMR谱、MS谱和Móssbuuer谱;初步考查了一种产物对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