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2000年至2010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临床试验数据库中有关血必净注射液治疗ARD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提取文献中的相关资料,采用Cochrane RevMan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3篇,疗效指标以病死率、痊愈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进行分析.Meta分析显示:血必净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优势比(OR)为0.41,95%可信区间(95%CI)为0.27~0.62,P<0.000 1];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为2.58,95%CI为1.49~4.48,P=0.000 7);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权重均数差值(WMD)为2.03,95%CI为3.38~0.68,P=0.003];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WMD为3.60,95%CI为4.49~2.71,P<0.000 01);治疗后PaO2/FiO2、PaO2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aO2/FiO2:WMD为56.15,95%CI为42.97~69.33;PaO2:WMD为8.87,95%CI为5.70~12.04,均P<0.000 01).试验未报告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ARDS有一定优势;但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有待更多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张平  曹莉  李丽 《临床医学》2013,33(1):33-34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2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PaO2/FiO2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第3天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例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急性肺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对急性肺挫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收治重症肺炎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血必净组各36例。联合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血必净+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血必净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w、2w后,两组IL-6、IL-17、s I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血必净组(P0.05);治疗2w后,两组PaO2、PaO2/FiO2、IC及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P(A-a)O2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指标变动幅度均大于血必净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2例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炎症水平和呼吸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心率(HR)、呼吸频率(RR)、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气道峰压(PAP)、氧合指数(PaO2/FiO2)、胸片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7 d的治疗,CRP、HR、RR、WBC、TNF-α、IL-1、IL-6、IL-8、PAP、PaO2/FiO2、胸片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者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必净可降低ARDS患者血浆炎性介质水平,有利于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缩短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婴幼儿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BiPAP治疗组(观察组)32例和常规吸氧治疗组(对照组)28例,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包括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等]、呼吸频率(RR)、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比较2组患儿需要机械通气比例及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O2/FiO2、PaCO2、Lac、RR、HR、LVEF、NT-proBNP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01);对照组治疗后PaO2/FiO2、Lac、RR、NT-proBNP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HR、LVE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比较.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比例及入住P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患儿,早期应用BiPAP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减少机械通气的比例,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活血化瘀中药外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2039例MH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皮下血肿治疗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5,95%CI(1.19,1.32),P<0.00001〕、血管硬结改善率〔相对危险度(RR)=1.44,95%CI(1.18,1.75),P=0.0003〕、血管杂音增强率〔相对危险度(RR)=1.55,95%CI(1.31,1.83),P<0.0000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管硬结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11,95%CI(0.06,0.22),P<0.00001〕、血管狭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32,95%CI(0.20,0.49),P<0.00001〕、内瘘闭塞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15,95%CI(0.07,0.33),P<0.00001〕、假性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51,95%CI(0.35,0.75),P=0.000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对于AVF的维护,联用活血化瘀中药能更好地治疗内瘘穿刺后皮下血肿、软化血管硬结、增强血管杂音,且能预防血管硬结、血管狭窄、内瘘闭塞、假性假性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8年1月至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成人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7 d.记录治疗前后急性肺损伤Murray评分、器官功能评分Marshall评分及氧合指数(PaO2/FiO2),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5~7 d 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4~7 d Murr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7 d外周血IL-6[(3.4±1.9) ng/L比(8.9±10.2) ng/L]、IL-10[(1.5±0.8) ng/L比(4.2±4.8) ng/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arshall评分、Murray评分明显降低(P<0.01和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均P<0.01),但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器官功能状态,缩短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重症肺炎常会导致以肺部损害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单用抗生素治疗常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文献报道,在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合用有清热解毒、涤痰开窍等作用的中药治疗,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在加速毒素排泄、痰液清除、呼吸功能改善、意识恢复等方面均能取得积极作用〔1〕。血必净注射液是以丹参、川芎、红花、当归、赤芍为主药的中药制剂,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其在防治脓毒症和MODS方面有一定疗效〔2〕,我们观察了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4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结果,探讨其对急性肺损伤(ALI)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HR、CI、MAP、CVP、PAWP、尿量、SpO2、SvO2、PaO2/FiO2)、炎性因子指标(LA、CRP、PCT)及疗效指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结果:治疗72h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66 6,P0.05);2组患者的血流变、炎症因子及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液体总量、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可用于感染性休克,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水中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Ovid、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关于水中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控制为1995年1月1日—2018年12月1日。由两位评审员独立的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2个RCT,总计477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物理治疗相比,水中运动训练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腓肠肌改良Ashworth分级[WMD=-0.61,95%CI(-0.96,-0.25),P=0.0008]、功能性步行分级(FAC)[WMD=0.72,95%CI(0.20,1.24),P=0.007]、2min步行测试(2MWT)时间[WMD=18.15,95%CI(1.18,35.11),P=0.04]、起立—步行试验(TUGT)时间[WMD=-2.19,95%CI(-4.17,-0.2),P=0.03]、伸膝力矩值[WMD=11.57,95%CI(6.70,16.43),P0.00001]、功能前伸试验(FRT)前伸距离[WMD=2.38, 95%CI(0.65,4.12),P=0.007],还可提高日常生活独立能力FIM评分[WMD=6.12,95%CI(3.98,8.27),P0.00001];③水中运动训练也可提升脑卒中患者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得分[WMD=3.81, 95%CI(3.03,4.58), P0.00001]。同时通过亚组分析发现,水中运动训练对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平衡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结论:水中运动训练在改善患者下肢肌肉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积极意义。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1.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创伤患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创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93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2 h 1次,连用7 d;观察患者病死率、EICU住院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WBC)、氧合指数(PaO2/FiO2)、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乳酸的变化;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病死率和E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死率:30.8%比32.6%;EICU住院时间(d):9.5±2.5比11.3±2.1,均P>0.05];体温、WBC、血乳酸、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FiO2、SVR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降低和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体温(℃):37.4±10.5比38.5±11.6;WBC(× 109/L):10.6±5.5比13.5±6.7;乳酸(mmol/L):1.28±0.44比1.54±0.58;TNF-α(ng/L):18.1±5.8比27.9±9.5;PaO2/FiO2(mm Hg,1 mm Hg=0.133 kPa):286.3±55.3比229.3±55.2;SVRI(kPa·s·L-1:211.7±28.9比198.0±25.8,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抑制重症创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纠正脓毒性休克症状,减少E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4月—2007年3月收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危重病医学科的4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组24例。对照组按照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用7 d。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WBC)和Marshall评分,并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并记录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疗程结束时血必净组体温〔(37.2±0.6)℃比(37.9±0.6)℃〕、WBC〔(9.6±2.2)×109/L比(11.2±1.5)×109/L〕、Marshall评分〔(2.1±1.9)分比(2.8±1.8)分〕、IL-6〔(0.37±0.34)ng/L比(2.33±2.06)ng/L〕、IL-10〔(0.82±0.66)ng/L比(2.98±1.99)ng/L〕及28 d的病死率(4.2%比2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循证护理干预在股骨骨折术后护理效果及安全性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及WanFang Data,查找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常规护理在股骨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6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20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循证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MD=-5.78,95%CI(-7.25,-4.42),P<0.00001〕,提高患者满意度〔OR=8.79,95%CI(4.68,16.52),P<0.00001〕;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结果显示: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降低感染的发生〔OR=0.17,95%CI(0.10,0.30),P<0.00001〕,减少压疮的发生〔OR=0.13,95%CI(0.07,0.25),P<0.00001〕,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OR=0.31,95%CI(0.13,0.26),P<0.00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术后康复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糖血症与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的12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低糖血症组(血糖<5.0 mmol/L,21例)、正常血糖组(血糖5.1~10.0 mmol/L,84例)、高糖血症组(血糖>10.1 mmol/L,15例),比较3组患者肝癌、代偿失调症状、已知糖代谢紊乱发生率及住院情况、肝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对患者的年龄、肝癌、腹水、肝肾综合征、脑病、出血、黄疸、糖代谢紊乱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病死率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糖血症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42.9%(9/21)比22.6%(19/84)、33.3%(5/15)〕、黄疸发生率〔38.1%(8/21)比20.2%(17/84)、13.3%(2/15)〕、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入住率〔14.3%(3/21)比10.7%(9/84)、13.3%(2/15)〕、住院病死率〔23.8%(5/21)比10.7%(9/84)、20.0%(3/15)〕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和高糖血症组(P<0.05或P<0.01);低糖血症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U/L):628.412±78.625比170.167±87.035、156.716±98.047〕、总胆红素〔TBil(μmol/L):154.122±34.201比86.712±48.905、74.313±39.883〕、血肌酐〔SCr (μmol/L):160.243±56.341比107.211±59.692、121.342±84.059〕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951±0.987比1.439±0.919、1.423±0.65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碳酸氢根〔HCO3-(mmol/L):18.154±10.937比23.135±11.119、19.081±12.022〕和剩余碱〔BE (mmol/L):-7.578±2.042比-1.648±0.887、-5.402±2.005〕均低于正常血糖组和高糖血症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pH值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7.352±2.878比7.461±2.036、7.219±2.017, P<0.01),3组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肝癌、肝肾综合征、出血、黄疸、糖代谢紊乱低糖血症是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值=2.101,95%可信区间(95%CI)=1.297~3.403,P=0.000〕、肝肾综合征(OR值=3.032,95%CI=1.462~6.286,P=0.000)、低糖血症(OR值=3.267,95%CI=2.135~4.999,P=0.03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糖血症与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创伤性湿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维持原治疗方式不变,治疗组额外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加入5%的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液200mL。治疗10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和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8,P=0.029)。观察组ARDS发生率为13.75%,死亡率为0.00%;对照组ARDS发生率为25.00%,死亡率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IL-6和TNF-α浓度都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呼吸频率(RR)都显著下降,PaO2/FiO2和PaO2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能显著降低创伤性湿肺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氧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方法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CNKI、 WANFANG DATA、 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0年3月,按照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采用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分析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涉及共计1 41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03例,对照组7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SCAP相较于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提高总有效率[RR=1.29,95%CI(1.20,1.38),P<0.01],能够更好地降低白细胞计数[WMD=-3.30,95%CI(-3.69,-2.91),P<0.01],能够更好地降低C反应蛋白原水平[WMD=-4.45,95%CI(-8.16,-0.74),P=0.02],能够更好地降低综合评分APACHE Ⅱ[WMD=-0.97,95%CI(-1.32,-0.61),P<0.01],能够更好地降低机械通气时间[WMD=-87.36,95%CI(-173.91,-0.80),P=0.05],能够更好地降低ICU住院时间[WMD=-66.44,95%CI(-122.38,-10.51),P=0.02]。仅有3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显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SCAP可能发生包括皮肤瘙痒、头晕头痛、腹泻、上肢疼痛和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6%。结论 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辅助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CAP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ICU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但鉴于本研究纳入文献的局限性,meta分析结果仅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Science Direct)、Pub Med、OVID系列医学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临床对照研究,共696例糖尿病足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足部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WMD=5.07,95%CI=3.22~8.00,P0.00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足部基本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WMD=-5.58,95%CI=-6.95~-4.22,P0.00001)。结论目前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率高,且足部愈合时间短,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短期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14 d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外1990年1月至2011年4月公开发表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相关文献,包括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5篇RCT文献入选,共176例患者.其中90例为常规治疗,死亡54例;86例为常规治疗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死亡27例.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14 d内病死率的影响.合并结果为: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组患者14 d内病死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优势比(OR)=0.29,95%可信区间(95%CI)0.15~0.54,P=0.000 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降低百草枯中毒14 d内的病死率.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需要进行更多质量更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对百草枯中毒病死率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办法,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相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实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同伴教育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WMD=1.20,95%CI(0.71,1.68),P0.00001];在HbA1c方面,对不同干预周期做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时间6个月的同伴教育能显著降低HbA1c[WMD=-1.43,95%CI(-1.74,-1.12),P0.00001],而干预时间6个月的同伴教育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WMD=-0.24,95%CI(-0.48,0.01),P=0.06]。结论同伴教育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上显示出优越性,同时长期的同伴教育(6个月的)对HbA1c的降低效应显著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但短期的同伴教育(6个月)对HbA1c的降低效果还有待于临床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综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2001~2011)、FM-JS外文全文数据库(EMCC,1995~20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1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9~2011),全面收集有关于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按照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596篇,经排查后,纳入研究质量较低的随机或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共1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管理组比较,综合康复训练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加权均数差(WMD)=-9.21,95%CI(-10.83,-7.59),Z=11.6,P<0.0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WMD=-5.84,95%CI(-8.74,-2.94),Z=3.94,P<0.0001]、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总消极因素评分[WMD=-13.60,95%CI(-22.41,-4.80),Z=3.03,P=0.002]、NOSIE总评分[WMD=27.50,95%CI(16.18,38.81),Z=4.76,P<0.00001]疗效较优。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WMD=-2.50,95%CI(-5.33,0.33),Z=1.73,P=0.08]和NOSIE总积极因素评分[WMD=15.00,95%CI(-2.06,32.06),Z=1.72,P=0.0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康复训练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消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