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化因素对多克隆抗体和抗人IgD6链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影响已有报告(Ishizaka等J.Immunal 99:610 1967;王世中等: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4):258 1982),但对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JEV—MCAb)活性的影响至今未见报告,为了掌握JEV—MCAb生物学活性的规律,我们对本室(崔  相似文献   

2.
用可溶性抗原直接注入小鼠脾脏免疫,第4天取脾与SP2/0融合,用ELISA和间接血凝法(PHA)检测杂交瘤上清,测到阳性克隆。利用双亲细胞杂交产生单克隆抗体(MCAb),其中之一的脾细胞要求有大量增殖状态的特异性B细胞,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这与免疫的关系极大。常见的方法要福氏完全佐剂加可溶性抗原首次免疫,间隔2-4周加或不加不完全佐剂的抗原加强一次,隔合前应连续以50~500ug不加佐剂的抗原进行静脉或腹腔加强。Spitz用直接脾内免疫产生MCAb的方法获得比较高的分泌MCAb的杂交瘤我们应用此法免疫人IgG、马钤薯病毒,轮状病毒获得抗人IgG MCAb并在融合后的培养板杂交瘤上清测到了抗马铃薯病毒阳性克隆。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人IgM(μ链)血清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免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华山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和儿科研究所免疫室合作,用吸附法制备了抗μ链血清:从巨球蛋白血症病人血清中提纯IgM(μx),免疫家兔获得高效价(1:128)抗人IgM(μx)血清,然后用从IgG骨髓瘤病人血清中提纯的IgG(γx)制成的  相似文献   

4.
抗μ链是临床诊断及实验研究的重要试剂之一,广泛应用于肾组织 IgM 定位及各种细菌、病毒性感染早期特异性 IgM 抗体的检测。提取及纯化μ链,并免疫动物,制备抗μ链多克隆抗体。生产过程繁杂,我们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提纯了 IgM、免疫BAIB/C 小鼠后,成功地建立了分泌抗μ链的杂交瘤细菌株。所获抗μ链 McAb 效价高(腹水 McAb 琼脂双扩散效价可达1:28)、稳定性好(液氮中保存1年以上效价不变)、  相似文献   

5.
著者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出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上存在两种抗原,一种是Mo_1,一种是Mo_2。这两种抗原是通过自制的两种1gM单克隆抗体(抗—Mo_1与抗—Mo_2)确定的。单克隆抗体是用NS_1骨髓瘤细胞和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之后的杂交瘤制备的,小鼠是用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过的。然  相似文献   

6.
用鼠抗人甲状腺球蛋白(TG)单克隆抗体(18A_1,IgG_1)免疫家兔,抗血清流穿正常小鼠 Ig 与无关单抗(MIg-Lp-1-32)亲和层析柱,吸除抗同种型、同种异型抗体。经 ELISA 竞争抑制、中和抑制试验证明制备出抗 TG 独特型抗体(ATG-Ab_2)。ATG-Ab_2与 TG 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体外作用18h,能特异地抑制小鼠脾细胞分泌抗 TG,而对经 Fn 免疫的小鼠脾细胞分泌抗 Fn 无影响,表明其具有下调节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均采用抗人μ链血滑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本文取一例巨球蛋白血症病人的血清,经盐析及Sephadex-G-200凝胶过滤,提纯了IgM,再采用化学还原法拆链技术提纯了人μ链,并免疫家兔,制备了抗μ血清。μ链经免疫扩散试验表明仅与抗人IgM相结合,而与抗人K抗人γ不相交叉。已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抗HBC-IgM,并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较,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8.
用聚合酶链反应制备抗端粒酶蛋白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制备抗端粒酶蛋白hTERT可变区基因,方法:采用Ni-NTA树脂层析法从PBKTRT转染的E-coli JM109阳性菌中分离纯化端粒酶蛋白hTERT,并免疫小鼠,从免疫的小鼠脾脏中提取淋巴细胞中总RNA,逆转录成cDNA,以逆转录合成的cDNA第一条链为模板,分别用VH和VL引物,通过PCR进行,结果:PCR扩增反应产生350bp大小的抗hTERT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基因片段的获得为进一步制备抗hTERT单功能区抗体(dABs)和单链抗体ScFv奠定了实验基础。结论:提示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易于重复,扩增后VH和VL量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抗人ζ珠蛋白链不同表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和鉴定抗ζ珠蛋白链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纯化的重组ζ珠蛋白链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NS-1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经重组的ζ珠蛋白链筛选和3次克隆化,从制备的腹水中纯化单克隆抗体。结果和结论 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1A12、3H9及4D11,其分泌单抗的亚型分别为IgG2a、IgG1和IgG1;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证明3株单抗均可结合重组的及东南亚(--SEA)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血中的ζ珠蛋白链,且其中1A12和3H9识别的位点为不同表位。这三株抗体将为筛选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免疫检测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一例α重链病患者血清纯化蛋白,取得IgAα重链Fc片段(IgAFcα)抗原,按常规免疫趾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有限稀释,克隆后获得D_2、E_4、F_5、G(10) 4株阳性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获得4株抗IgA Fcα单克隆IgA Fcα而与IgG、IgM、IgDA、K或λ均无反应。将该抗体对95名正常人和63例各种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以血凝抑制试验(HAI)进行Ig基因标记测定,并对3例阳性者作家谱调查,结果表明此McAb-IgA Fcα可用以检测IgA同种异型Ig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正常人(HBSAg阴性)血清中分离纯化人IgM,以此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根据kohler和Milstein杂交瘤细胞建株原理,采用本室建立的常规方法,将免疫脾细胞和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建立了分泌抗人IgMμ链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经过间接ELISA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及封闭试验等方法证实,所分泌的抗体为抗人IgMμ链McAb,其中3A4、3D32株杂交瘤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及多次传代,均能分泌高效价抗体,且为IgG1亚类。本实验结果为抗人IgM鼠队嵌合抗体基因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报告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为制备抗各种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提供了精确的手段。1983年我们运用杂交瘤技术,用提纯的人补体第4成分(C_4)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淋巴细胞与小鼠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了分泌抗人C_4单克隆抗体的淋巴细胞杂交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小鼠模型,为进一步探索SLE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亲代BALB/C小鼠淋巴细胞经静脉途径输入(BALB/C×C57BL/6)F1代小鼠体内,用ELISA测定IgG类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核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可浸出核抗原(ENA)抗体。结果亲代淋巴细胞所致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可诱导F1代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多种ANA,免疫小鼠的肾脏有显著的免疫复合物沉着。结论运用慢性GVHR诱导的SLE样小鼠模型,小鼠发病迅速,抗核抗体的产生与人SLE相似,有利于实验室进行有关SLE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基础医学研究 1.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及主动免疫机制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研究人员根据Jerne免疫网络理论,首先用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以鼻咽癌细胞株为免疫原,制备了一系列抗鼻咽癌的单抗(Ab1)。再用与钥孔(虫戚)血兰素的交联物抗体为免疫原和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了作用与Ab1的V区的抗独特型抗体(Ab2),并证实其中某些Ab2具有鼻咽癌相关抗原的内影像(Ab2β),以此抗体(Ab2)免疫小鼠,诱导与鼻咽癌细胞发生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鼠抗人PD-LI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重组GST-PDL1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建立可稳定分泌抗PD-L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及Western blot鉴定mAb的特性.并测定其效价及Ig亚类.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其与干扰素-γ(IFN-γ)诱...  相似文献   

16.
抗乳腺癌人单克隆抗体CM-1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乳腺癌患者术后腋下淋巴结制备的淋巴细胞与人骨髓瘤细胞系SHM-D_(33)融合,获得1株分泌抗乳腺癌人McAb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株CM-1.该株细胞已传代2年,仍能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体.该株细胞的染色体为103,SHM-D_(33)人骨髓瘤细胞的染色体为80,证明CM-1细胞株确是杂交瘤细胞株.ELISA和琼脂免疫双扩散法测得CM-1细胞分泌的抗体为人IgM(λ链).CM-1细胞培养液中的抗体含量为35.9μg/ml,裸鼠腹水中的抗体含量为8mg/ml.用ELISA检测CM-1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免疫靶向偶联物,在肿瘤组织中接种人IgG非特异性靶点,探讨人造靶点免疫导向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阿霉素)偶联物,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偶联物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比较分析小鼠抗人IgG、游离阿霉素、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对S180细胞的毒性作用,比较阿霉素、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 人IgO的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制备的偶联物中,小鼠抗人IgG、葡聚糖与阿霉素物质的量比为1:2.5:38;偶联物保留了小鼠抗人IgG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偶联物对S180细胞有体外杀伤作用.小鼠抗人IgG-葡聚糖-阿霉素 肿瘤中接种人IgG组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的抑瘤率达17.72%,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并未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通过在肿瘤组织中接种IgG非特异性靶点,用抗人IgG单克隆免疫靶向阿霉素治疗小鼠S180肉瘤较对照组具有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抗重组人内抑素(ES)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重组人ES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同源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间接ELISA法对细胞培养上清进行筛检,对能稳定分泌抗重组人ES的细胞株,进行扩大培养。体内诱生法制备腹水并对其初步鉴定。结果获得3B4、1D10、1G5、2D10,4株能稳定分泌抗重组人ES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3B4和1D10两株给予鉴定,其免疫亚型为IgG2a、IgG3。腹水ELISA效价为10-6、10-5。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证明抗体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成功制备分泌抗重组人ES的杂交瘤细胞株,为研究人ES的表达及相关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Ig克隆型分析的报道,多用PAP和ABC法,我们以抗人Ig McAb轻链K(Kappa)和λ(Lambda),重链IgA、IgM、IgG等作I抗,引进美国Zy—med公司生产的链霉菌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药盒(简称S—P法),对B细胞淋巴瘤等肿瘤和其它病变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间素2(IL-2)是重要的淋巴因子。制备抗人IL-2单克隆抗体对研究和应用IL-2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用基因重组人IL-2(rIL-2)成功地制备了抗rIJ-2的单克隆抗体。 用rIL-2免疫Balb/c小鼠三次,本次免疫后第三天取脾细胞与NS-1细胞杂交,用酶标法筛选阳性孔,经2~4次克隆得到9株分泌单克隆抗体IgG1的杂交瘤。用杂交瘤接种B91b/c小鼠所得腹水其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