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归根的组织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归是重要中药之一,本文论述了当归根的组织分化过程和每个发育阶段的解剖特征。包括根尖、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以及侧根的形成。其详细结果概括如下: 1、当归根的初生木质部是二原型。2、由中柱鞘产生侧根及周皮。3、在横切面上,次生韧皮部的面积比次生木质部大得多。4、次生木质部由导管分子、木薄壁细胞和木射线组成;次生韧皮部由大量的薄壁细胞组成,除了筛管分子、伴胞、韧皮射线以外,还有许多分泌道与薄壁细胞相混生,每一个分泌道由许多分泌细胞构成。本文为当归的栽培管理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芷的药用部分为根。本文对根的组织分化进行了研究。其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在初生结构中没有分泌道发生。周皮在产生以前,由中柱鞘细胞先进行平周分裂为4至5层细胞,其最外层形成木栓形成层原始细胞。在成熟根中次生韧皮部比次生木质部大的多。除了次生木质部和周皮以外,分泌道存在于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中。  相似文献   

3.
芡实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不定根起源于叶柄基部膨大处外侧的薄壁细胞组织中。根的表皮、皮层、维管柱和根冠起源于根顶端的同一原始细胞层。不定根无根毛,六原型。次生根由邻接原生木质部的辐射角尖端的中柱鞘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共同分裂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4.
沙田柚营养器官的初生结构及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沙田柚根、茎、叶初生结构及其发育成次生结构过程作连续石蜡切片观察发现:沙田柚根的初生结构为10原型,内皮层细胞卡氏带加厚不明显,根毛区近轴端稍后,维管形成层由实生木质部和实姓韧皮部之间薄壁细胞转化形成,茎中维管束形排列在茎顶端第二节间,维管形成层环已开始活动形成了次生结构,叶的栅 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维管束外围绕一环石细胞,在叶的栅栏组织和表皮下有溶生分泌胶分布,但在根中  相似文献   

5.
将由单细胞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它内部分化的栓化组织、拟分生组织、维管组织结节、薄壁组织.栓化组织是不连续的,由愈伤组织周缘的愈伤形成层产生,位于愈伤组织的表层,具周皮的作用.它的形成是愈伤组织产生分化的标志.拟分生组织,由愈伤组织中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位于愈伤组织的各个位置,相当于愈伤组织中的分生组织.其作用有三点:(1)形成器官原基;(2)拟分生组织分化的拟形成层形成维管组织结节;(3)产生薄壁细胞补充到愈伤组织中.维管组织结节是由拟形成层产生.位于愈伤组织的深层,由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三部份构成.可能具有输导作用.维管组织的分化,有一个“向心性”,可能与淀粉的积累有关.在维管组织结节部位,淀粉粒在木质部积累较少;在韧皮部侧积累较多;形成层中极少有淀粉粒.再生植株的芽是外起源的,与维管组织结节无联系.根为内起源,与维管组织结节有联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生西洋参根的解剖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的成熟根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其中薄壁组织细胞占主导地位。不同年生西洋参主根随着参龄的增加,周皮、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面积均呈增长趋势,但韧皮部与木质部面积比自5:1下降至1:1。韧皮部中的次生分泌道每年增加一轮,至第4年开始趋缓。组织化学实验表明根的薄壁组织细胞中贮藏有丰富的淀粉粒和人参皂甙,其中人参皂甙在分泌道和接近维管形成层的维管射线中含量最高。随着参龄的增加,淀粉粒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人参皂甙的含量则逐年上升,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8.
油葵根-茎过渡区发生位置较低.在下胚轴基部就已完成根-茎初生维管组织的转变过程.转变过程中初生木质部的原生与后生部分分离.分离后的原生木质部逐渐消失在基本组织中,不参与新维管组织的形成.初生韧皮部的分离不对称,4束中只有同侧两束分离.在下胚轴下部由根内间隔排列的四原型木质部和韧皮部转变形成6束外韧维管束.下胚轴中上部在6束外韧维管束之间发育形成8束新的外韧维管束.先后形成的两组维管组织在子叶节区发生分离形成内外两环.外环进入子叶,内环进入上胚轴.根据幼苗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提出了油葵根-茎过渡区、子叶节区的具体区域界限,指出了油葵形成壮苗的形态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0.
海棠果插穗扦插生根过程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了海棠果插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海棠果2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源于初生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汇处细胞的分裂分化。大约经15d,不定根原基发育为幼小不定根并伸出周皮之外。(2)愈伤组织内有些细胞分化为具螺纹加厚的厚壁细胞,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根原基。  相似文献   

11.
栝楼块根的异常结构及其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2.
蓝果树苗期营养器官解剖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蓝果树幼苗的根、茎、叶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蓝果树茎的韧皮纤维成团状分布在韧皮部外围,次生木质部中导管为单管孔、散孔材,轴向薄壁细胞含大量营养物质,上部的茎表皮密被表皮毛,皮层中厚角组织细胞发达,髓心薄壁细胞丰富,根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心细胞发达,叶为异面叶,具中生植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独活属13种植物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根据独活属植物根的次生韧皮部远比次生木质部发达的特点,确定独活属植物的根是典型的贮藏型根,研究结果表明:分泌道存在于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而不存在于次生木质部和周皮,根部分泌道的数量与药用价值相关。接受独活属植物中分泌道丰富的独活H.hemsleyanum、短毛独活H.moellendorffii、平截独活H.vincinum、自亮独活H.candicans、永宁独活H.yungningense等种为独活属主要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4.
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解剖结构如下: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四原型,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不明显。茎表皮具腺毛,皮层有油细胞分布,茎的初生结构维管束排列紧密,无明显髓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具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内侧导管具明显复穿孔,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叶为异面叶,表皮具表皮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规则,具大的胞间隙;叶肉中具油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共8束,主脉维管束包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药用甘草一年生根,下胚轴根茎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根园柱形,周皮黄棕色或暗棕色,有规则的纵沟纹及横生皮孔。平整切断面纤维性,浅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中心淡黄色。根茎外形与根相似,自地上茎基部侧生出1—2条,表面具芽痕。根初生结构属于“四原型”,次生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根相同。其区别根增粗主要由于次生维管束,射线、轫皮射线,木射线增多,特别是射线,轫皮射线,木射线细胞显著增大的结果。根中心为射线,木射线伸入薄壁细胞所充满。我们首次发现根由下胚轴主根组成,根茎具有茎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