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定化细胞好氧降解有机废水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明  魏治 《水处理技术》1997,23(2):119-124
从生化反应动力学的角度,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固定化细胞降解有机废水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有关因素对有机废水降解速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有机废水降解过程的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据此确定了最佳的降解条件。通过实验认为,溶解氧量是影响好氧降解有机废水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不同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膦酸的研究进展,有机膦酸自身基团种类及数目、水中共存离子及有机物对有机膦酸的降解产生显著的影响;其可被自由基攻击降解,亦可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被去除,和自由基机制比较,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受水体基质干扰更小,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具有更优异的降解有机膦酸的性能。自由基和非自由基机制下有机膦酸的降解具有类似的氧化机制,均通过C—N或C—P键的断裂实现有机膦酸的降解。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为实际废水中有机膦酸形态特性分析、降解机制的多样性及普适性探究、磷的回收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将农药降解酶与多元醇类保护剂、生物防腐剂和缓冲剂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为农药降解酶制剂。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用该农药降解酶制剂浸泡果蔬10min,其对两种目标农药对硫磷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99.9%和68.3%。该农药降解酶制剂在25℃条件下密封放置12个月,酶活性损失率仅为8.91%,表现出良好的酶活稳定性。该农药降解酶制剂可以有效降解果蔬表面农药残留,具有降解效率高、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作用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谢冰 《水处理技术》2000,26(2):114-119
本文综述了国外超声波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概况 ,显示出超声波在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关桦楠 《精细化工》2020,37(9):1738-1743,1774
纳米材料的酶模拟物因具有高稳定性、低成本和制备简便等优点已被用于芬顿反应中作为非均相试剂降解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该文简要总结了基于芬顿反应的纳米模拟酶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基于芬顿反应的纳米模拟酶催化降解水中染料类、酚类、农药类以及抗生素类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应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孢原毛平革菌能有效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因此可用来净化工业废水。其降解主要依赖于它产生的胞外木素降解酶系,此酶系主要由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组成,本文介绍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机制和它在处理工业废水主要是造纸废水和印染废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牛海燕  堵国成  陈坚 《化工进展》2008,27(2):274-278
从某纺织厂筛选到一个能够降解1g/LPVA的混合菌系,研究了碳、氮源对该混合菌系降解PVA的影响.实验表明,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该混合体系降解PVA.通过平板稀释涂布从该混合菌系中分离出3株可以利用PVA的菌株,其中2株细菌和1株霉菌.其中1株细菌和霉菌能产生胞外PVA降解酶,但它们产生的胞外酶只能部分降解PVA.  相似文献   

8.
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共代谢降解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主要以生长代谢和共代谢方式降解有机污染物。生长代谢型微生物以有机污染物为碳源和能源物质加以分解和利用。共代谢是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重要代谢机制和研究热点。共代谢型微生物不能利用有机污染物作为碳源和能源,须从其它底物中获取大部分或全部的碳源和能源,共代谢基质选择和代谢酶的诱导是控制目标污染物降解的关键因素,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对共代谢微生物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协调好生长基质、诱导基质和目标污染物三者的比例关系,才能达到较高的难降解物质共代谢率。微生物共代谢动力学模型可分为缺乏生长基质、能源物质条件下的共代谢\存在生长基质、能源物质条件下的共代谢和底物抑制动力学过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低聚糖的用途和生产情况等,重点介绍甲壳低聚糖的酸降解、酶降解和超声波降解等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苯酚是煤炭气化废水中一种典型的有机污染物,其处理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采用连续驯化和平板划线法从焦化废水和气化废水中筛选出两种苯酚高效降解菌株,分别命名为JHFS-1和QHFS-1;通过苯酚溶液的微生物降解实验研究了温度、pH、摇床转速、细菌接种量、Cu2+和Mn2+等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还考察了模拟煤炭气化产生的煤气洗涤水的微生物净化修复效果。结果发现:经16S rDNA基因测序和微生物学鉴定,两种菌株均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30℃、pH=6.0、摇床转速120r/min、接种量13%是苯酚的最优降解条件,经24h处理,苯酚降解率可达94.31%;Cu2+对JHFS-1降解苯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n2+一定程度上促进JHFS-1对苯酚的降解;微生物对苯酚的降解遵从羟基化途径和羧基化途径;JHFS-1菌可有效降解煤气洗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其总有机碳(TOC)降解率达58.43%。  相似文献   

11.
改性叶绿素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双酚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叶绿素为原料,研制了负载型改性叶绿素仿酶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双酚A为底物,考察了光催化剂吸收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特性。结果表明,当双酚A初始浓度为4.38μmol/L、改性叶绿素仿酶光催化剂投加量0.15 g/L、溶液pH为6时,光催化反应360 min,双酚A降解率可达93.65%。在优化降解条件下,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后,催化剂对双酚A的降解率仍达80.54%。同时研究了改性叶绿素仿酶光催化剂降解双酚A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马睿  王君  韩建涛  佟键  李莹 《当代化工》2003,32(2):100-102
介绍了TiO2催化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及其发展前景,详细阐述了影响降解有机污染物效果的各种因素,展示了利用TiO2催化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国内信息     
《农药》2006,45(5)
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制剂研制成功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制剂研制”课题,近日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成果对我国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科研人员从被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降解多种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并克隆了有机磷降解酶的编码基因对其进行分子改造。该系统的有机磷降解酶表达量达到6g/L,酶活性为1.6×104U/m l发酵液,这是国内外目前报道的有机磷降解酶最高的表达量。研究表明,表达有机磷降解酶的重组毕赤酵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抗药性标记,培养过程中不分泌有毒物…  相似文献   

14.
《浙江化工》2014,(4):38-38
固体废物处理是当今急切要解决的问题。香港教育学院联合香港同城市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成功研究出特制的催化剂,在有阳光和无阳光的情况下,分别会将塑料降解成二氧化碳及有机燃料。这一首创的快速降解技术仅需10 min即可完成降解,其中发泡塑料饭盒降解时间更可短至5 min。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技术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介绍了超声波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及影响降解效果的因素,超声波降解是基于超声空化,影响因素主要有声强、有机污染物性质、温度、pH值等。  相似文献   

16.
张洁  王强  范雪荣  王平  向中林  张颖 《化工进展》2016,35(11):3634-3639
以在无锡桃花山垃圾填埋场筛选出的具有较好降解聚乙烯醇(PVA)能力的混合菌群所产的PVA降解酶为研究对象,对其对不同聚合度和醇解度的PVA的降解能力以及降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降解PVA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PVA降解酶降解PVA的能力受PVA聚合度和醇解度的影响较大,对PVA1799的降解效率远远高于对PVA1788和PVA124的降解效率;混合菌群产生的PVA降解酶降解PVA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Fe2+对PVA降解酶酶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加Fe2+能使酶活提高26%左右。PVA降解酶在最适条件下作用1 g/L的PVA1799 6 h后,PVA相对分子质量降低14.8%,熔点由221.3℃ 降低至216.7℃。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分析表明降解产物中存在乙酸,碘仿反应表明降解产物中存在甲基酮,PVA的降解途径有可能是长碳链上相邻的两个羟基被氧化成羰基后水解断裂并最终产生乙酸。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是环境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光合细菌(PSB)以其特有的生理特性和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综述了光合细菌降解较复杂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降解机理、有关的降解酶类和降解性质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扩大光合细菌实际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梁勇  张本山  杨连生  高大维 《精细化工》2004,21(10):763-767
用光学显微镜分析测试方法,对非晶颗粒态马铃薯淀粉不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α 中温淀粉酶对非晶颗粒态淀粉生物活性作用能力高,使用较少量的酶作用于非晶颗粒淀粉,在颗粒表面上可以观察到明显变化。非晶颗粒态淀粉颗粒由于存在爆裂口,所以酶对非晶淀粉作用均从爆裂口开始,逐渐由爆裂口开始均匀扩张,颗粒模糊,最后颗粒消失。不同时间、酶量、温度对酶降解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温度可明显加快酶降解速度,酶量的增加同样对酶降解产生显著影响。时间的延长也可以使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但变化较慢。  相似文献   

19.
原生质体复合诱变选育刺芹侧耳木质素降解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GIM5.280)原生质体开展复合诱变及传代培养,以期得到遗传稳定的木质素降解酶高产菌株。结果表明,通过25s紫外诱变刺芹侧耳原生质体,正突变率达16%。对紫外诱变正突变株进行60Coγ二次复合诱变再生,获得五株正突变突出菌株。经过摇瓶发酵实验,发现这五株菌株产木质素降解酶能力较出发菌株明显提高。同时开展高产菌株的传代培养,检验其传代稳定性。连续传代四代测试结果表明,007号和167号菌株遗传的稳定性表现突出,发酵液中木质素降解酶产量稳定。尤其是007号菌株产酶可达到110U·mL-1,比出发菌株的酶活表达量提高54.3%。复合诱变能明显提高刺芹侧耳产木质素降解酶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电催化产生H2O2和.OH机理及在有机物降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陈卫国 《水处理技术》1997,23(6):354-357
采用自制的电催化装置研究了苯酚、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有机物降解机理,证实了在有机物电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H2O2和·OH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键在于体系产生活性中间体的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可用体系产生H2O2的量来衡量电催化效率的大小。体系产生的H2O2水平高,相应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愈高,而且仅当体系产生的H2O2大于0.3mL/L时,有机物去除效率才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