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透析空气报警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血透室8名护士组成品管圈,选定降低透析空气报警发生率为主题,分析透析空气报警发生原因,并针对要因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应用到血透室透析空气报警管理中后,透析空气报警率由实施前6.8件/d下降至2.2件/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透析空气报警率,提高了圈员的护理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凝聚力,增加了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及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前留置胃管患者76例(品管圈前组)按常规方法管理胃管,品管圈后组患者80例按品管圈法管理留置胃管。对比两组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率、品管圈圈员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品管手法、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等10项指标的评分。结果品管圈前组发生意外脱管8例,脱管率为10.53%,品管圈后组发生意外脱管2例,脱管率为2.50%,品管圈后组胃管脱管率明显低于品管圈前组(P<0.05)。品管圈后圈员品管手法、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等10项指标分值除外积极性和自信心,其余均明显高于品管圈前(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提高品管圈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不同分为品管圈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品管圈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依从性、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认知、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技术及团队凝聚力评分的差异。结果:品管圈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5.208,P=0.022)。品管圈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依从性、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品管圈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品管圈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技术及团队凝聚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技术及团队凝聚力,可促进患者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的认知和置管依从性的提高,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科学方法,预防脊柱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手术全程的安全。方法:针对脊柱手术俯卧位潜在的并发症,寻找相关文献实证,分析其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体位安置方法,改进体位安置用品,细化体位安置环节,加强手术全程中的观察和护理管理。结果:本组应用EBN的416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应用科学规范的EBN方法,有效的预防了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手术体位护理。提出了今后工作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普外专科手术体位用物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由11名普外手术室专科护士组成品管圈,设计品管圈活动体系,活动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士在普通外科专科手术体位用物归位规范率、耗时效果及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的满意度,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品管圈应用到手术室专科手术体位用物管理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的在位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成立品管圈前后的2018年8月至2018年9月和2018年10月至2018年11月的两组患者,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巡回护士在位率、护理质量、围手术期感染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巡回护士的在位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增加,同时围手术期感染率降低(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人员凝聚力,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推力。我科于2015年1~12月首次开展了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意外拔管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3月~2013年2月行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组),分析行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成立PICC置管患者质量控制品管圈,确立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制定PICC置管评估量表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2013年3月~2014年4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果:PICC置管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前的57.14%降至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36.93%;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前的90.47%提升至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后的94.88%,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工作模式提高了品管圈成员的团队精神,有效地降低了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导管意外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经过培训和学习自发成立品管圈,通过确定主题,拟订活动计划并分析现状,设定目标,提出对策并组织实现,将活动前后的意外拔管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导管意外拔管率降低。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精神,持续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研究主题,对压疮的发生进行要因分析,根据要因分析结果进行PDCA持续性改善,包括预防性敷料的使用、增购压疮防护用具、制定体位摆放标准作业规范、修订手术压疮风险评估表,建立难免压疮上报机制。结果手术压疮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5%降至活动后的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标达成率达103.2%。结论开展手术室品管圈护理活动,能够提升护理品质,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干预在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次数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QCC干预程序对普一科呼叫器使用次数频繁的现状问题进行原因解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结果:病房呼叫器使用次数从平均每小时171.5次降低到53次。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使病房呼叫器使用次数明显降低,工作流程得到改进,科室成员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使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增强,增加了个人成就感和工作满足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带入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0名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通过调查分析查找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管理的薄弱环节,确定主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危险物品带入率从活动前的45.21%,到活动中的31%降至活动后的1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带入率及提高护理团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童伟  许娟   《四川医学》2017,38(8):977-97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中的运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患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主题,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全麻下手术时间超过3h的危急重症小儿手术72例进行调查,分析导致患儿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患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8例减少至7例,目标达成率9.7%,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患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强质量安全意识,促进了护理管理模式的改进,使护理团队凝聚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术后整理手术间效率提升中的作用。方法检查时间为2013年7月1日—10月13日,对手术间进行品管圈整理。检查内容包括壁柜内无菌物品齐全、物品定位放置、地面卫生情况、体位垫清洁归位、手术床降至“0”位、吸引关闭、吸氧关闭、电源关闭情况等。品管圈成员通过特性要因图分析术后手术间整理不完善的主导因素,同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结果术后手术间综合整理缺陷率得到下降,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结论将品管圈方法应用到手术间整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使手术间缺陷率大大降低,专科护士的优势发挥明显。科室成员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得到增强,让护理人员在得到工作满足感的同时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的方法,分析心电监护误报警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并实施,最终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以后,急重症心电监护误报警率由73.5%降至35%。说明对策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同时,科室护理同仁们学会了应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率,从而降低了病人对噪音的困扰,增加了病人对我们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做好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的体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护理,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避免体位不当造成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观察俯卧位下负重点支撑,棉垫厚薄适宜,注意眼睛保护,随时调节体位垫并进行呼吸及循环功能监测。结果:患者焦虑减轻,术中出血少,呼吸循环功能良好。结论:正确、舒适、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留置针3天内非计划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步骤,运用QCC手法,统计品管圈活动改进前后各一季度内静脉留置针3天内非计划拔管率,确认活动开展效果。结果 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与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静脉留置针3天内非计划拔管率由15.8%降到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降低静脉留置针3天内非计划拔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且提高了科室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彭欣茜 《吉林医学》2022,(2):569-57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结合术前体位训练在脊柱微创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脊柱微创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优化围术期的护理,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结合专科化术前体位训练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包括观看手术相关视频、俯卧位体位...  相似文献   

19.
杨晓容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46-2546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存在的问题,导致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根据原因运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100例侧卧位手术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改进手术体位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导致并发病发生的情况。结果:未发生并发症95例;2例发生腋下皮肤发红,有水泡形成,经及时处理后好转。结论:在泌尿外科全麻侧卧位手术中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丁剑慧 《大家健康》2016,(7):210-211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 ICU 多重耐药菌(MDROs)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我科开展了一次名为“无缝圈”的品管圈活动,以降低医院感染、MDROs 感染发生率为主要目标。结果:2015年病原菌检出率、MDROs 感染率低于2014年,病原学标本合格、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MDROs 感染患者隔离率高于2014年(P <0.05)。结论:在 ICU 中的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感染防控水平,降低 MDROs 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