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粗针穿刺活检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丽  徐戬 《当代医学》2009,15(25):7-8
目的 探讨粗针穿刺活检对于乳腺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 粗针穿刺活检取乳腺肿瘤活检47例检验.对照组为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活检,79例乳腺肿瘤患者检验,以手术后的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粗针穿刺活检符合率为95.7%,高于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活检的84.8%.结论 粗针穿刺活检符合率高于细针抽吸细胞学活检符合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情况及乙肝合并肝占位病因诊断意义。方法对87例慢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乙肝病毒(HBV-DNA)阳性及乙肝合并肝占位患者,采用细针快速穿刺活体肝组织及肿瘤病理检查,分析肝组织损伤程度与临床诊断对照,肿瘤的分类。结果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无症状携带者15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3.3%。慢性乙型肝炎轻度38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6.3%。慢性乙型肝炎中度12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0.0%。慢性乙型肝炎重度9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8%。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13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6.7%。慢性乙型肝炎并肝脏肿瘤者,肝脏都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活检显示,临床与病理诊断存在差异,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而病理改变显著者,需要进行治疗观察、随访。另外能早期发现肝肿瘤及肝肿瘤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活检枪及18G活检针经皮对142例患者肝脏进行穿刺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影像学诊断的符合率,总结操作经验及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14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获取肝组织302块。无出血、胆汁漏及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6例肝细胞癌和9例肝内胆管癌手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活检前影像学诊断总符合率为61.3%(87/142),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安全有效、适应证广、结果可靠,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患者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对肝穿组织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分级的总体符合率约66.7%;其中以慢性肝炎重度符合率最高,达80.0%;而以慢性肝炎中度的符合率最低,达50%.结论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提高慢性肝病的临床确诊率,应尽可能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活检枪及18G活检针经皮对142例患者肝脏进行穿刺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影像学诊断的符合率,总结操作经验及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14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获取肝组织302块.无出血、胆汁漏及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6例肝细胞癌和9例肝内胆管癌手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活检前影像学诊断总符合率为61.3% (87/142),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安全有效、适应证广、结果可靠,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肝炎患者227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及HBsAg、HBcAg免疫组化测定。结果87例疑似慢性HBV携带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3.79%,110例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早期肝硬化的符合率分别为59.39%、65.22%、69.23%和90.00%,30例原因不明肝炎诊断明确率为53.33%。结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对无肝穿禁忌证者最好进行肝活检,尤其对疑似慢性HBV携带者及原因不明慢性肝炎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熹  瞿义成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11):655-656
用粗针Tru-cut(16G)对21例肝占位病变行肝穿活检,组织病理诊断20例,正确率95.2%,细胞学诊断13例,正确10例,正确率47.6%。有6例出现穿刺点疼痛,在3日内自行消失,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笔者认为只要掌握好穿刺技术,粗针肝穿活检对肝肿瘤的诊断是一种有效安全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活检术。对112例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乙型肝炎64例占57.1%,肝癌30例占26.8%,脂肪肝2例占1.8%,捕述性诊断16例占14_3%。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7.1%。结论肝功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慢性乙肝轻、中度、肝硬化(代偿期)、描述性诊断及肝癌之间临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还存在差异。提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16 G空芯针和18 G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病灶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行超声引导下空芯针乳腺穿刺活检后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患者826例。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与外科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穿刺活检的低估率、假阴性率、符合率。结果穿刺活检结果中,良性病灶占7.63%,高危病灶占8.35%,恶性病灶占84.02%。超声引导16 G空芯针穿刺活检及超声引导18 G空芯针穿刺活检完全敏感性和绝对敏感性分别为99.75%、94.85%,假阴性率均为1.63%;总符合率分别为91.46%、91.36%(P0.05)。高危低估及导管内癌低估分别为16G:44.73%、45.45%;18 G:41.93%、40.00%(P0.05)。肿物病灶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非肿物病灶(P0.05)。当肿物的直径≤10 mm时,符合率明显降低(P0.05)。含钙化病灶的符合率高于不含钙化灶(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16 G空芯针和18 G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于诊断10 mm肿块的乳腺病灶均是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40例乳腺肿块空芯针穿刺标本病理活检与肿块切除病理活检诊断的对比,探讨乳腺空芯针穿刺标本在乳腺肿物术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美国生产Bard自动活检枪及16G活检针穿刺乳腺肿块取材,做石蜡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17例为良性包块,23例为乳腺恶性肿瘤,行乳腺肿块切除病理活检对照,良性符合率100%(17/17),恶性肿瘤病理类型符合率87%(20/23)。结论:乳腺空芯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并具重复性的术前诊断方法,能比较准确的为临床在术前确定肿块的病理性质,并且确定为恶性肿瘤者还可以加做免疫组化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血清HBV-DNA与病理分度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分度的关系及血清HBV-DNA对病理分度的影响.方法对行肝穿的慢性乙肝228例患者的HBV-DNA及HBV-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HBV-DNA定量与大三阳符合率达91.49%,有较好特异性;临床诊断慢乙肝(中度)HBV-DNA阳性率最高达76.06%,与肝硬化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及纤维化程度(S)无相关性.结论判断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应结合HBV-DNA定量及肝穿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超声诊断与病情评估的准确性,为CHB的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超声引导下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的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肝活检结果,超声引导下16G切割针取材成功100%,超声诊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与病理诊断无差异性(P>0.05),而中度慢性乙型肝炎B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有差异性(χ2=5.481,P<0.05)。结论:超声在诊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而对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桑颖  谢惠君 《广西医学》2016,(11):1544-154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空芯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腋窝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新诊断的乳腺癌患者48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空芯针穿刺腋窝淋巴结活检,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这两种穿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48例乳腺癌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6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22例.细针穿刺活检和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细针穿刺活检、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73.08% (19/26)、76.92% (20/2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86% (22/29)、78.57%(22/28),两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空芯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腋窝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在考虑侵袭性和成本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吴国标 《黑龙江医学》2019,43(8):904-907
目的 Menghini针一秒钟抽吸法肝活检(Menghini针肝活检)简易、快速、安全、价廉,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经皮穿刺肝活检方式。但Menghini针肝活检取出的标本部分可能呈碎片组织,严重影响病理形态学的观察,常常导致肝硬化的漏诊,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目的是研究Menghini针肝活检碎片标本CHB的病理和临床特征。方法对Menghini针肝活检碎片标本的CHB全部采用通过皮肤上同一针孔不改变穿刺方向的连续两次以上肝穿刺肝活检"一孔多次抽吸法"肝活检。对其中组织学仍不能诊断为肝硬化的,于一周内再采用经皮肤上同一针孔、肝内两个以上不同部位一孔多点切割法肝活检。统计分析碎片标本CHB的临床、生化学、血清学、病毒学和组织学等相关资料。结果 221例碎片标本CHB被划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占184例(83.26%),非肝硬化组占37例(16.74%)。非肝硬化组再通过"一孔多点切割法"肝活检又检出肝硬化35例(94.6%)。碎片标本肝硬化是成熟型肝硬化。两组病情多隐匿,病程非肝硬化组较肝硬化组长,高峰年龄段都集中在20~39岁。两组血清ALT、AST和GGT均值都在正常值上限(ULN)的2~4倍,ALT大于2ULN的肝硬化组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P=0.001),ALT低于ULN的两组均常见,非肝硬化组较肝硬化组更多见(P<0.01)。病理学证实CHB肝硬化都伴有肝脏炎症活动,炎症活动性两组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P<0.01)。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下限的非肝硬化组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0)。两组均以HBV低水平复制的HBeAg-的CHB为主,非肝硬化组更明显(P<0.01)。结论 Menghini针肝活检碎片标本CHB是肝脏炎症活动的成熟型肝硬化;临床表现隐匿而组织学持续的炎症活动是肝硬化进展及失代偿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细针穿刺细胞学运用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BRAF基因突变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判断.结果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阴性预测值为85.15%(86/101)、阳性预测值为88.12%(89/101)、误诊率为6.93%(7/101)、漏诊率为25.74%(26/101)、符合率为84.16%(85/101);联合BRAF基因突变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97.03%(98/101)、阳性预测值为98.02%(99/101)、误诊率为0.99%(1/101)、漏诊率为8.91%(9/101)、符合率为94.06%(95/101);同时,BRAF基因突变和FANC单一诊断与两者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甲状腺结节患者细针穿刺细胞学与BRAF基因突变联合诊断可以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胡梅  阎荣 《医学争鸣》1989,10(1):50-53
肝穿活检确诊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130例,其病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61.5%,其中急性肝炎为84.8%,慢迁肝为67.6%,慢活肝为35.5%,重症肝炎为45.4%,肝硬化为62.5%。将病理诊断作为依据,结合症状、体征、肝功、免疫学检查改变,归纳出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可作为临床分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张玉婷  沈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3):87-89+169
目的探讨肝穿活检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诊的50例疑诊为肝硬化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肝穿活检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肝穿活检诊断早期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并记录肝穿活检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肝穿活检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在代偿期肝硬化以及总肝硬化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穿活检诊断早期肝硬化的灵敏度为97.06%、特异度为87.50%、准确率为94.00%、阳性预测值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93.33%;患者肝穿活检术后,出现局部疼痛10例(20.00%),血压一过性下降2例(4.00%),局部轻度红肿1例(2.00%)。结论肝穿活检在诊断肝硬化中,效果与临床诊断相似,且对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均较高,可作为肝硬化诊断的判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剌活检诊断胸部病变的价值,提高影像诊断率。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全身CT机对58例胸部占位性病灶进行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剌活检,用18G~22活检针对病灶穿刺取材涂片并做组织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在58例中55例得到明确组织细胞学诊断,1例因配合不佳穿刺取材不成功,2例因取材质量不佳诊断不明确,58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胸部占位性病灶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T导向下细针引导技术及同轴技术在肺肿块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定位后,将20G×15 cm同轴分体式活检针插入18G×10 cm外套针内,避开重要脏器,两针一同穿刺,在20G活检针的引导下,推进18G外套针至肿块的边缘,建立20G活检切割针的工作通道,插入20G同轴分体式活检切割针的切割针芯即可切割活检。在同轴套管技术基础上,轻微、适度调整18G外套针角度,进行多点,多次活检,一般3-4次。标本固定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患者,共穿刺96次,其中2例前后分别共穿刺4次,活检成功率为100%;57例获得准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准确率95.0%,假阴性5.0%;气胸8.3%(5/60),咯血6.7%(4/60)。结论CT导向下细针引导技术及同轴技术穿刺在肺肿块活检(尤其对深在的小病灶)有重要临床意义,此该项技术简便易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20.
CT引导经皮肺部穿刺活检使用抽吸针及活检枪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病变选用不同的穿刺工具,以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 分别使用美国COOK DCHN抽吸针(16-18G,15 cm)及美国Angiotech半自动活检枪(16-18G,15 cm)对286例肺部病变进行经皮穿刺活检,其中使用抽吸针101例,使用半自动活检枪185例,依据手术病理判断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是否正确.比较选用抽吸针及半自动活检枪在诊断正确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选用抽吸针对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89.3%)略高于半自动活检枪(80%);选用半自动活检枪对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93.7%)较抽吸针诊断正确率(41.2%)明显提高(P=0.002).选用半自动活检枪术后并发症(42.2%)略高于抽吸针(34.6%).结论 根据肺部病变的位置、大小、密度等因素,术前认真分析,合理选用不同的穿刺工具能够明显提高病变诊断正确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