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河北医药》2012,34(13)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P-STAT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P-STAT3和Bcl-2在内异症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P-STAT3和Bcl-2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P<0.05).P-STAT3与Bcl-2的表达强度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均呈正相关.结论 STAT3和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孟津  金海红  姜丽  陈燕 《河北医药》2011,33(22):3409-341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各40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STAT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TAT3在子宫内膜异住症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2在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手术对照组、内异症模型组、痛可舒治疗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COX-2表达情况。结果手术对照组、内异症模型组、痛可舒治疗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COX-2的表达不同,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高于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痛可舒治疗后异位子宫内膜COX-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COX-2表达在各时间点间差异有比较意义(P<0.01)。结论COX-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之一,痛可舒可使其表达下降,对COX-2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朱虹  蔡丽萍 《江西医药》2013,48(4):308-3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标本40例为研究组(盆腔外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25例,其中同期在位内膜2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中的表达,研究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子宫内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1)盆腔外异位病灶中VEGF表达高于卵巢异位内膜(P<0.05),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2)卵巢异位内膜VEGF表达与同期在位内膜相比,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05);(3)在位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中增生期与分泌期VE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中存在VEGF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血管生成,利于种植及生长,可能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R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6 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30 例非内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卵巢异位囊肿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中NRP-1 的表达情况。结果 (1)所有异位内膜、内膜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NRP-1 的表达。(2)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RP-1 的表达强度低于同期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5),且丧失正常子宫内膜表达的周期性变化。(3)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内膜癌组织中NRP-1 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子宫内膜(P<0.05),无正常内膜表达的周期性变化。结论 内异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RP-1 的表达可能与其血管化程度有关;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RP-1 表达水平的减少,可能与内异症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p5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盆腔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 Bcl-2在异位内膜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ax在异位内膜组的染色强度低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53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均呈阴性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在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p5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内异症患者的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34例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PEDF与VEGF表达的蛋白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均有PEDF和VEGF的蛋白表达,PEDF的蛋白表达异位内膜高于在位内膜,高于同期对照组正常内膜。VEGF的蛋白表达异位内膜低于在位内膜,对照组正常内膜低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F在对照组分泌期内膜表达低于增生期,而对照组分泌期内膜VEGF的表达高于增生期,二者均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但研究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PEDF及VEGF的表达失去了周期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异症患者PED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比在位宫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高,VEGF在位内膜的表达比异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高。根据r-AFS分期法,PEDF在III、IV期患者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比I、II高,VEGF表达高低与r-AFS分期无明显关系。二者在EMT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上的表达,可能参与内异症异位病灶的形成,而且二者与内异症患者的新生血管生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比较组织蛋白酶D在正常子宫内膜、内异症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含量。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的组织蛋白酶D随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变化,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无明显差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异位内膜腺上皮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显著高于同组患者的在位内膜。结论内异症异位内膜腺上皮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增高与内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孟津  金海红  赵敏  陈燕 《河北医药》2011,33(23):3533-353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内膜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而且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uPA系统)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上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内异症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病理蜡块标本中的uPA uPAR PAI-1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uPA uPAR PAI-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uPA uPAR PAI-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uPA、uPAR、PAI-1的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两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二步法分别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对两者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均强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强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与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增高,且呈正相关。HIF-1α可能通过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3)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各36例以及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并分析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各组中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灰度值。结果①Survivin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灰度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其中异位内膜组的灰度值最高(P〈0.05)。②Caspase-3在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灰度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其中异位内膜组的灰度值最低(P〈0.05)。③内异症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抑制Caspase的活化,使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平衡发生紊乱,两者共同参与了内异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凋亡基因蛋白(bcl-2)在子宫腺肌症中正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58例子宫腺肌症正位及异位内膜ER、PR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症病例中,正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Bcl-2都有阳性表达,异位腺体上皮阳性率高于间质细胞(P〈0.05),异位内膜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位内膜(P〈0.05);且增生期阳性表达率高于分泌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腺肌症病例正位和异位内膜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异位内膜中ER、PR、bcl-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子宫腺肌症正位和异位子宫内膜中均有ER、PR和bcl-2的阳性表达,提示可能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β连环素(β-caten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在EMs 发病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4 例EMs 患者(EMs 组)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30 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对照组)的在位子宫内膜中的半乳糖凝集素-3 和β连环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半乳糖凝集素-3 在EMs 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在位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85.3%、50.0%;β连环素在上述3 组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5.9%、52.9%、26.7%。EMs 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的半乳糖凝集素-3 的阳性表达率和β连环素的异常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Ms 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的半乳糖凝集素-3 的阳性表达和β连环素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s 分别为0.512、0.428,P< 0.01)。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 和β连环素可能在EMs 的发病中共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IL-18表达,探讨IL-18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人子宫内膜和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IL-18表达.结果 IL-18的免疫组化结果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子宫的上皮细胞,基质细胞也有表达,但是较弱.IL-18对照组子宫内膜标本阳性的灰度值高于内异症子宫在位内膜组而内异症异位灶组织阳性的灰度值最低,和对照组以及内异症在位内膜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在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影响内异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VEGFR-3、CD31在子宫异位内膜和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情况,来推测VEGFR-3、CD3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病理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是EM(23例)和正常对照组(28例)的异位病灶和在位内膜组织,并按照月经周期分成分泌期和增生期。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R-3/CD31表达和LMVD/MVD计数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M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VEGFR-3、CD3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VEGFR-3、CD31在位内膜在表达上更接近于异位病灶组织。VEGFR-3、CD31异位组间的月经周期表达虽然差异,但由于差别较微小,因而存在其它实验因素导致的误差影响此结果的可能,仍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结论:VEGFR-3、CD3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CD31的差异表达与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MP-14与TI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和3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MMP-14与TIMP-2的表达。结果:(1)MMP-14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0.05)。(2)TIMP-2在异位内膜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3)在正常子宫内膜中MMP-14与TIMP-2呈负相关(r=-0.721,P〈0.05)。结论:MMP-14与TI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变化,可能有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的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18.
顾烨 《安徽医药》2017,21(8):1460-1462
目的 探讨 Toll样受体2(TLR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人异位和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异位内膜39例(EMs异位内膜组)以及在位内膜32例(EMs在位内膜组),再选取30例未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的女性在位内膜组织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TLR2在EMs异位内膜、EMs在位内膜以及正常内膜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在各组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Ms异位内膜组、EMs在位内膜组、正常对照组中TLR2 mRNA和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TLR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Ms异位内膜组中的TLR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Ms在位内膜组.结论 TLR2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说明TLR2在EMs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