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医学生的教育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领和润物滋养作用。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涵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培养懂医强药、品学兼优的高水准医学人才,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完成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刘国强 《医学教育》2003,(5):25-26,28
本文从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出发,阐述了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中华医学优秀文化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医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西北医学教育》2015,(6):1012-1014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并根据实况就如何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探寻对策。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调查法对学院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将该院校情况作为典型,推断目前医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济宁医学院教育方式、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师队伍频次分别为15次,12次,7次,4次,2次。可见,该院校教育方式、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方面问题较多。以此作为典型推断,当前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理念等严重影响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基于此,要达到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仁医目的,下阶段应逐步更新教育理念,渗透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以切实培养新一代特殊、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5,(5):789-792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医学本身的人文属性对医学生及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及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亟需改进,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应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双创"背景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培育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重要课题,通过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和评价问卷调查,了解医疗卫生行业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课外、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融入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探索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7.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对遏制艾滋病流行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艾滋病危险人群的分类不是依据年龄大小、财富多少来分的,而是根据受"邪淫"思想污染的程度和性道德观念强弱来区分的。"邪淫"是正常婚姻制度以外的不正当的淫欲思想和行为。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把"邪淫"定义为恶在今天仍然是判断是非的标杆。家长是青少年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孩子从"斗闹场,绝勿进;邪僻事,绝勿问"出发,控制淫欲思想,杜绝手淫行为,保持贞洁,把性行为控制在婚姻制度内,自觉抵制婚前(外)性行为;树立"发乎情止乎礼"及"乐而不淫"的正确的爱情观,对艾滋病人、艾滋病感染者和普通人一视同仁,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精神资源。因此,扬弃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中关于健康教育的宝贵精神矿藏,必将有助于开创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出发,阐述了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中华医学优秀文化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医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西北医学教育》2016,(2):263-265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大智、大真、大善、大美,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共有精神家园。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应当代医学新模式的需要,是形成未来和谐医患关系以及塑造医学生高尚人格的需要。完善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如何定位准确角色,如何选择合理内容,如何探求较好方法等问题。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是要批判继承、要推陈出新、要渗透熏陶、要学以致用、要因材施教,以期达到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仁医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医学人文课程,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更是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内容选择过程中,应从提升高职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经典性和价值永恒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施过程中,应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相结合,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教学改革,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提升高职医学生职业素养,使其进一步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西北医学教育》2017,(6):868-871
文化传承是高校图书馆的神圣使命,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校园中的公共文化空间。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的特点及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从文化传递、文化提升、文化交流、文化活动、文化体验等方面构建医学院校图书馆文化空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完善的人文情怀,是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本职业要求,而当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亟需引起社会各界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应准确把握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定位,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以其专业化的服务、丰富的馆藏资源、齐全的设施、优良的环境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良场所之一.通过探讨高校图书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影视活动、专题讲座以及利用一些空间改造等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服务于教学科研,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内涵和核心内容以及将中国传统医德结合到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教育启示,并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医学伦理学意义。将中国传统医德融合到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人文素质教育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厚的育人价值,在涵养学生道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思政课”立足新时代,承担新使命,以全新的视野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发展走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应从三个维度进行探索,确保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内容为王,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头脑,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二是理实并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润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多方协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目的,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按照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现阶段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目标,阐释两者融会贯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探讨两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理念。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固本、铸魂、创新的融合之道,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提供创新思维、理论依据和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古代名医身上共通的文化现象的分析发现:传统文化在人格塑造、医德养成、对医学本质的战略性把握,以及医学哲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对名医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受此启发,对面向基层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合理目标分层:完善自身,成为基层居民感觉温暖的人;坚守医德,成为基层患者信任的医者;勇挑重担,成为基层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砥砺医术,成为基层患者一般诊疗的首选,以更好地促进其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利用传统文化丰富的生命观资源时医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提高自我的生命质量,树立为拯救生命的神圣事业而奉献终生的伟大理想。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为实践证明了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内在灵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既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有助于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实现其身心、德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们国家大力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融合二者对中医院校而言尤具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医院校应以此为契机,着力探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耦合关系与切入路径,构建二者有机结合的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