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凤依莨纱     
本系列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清代广绣作品《丹凤朝阳》,将作品中颜色与图案进行提取与重组,款式设计结合了改良旗袍。面料采用岭南地区的香云纱面料,辅料加以欧根纱增加服装的造型美感。图案则采用刺绣工艺,彰显岭南服饰文化的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2.
旗袍作为一种传统中国服饰,不仅在国内备受女性追崇,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是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套系设计中的主要款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从面料材质到造型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图案设计不断创新,更加多样化,充分发扬了"中国风"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风·潮     
赵博翀 《纺织学报》2022,43(2):216-216
本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民国时期《玲珑》《良友》等杂志中的系列新式旗袍。这些杂志以精美的大幅彩色照片,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各种旗袍款式,成为后世民国服装、摄影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作品采用丝绸面料,汲取了民国旗袍的重要流行元素,如京派旗袍的高衣领,倒大袖造型等等。这种款式设计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迎合当时的风向,与当时女性解放的风潮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常青刘元风 《丝绸》2022,(12):179-179
系列作品以传统旗袍的结构为设计元素,解构融合现代时装元素,尝试表达新摩登时代下的东方女性美,打破传统旗袍符号化带来的禁锢,寻找设计突破口。款式设计中,保留了传统旗袍立领、开衩等结构特征,同时加入交立领、泡泡袖等结构创新设计。在廓形设计中,将传统旗袍的曲线造型与现代服装的硬朗线条相结合。面料选择硬挺的西装、风衣面料与柔软的欧根纱、  相似文献   

5.
"织成"面料的纹样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织成"的概念上提出"织成"面料的概念,借助于服装CAD系统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实现"织成"面料的纹样设计.重点讨论了花纹在服装款式结构中不同部位的定位方法,并以旗袍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运用此方法,保证"织成"面料在缝制成服装后,所定位花纹的完整性、连续性,从而实现服装款式结构与定位花纹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三件不同款式的馆藏传统无省旗袍为例,结合CLO 3D虚拟试衣软件、PixPlant软件进行虚拟试穿和面料纹样设计。结果表明:三维虚拟试衣技术能够实现传统无省旗袍虚拟复原,并能够穿着在特定虚拟模特上进行三维展示。该研究对于传统无省旗袍的数字化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乘鸾云裳     
郇佳慧  何麒州  彭梅 《纺织学报》2022,43(8):208-208
本系列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原文中描述王熙凤“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本设计便选用“金丝八宝攒珠髻”作为图案提取的主要元素,凤凰为辅助图案。同时,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年代是“璎珞”流行的时期,故本设计中也加入“璎珞”来丰富设计内容。采用解构主义重组的方式进行再创作。面料选用丝绸面料和轻纱面料相结合,突出古典雅致的设计风格。服装款式选用旗袍元素结合图案,彰显吉祥美满之意。  相似文献   

8.
煌影奕奕     
王丹圆  陈金怡 《纺织学报》2021,42(8):202-202
本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主色系与图案也是提取于壁画,款式设计结合了敦煌服饰的飘逸与旗袍的灵韵特征,服装面料主要采用府绸、珍珠雪纺与欧根纱,以纱与百褶的形式体现壁画图案若隐若现的神秘风韵。根据不同场景需求,本作品设计出行政工服、文博迎宾服与窗口服务服3类款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款式的面料展示系统开发是根据已有的织物面料和服装款式,把织物面料铺到服装款式上,使面料的花型、颜色等效果都能在服装款式上得到充分展示;连续加载一种款式6个不同身位的面料填充效果图,体现出动态的面料展示效果。系统实现了让消费者能在自己喜欢的款式上更好地选择面料,面料设计者更能设计出符合规定款式、色彩、花型的面料。  相似文献   

10.
曾红 《丝绸》2013,50(4):50-54
作为典型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幻化演变,能够传神地体现女性优美流畅的曲线。乱针绣已经成为一项日臻成熟的艺术品种,为旗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基于乱针绣和旗袍礼服相关理论,分析了乱针绣元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花瓷"颁奖礼服设计中的应用,并就乱针绣工艺在不同面料、不同风格中,以及与不同装饰元素相结合应用于现代旗袍礼服设计提出了对策,可以看到乱针绣艺术元素在丝绸旗袍礼服设计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应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旗袍礼服的面料、风格、装饰,以及乱针绣艺术元素进行同步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设计说明:不同的面料运用影响着服装整体的风格。在作品中,服装具有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是通过服装的款式设计来表达的。随着面料设计的不断创新,时尚正朝着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作品的上部分表现出设计与面料的搭配,下半部分表现出服装款式设计寻求人和服装的高度和谐,并通过服装模特剪影的形式表现出新型面料设计带来的衣着新体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旗袍线上销售尚无法达到实体店的体验效果及统一的旗袍款式限制人们的购买欲等问题,采用虚拟模特试穿旗袍和旗袍各部件模块化设计方法,探索旗袍的虚拟展示和线上个性化定制旗袍的路径;以圆曲襟旗袍为例,运用ET服装CAD软件制作旗袍纸样,并对旗袍的领、门襟、袖及裙摆等主要部件进行了纸样的模块化设计,通过旗袍纸样的模块化实现旗袍虚拟展示的款式变化;同时根据服装号型国家标准中160/84A的人体各部位尺寸,调整试穿模特的人体数据;最后利用服装三维虚拟展示软件CLO3D进行试穿效果模拟,并对旗袍进行了归拔工艺细节的处理。试穿表明成品旗袍穿着合体、虚拟展示效果逼真,实现了旗袍虚拟展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服装设计的三要素中款式、面料和色彩。这三种要素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种设计款式选用不同的面料来制作,成衣的外观效果会千差万别,而同一种面料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法制造出千姿百态的服装。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种面料适宜的款式是有限度的,款式与面料之间应该是互相烘托,一种款式由于某面料的加盟而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设计者的创意构思,一种面料由于某款式的发挥更能缔造一种绝无仅有的特质。当然,一件好的设计作品要想成为社会流行时尚、除了面料和款式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现代旗袍的艺术特征角度,分析了其纹样装饰、面料色彩、款式造型等设计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将现代纹样与传统扎染工艺融合,利用CLO 3D技术对效果图进行虚拟实现,效果真实、立体,过程简便,为旗袍设计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改良旗袍造型设计、款式设计、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图形详细介绍了改良旗袍的纸样设计方法,并深入分析了改良旗袍相对于传统旗袍所做的改进;总结了改良旗袍在结构设计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刘静  傅菊芬 《丝绸》2020,57(3):43-50
旗袍需要拥有合身的廓形,贴体程度要求高且强调人体曲线美感,而旗袍的松量设计直接影响其外观造型的优美程度及穿着舒适感。文章首先采用正交实验法针对相同款式旗袍设计了9种不同水平组合的三围松量设置方案,并制作成相同款式不同三围规格的旗袍样衣;然后利用心理学标尺,对9件旗袍样衣的静态造型和穿着舒适感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综合分析主观评价结果;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最终找出外观造型优美程度高和穿着舒适感佳的三围松量水平组合,为旗袍三围规格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毛纺科技》2021,49(3)
为探讨中国国画作品与旗袍文化的碰撞设计效果,丰富旗袍设计要素,运用感性工学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筛选14对感性评价形容词,选用较为成熟繁荣的宋代国画作品为代表,精选山水类、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建筑类、文字类等17幅有代表性的宋代国画作品,制作同款式刺激图,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宋代国画图案旗袍设计的感性因子主要为气质因子和复古因子,构建旗袍刺激图与感性因子间的关系图,对比喜爱程度分析不同国画图案与感性心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崧灵  章玲玲  顾冰菲 《丝绸》2022,(11):64-73
民国时期旗袍款式及纹样的风格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发生较大转变,其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社会生活背景及情感偏好。文章通过对民国旗袍用色风格及配色规律的分析研究,可将传统设计方案再应用于三维虚拟设计中。在代表色提取方面,采用结合超像素分割的模糊C均值聚类、K-means分通道二次聚类方法分别对单幅和多幅纹样色彩进行提取,两种方法结合提高了色彩采集的效率,最终提取得到24个民国旗袍代表色彩。与日本色研配色体系(PCCS)结合分析色彩分布规律,依据Apriori算法发掘色彩之间的共现关系,最终得到13条双色及5条三色搭配规则,发现色彩整体具有稳重素雅的风格且配色间对比度较低。根据置信度数值组成不同的色彩网络,建立了面向用户选择的色彩推荐机制,并结合三维虚拟试衣软件将面料图案纹样应用于旗袍款式进行展示。研究结果可为旗袍图案的再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旗袍本身塑造了经典的国潮元素。在“国潮风”盛行的趋势下,旗袍与其他传统元素经过文化耦合的过程形成改良旗袍,以现代时尚设计的方式延续着中国文化精神,保持了传统服装的时代气息与审美活力。文章运用个案分析、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对“国潮”旗袍进行图案元素与款式特征的梳理与总结,并在Style 3D中进行数字化虚拟试衣,还原“国潮”旗袍设计的真实效果。根据服装品牌的调研发现,“国潮”旗袍突出艺术特征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国潮图案元素的应用及旗袍款式的改良。“国潮”旗袍的图案题材大多取自中国传统纹样、神话故事、古建筑文化等,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一个国家灿烂的文化遗产,同时表达了文化认同的强烈情感。通过对“国潮”旗袍图案元素“具象化、生活化、故事化”再设计,重塑旗袍的新时代审美与气质形象,让传统服饰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推动旗袍的良性发展。此外,“国潮”旗袍款式的改良主要在基础廓形上进行修改,以中西联袂的典型裁剪方式探索并赋予传统旗袍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类适合女性在夏季穿戴,并具有预防、缓解乳腺增生疾病的新型玉石纤维面料功能文胸。文胸款式采用全杯型和罩杯与下扒整体设计,以满足功能性要求;罩杯采用上侧加大弧度、整体减小厚度、提升高度、底部不设钢圈的设计方法。结合2017年服装流行趋势,创新设计了不同款式的玉石纤维面料功能文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