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viral meningitis, VM)患者脑脊液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 ribonucleic acid-21,miR-21)表达、陷窝蛋白1(Caveolin-1)、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水平特点,分析miR-21、Caveolin-1、Gal-9与VM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VM患者(VM组)132例和经检查证实无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对照组)136例。根据病情将VM患者分为重症组(58例)和轻症组(74例),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VM复发分为复发组(26例)和无复发组(106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miR-21表达、Caveolin-1、Gal-9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分析miR-21、Caveolin-1、Gal-9与VM病情、炎性因子以及复发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miR-21、Caveolin-1、Gal-9预测VM复发的价值。结果 VM组miR-21表达、Caveolin-1、Gal-9、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 研究背景]1996 年7 ~9 月间延边地区曾流行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此间收治313 例此病患儿.[ 病例报告]313 例均为急性发病,男略多于女;平均年龄9 岁,高峰在6 ~10 岁;均有发热、头痛,以低度、中度热为主,多数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嗜睡为主;多数有脑膜刺激征.多数脑脊液改变,末梢血淋巴细胞升高.脑脊液、粪便中分离出肠道病毒.平均病程14d,愈后较好.[ 讨论] 本次流行的病毒性脑炎系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急,多见于学龄儿童,临床表现相对轻,病程短,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和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肌酸激酶脑型(creatine phosphokinase-BB,CP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S-100B)在成人病毒性脑炎中表达及与病情、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病毒性脑炎102例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偏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神经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统计2组及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其预测效能,同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两者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和脑脊液GFAP、CPK-BB、NSE、S-100B含量均...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大多是由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儿童.严重者可引起脑疝、瘫痪,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近5年来,我院共收治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每个拟诊病毒性脑炎的忘者同时做脑电图和脑CT检查.结果 本组病毒性脑炎患者异常率述88.75%,重度异常脑电圈与临床病情密切相关.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邵旦兵  孙海晨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817-1819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由许多侵犯神经系统的病毒引起的脑部无菌性炎症,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同时合并发热,且各型病毒性脑炎诊治步骤及方法有许多共同点.本文对病毒性脑炎,特别是真性病毒性脑炎的概况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将52例病毒性脑炎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200~400mg/kg·d-1,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0.83%),χ2=4.69,P<0.05,治疗组病人发热、意识障碍、抽搐、颈抵抗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常规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桂芹  周红梅 《重庆医学》2006,35(22):2027-2028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每个拟诊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同时做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做颅脑CT检查。结果本组痈溶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异常率达83%.重度异常脑电图与临床病情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 ~2019年医院收治的60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AE组(自身免疫性脑炎)和VE组(病毒性脑炎)各3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起病形式、临床表现等)、影像学资料(头颅MRI、胸腹部CT/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合并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的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合并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率、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 1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有9例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尿色改变,典型者呈红褐色,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尿肌红蛋白阳性。经过水化、碱化、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好转,复查血清肌红蛋白下降,尿肌红蛋白阴性。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病程中可以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且并不罕见,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病毒感染及免疫诱导的炎症损伤在病毒性脑炎(VE)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B细胞激活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细胞趋化因子CXCL8、CXCL9、CXCL10、CXCL11、CXCL13、CCL19等与VE的免疫过程密切相关,因此研究VE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对探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广东省既往病毒性脑炎发病的本底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2012年6月,对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梅州、汕头市辖区内的所有县(区)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共141间医疗机构开展2009-2011年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例情况回顾调查。结果调查的141间医疗机构有93间医疗机构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例7 259例,死亡227例,总的病死率为3.13%。2009-2011年7个市发病率的中位数分别为4.89/10万、5.14/10万和4.75/10万。病例发病高峰在每年的5-7月;病例主要分布在15岁以下儿童,占57.60%(4 181/7 259),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57.12%(2 388/4 181)。死亡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6.21%(173/227)。208例为明确病原体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2.87%(208/7 259);其中,前三位的病原体分别为肠道病毒、EB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结论广东省病毒性脑炎有春夏季流行高峰,高发人群及病死率高的人群均为15岁以下儿童,建议在全省设置哨点医院,重点开展1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脑炎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12 6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发热 112例 (88.89% ) ,头痛76例 (6 0 .32 % ) ,意识障碍 75例 (5 9.5 2 % ) ,其中昏迷 34例 ,嗜睡 2 6例 ,昏睡 15例 ,精神行为异常 71例 (5 6 .35 % ) ,呕吐 6 9例 (5 4 .76 % ) ,颈强 6 5例 (5 1.5 9% ) ,癫痫发作 5 0例 (39.6 8% ) ,肢体瘫痪 4 1例 (32 .5 4 % ) ,合并颅神经麻痹2 8例 (2 2 .2 2 % )。合并锥体外系症状 2 2例 (17.4 6 % )。共济失调 18例 (14 .2 9% )。CSF异常率 94 .87% (111 117) ,其中颅内压增高者 110例 ,细胞数增多者 10 6例 ,蛋白增高者 10 5例。EEG检查异常率 88.33% (10 6 12 0 )。头颅CT检查异常率 5 5 .0 0 % (4 4 80 )。脑的MRI检查异常率 10 0 % (2 6 2 6 )。影像学上见到颅内出血 11例。出院时完全康复 5 2例 (4 1.2 7% ) ,死亡 5例 (3.97% ) ,其余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 成人病毒性脑炎早期以意识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CSF、EEG、MRI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患者年龄 ,起始治疗的时间 ,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的程度 ,以及脑内病变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脑炎血清酶学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立科  于文霞  纪茹英 《四川医学》2009,30(11):1761-176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血清酶学的变化。方法急性病毒性脑炎62例,入院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50例健康者作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组酶学异常检出率为62.90%,对照组酶学异常检出率为2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脑炎组的ALT、AST、γ-GT、ALP、LDH、α-HBDH、CK、CKMB分别为(46.11±19.42)、(37.12±14.68)、(61.72±22.58)、(120.36±56.73)、(126.23±33.65)、(94.32±57.98)、(208.79±97.97)、(8.54±4.55)。而对照组的分别为(18.51±4.79)、(18.33±4.81)、(20.98±5.32)、(76.87±19.11)、(77.13±20.47)、(56.89±30.01)、(33.81±12.75)、(6.76±3.76),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酶学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EN)在儿童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SV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2例SVE患儿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2),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对照组EN给予儿童配方奶粉,分4~6次鼻饲注入,观察组EN早期予以短肽型、再过渡到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液喂养泵输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采集静脉血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和血清白蛋白(ALB),测量其体重,并观察胃肠道、相关肺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RBP、PA、TRF、体重增长值、住院天数以及胃肠道、相关肺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E意识障碍期间早期应用短肽型+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液喂养泵输注,可减少患儿体重的消耗,减少胃肠道及相关肺炎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邓斌  梁日标  李杰斌 《华夏医学》2012,25(3):304-30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综合治疗外,加更昔洛韦与醒脑静,对照组予综合治疗加阿昔洛韦。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抽搐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等方面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治疗病毒性脑炎较单独用更昔洛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肖建军 《重庆医学》2005,34(6):862-86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观察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32例的病程和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48例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和改善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康复护理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促进脑功能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预后及后遗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6例预后良好,1例遗留下肢运动障碍,优良率为9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一例留下癫痫后遗症,显著少于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若是可以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