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为研究涤纶在NMMO溶剂中所受的影响,采用NMMO溶剂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含棉成分进行溶解回收后发现,溶解温度、溶解时间以及抗氧化剂对涤纶的质量和结构基本无影响;采用NMMO溶剂在85℃下溶解废旧涤棉混纺织物1.5h,过滤出涤纶后,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折射率和溶液流变性能测试对纤维素溶液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其可纺性能...  相似文献   

2.
选取废旧纺织品中的涤/棉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剥色和组份分离回收方法,并对剥色和分离前后的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样品在处理前后官能团及微观形态的变化,为涤/棉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纺织品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仅为15%左右,纺织品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严重不足。对棉混纺纺织品废弃物的再利用,不但可以减少纺织品原料浪费,也能降低纺织产业环保污染水平。本文介绍了从棉混纺纺织品废弃物回收纤维素的几种方法: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解、离子液体溶剂溶解、碱性溶剂溶解、强酸分离降解、乙二醇醇解、生物酶法分离降解、碳化法,以期对废纺的回收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双组分涤/棉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水热降解,根据纤维素和聚酯不同的水热反应特性,研究涤/棉共存的水热反应体系中棉纤维和涤纶的水热降解行为。研究发现,涤纶和棉纤维具有不同的水热行为。在水热条件下,棉纤维发生部分水解,生成纤维素粉末及可溶糖,而涤纶保持水热稳定,可实现涤/棉混纺织物的良好分离。其中,在水热温度170℃,反应时间3 h,固液比1∶20条件下,涤纶的回收率达98.84%,葡萄糖的产率为15.57%,棉纤维的残留率约为66.47%。根据双组分涤/棉混纺织物的水解特性,综合分析回收利用的潜在价值,水热分离涤/棉混纺织物后,可使其实现高附加值回收。  相似文献   

5.
涤/棉混纺比的测试通常是用化学分析法,即用标准硫酸溶液溶解纤维素纤维组分。这种方法不仅时间长,而且应仔细地按照程序操作,因为,试剂浓度和处理条件(时间、温度等)随不同纤维成份而变化。快速方法已有过报导,是用有机溶剂微量分析,但这些研究仅限于涤/棉混纺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了一种有效的快速方法,用三氯醋酸/二氯甲烷(TCA/MC)溶解涤/棉、涤/粘、涤/富纤混纺物中的涤纶成份。此试剂适用于任何条件,在室温下处理试样五分钟,定量溶解涤纶,不管纤维素纤维的性质如何。  相似文献   

6.
涤/纤维素混纺比的测定,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用H_2SO_4去除纤维素组份后,测定涤纶纤维含量。此法时间长,而且随着纤维混纺比的不同,要改变试剂浓度,处理条件(时间、温度等)。为克服这些不足,曾报导过快速的微量分析法和有机溶剂溶解后,测定残留组分含量的方法。然而,那些方法只局限于涤/棉混纺织物。本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染苑精粹     
《印染》2016,(23)
正尼龙、涤、芳纶与棉混纺织物的热分解和热释放性能2016221测试了尼龙/棉、涤/棉和芳纶/棉混纺织物的热释放性能和阻燃性能。通过比较热释放速率(HRR)和其他热学参数发现,尼龙/棉、涤/棉混纺织物在热分解过程中,尼龙和涤纶均会与棉产生相互影响。尼龙/棉混纺织物的热释放总量(THR)低于单独的两个组分,成炭率较高;随着棉组分的减少,尼龙/棉混纺织物的成炭率下降。涤/棉混纺织物的THR高于单组分纤维THR的算数和,且混纺织物的成炭率也略有增长;随着棉组分的减少,混纺织物的成炭率略有  相似文献   

8.
溶剂法回收废旧聚酯纺织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纯涤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并回收利用涤纶(PET)和棉纤维。研究结果表明,DMSO试剂可以回收纯涤织物,尤其当温度在185~194℃时DMSO与纯涤织物溶解反应相对较快,溶解时间为12min。在一定反应时间内DMSO易溶解涤纶而不溶棉纤维,将其用于回收PET和棉纤维。涤/棉织物投入到温度为185~194℃的 DMSO试剂中,溶解60min,将不溶于DMSO试剂的棉纤维在温度为185~194℃的条件下滤出并回收,同时从溶解液中回收聚酯。回收的棉纤维性能稳定,运用领域广泛。再生PET的特性粘度随DMSO试剂回收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军训服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造成原料涤纶/棉混纺织物浪费的状况,将醋酸锌、尿素、尿素-醋酸锌共晶体系作为催化剂,通过乙二醇醇解法对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中的涤纶组分进行解聚回收,并通过酸解法对棉纤维素组分进行回收;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白色涤纶/棉混纺织物、白色涤纶织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涤耐酸、棉不耐酸的特性,将涤棉面料进行酸水解。用棉组分制备微晶纤维素,有利于涤组分的完整回收,对于废旧织物的高值回收利用有重大意义,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活化方法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回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的溶解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含棉成分,论文采用四种活化方法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活化并在四种活化方法中寻找最适合的活化方法,其原则是应尽量减少对涤纶各方面的影响和增加棉纤维素的溶解度。通过研究四种活化方法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的质量、拉伸性能、化学结构的影响,发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钠+超声波对涤纶各方面的的影响较小,可用于活化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然后研究此两种活化方法对棉纤维素结构和溶解性的影响,发现氢氧化钠+超声波活化方法最适合用来活化废旧涤棉混纺织物。  相似文献   

12.
针对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中聚酯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结构紧密缠绕,难以分离而无法加工的问题,采用环境友好的草酸体系选择性水解混纺织物中的棉纤维,从而释放聚酯纤维实现有效分离,并对草酸体系分离工艺进一步优化。研究表明:与无机酸相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草酸可达到与盐酸相当的分离效果且所得聚酯纤维形态更完整,棉纤维水解程度更低,水解产物分布更窄;在草酸浓度为0.07 mol/L、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聚酯/棉混纺织物的分离效果最优;其中棉纤维水解为纤维素材料,得率为91.46%,另有小部分水解为葡萄糖或低聚糖;聚酯纤维回收率高达99.28%,且保留了原有聚酯纤维的性能,可直接生产加工;该反应体系可循环利用多次,实现了废旧聚酯/棉混纺织物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中聚酯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结构紧密缠绕,难以分离而无法加工的问题,采用环境友好的草酸体系选择性水解混纺织物中的棉纤维,从而释放聚酯纤维实现有效分离,并对草酸体系分离工艺进一步优化。研究表明:与无机酸相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草酸可达到与盐酸相当的分离效果且所得聚酯纤维形态更完整,棉纤维水解程度更低,水解产物分布更窄;在草酸浓度为0.07 mol/L、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聚酯/棉混纺织物的分离效果最优;其中棉纤维水解为纤维素材料,得率为91.46%,另有小部分水解为葡萄糖或低聚糖;聚酯纤维回收率高达99.28%,且保留了原有聚酯纤维的性能,可直接生产加工;该反应体系可循环利用多次,实现了废旧聚酯/棉混纺织物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再利用技术的发展是促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根本。本文从纺织品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着手,综述了近年来废旧涤棉类纺织品再利用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后得出:涤棉类织物再利用技术发展较快;物理法从简单的机械利用向物理熔融和溶解多元化方向发展;化学法从传统的造纸或降解向生物质材料应用方向发展;生物酶解技术也得到了关注。另外,涤棉混纺织物从只利用涤纶或棉纤维的单一模式向综合利用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融入到废旧涤棉织物再利用技术上来。目前,一些研究方法虽已初步应用,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再利用情况仍不乐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涤纶/棉混纺织物水浴染色能耗大、水污染严重的技术难题,并拓宽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活性分散黄染料对涤纶/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助剂用量和CO2流速对涤纶/棉混纺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100 ℃,压力为20 MPa,染色时间为80 min,CO2流量为20 g/min,二甲基亚砜质量分数为80%。结果表明:与天然染料相比,利用活性分散黄可以显著提升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深度和色牢度;同时,二甲基亚砜处理与“乙醇助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预处理”法相比,K/S值提升了2倍以上,色牢度达到4~5级,获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方法鉴别纯纺织物及预测混纺织物组分含量工序多、耗时长且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合衰减全反射(ATR)附件测试各纯纺及二组分混纺织物的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图,并从已测的753个样品中筛选出正反经纬组分一致的纯纺及混纺织物样品205个,建立了涤纶/棉、涤纶/羊毛、涤纶/锦纶、蚕丝/棉和涤纶/粘胶等纯纺及混纺织物的ATR-IR谱库。并利用自建谱库的检索功能,对20个未知纤维织物样品进行快速无损鉴别及含量预测。研究表明:对于纯纺织物,识别准确率为100%;对于混纺织物,当误差≤3% 时,通过T检验,其定量预测结果与国标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方便了样品的快速检验与含量预测。  相似文献   

17.
采用2种咪唑氯盐类离子液体溶解回收棉织物,比较棉织物在2种离子液体中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溶解温度对溶解时间和再生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表征不同溶解时间下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回收再利用棉织物,110℃下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溶解质量分数为4%的棉织物再生纤维素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8.5 MPa和6%。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再生纤维素膜结晶度不断降低,热稳定性变差,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