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头痛一证临床多见.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总归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类.外感者以祛邪为法,内伤者以调和脏腑功能为治.在临证中,笔者多以益气养血,祛痰化瘀,搜风通络为法.内伤头痛因其经久不愈多由虚、风、痰所致,证见本虚而标实.  相似文献   

2.
文献调研和临床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为标。治宜治虚、治瘀与治风相结合,创养阴柔肝、化瘀通络法疗效显著,可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辨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析曾普华教授基于"癌毒致虚"理论,治疗胰腺癌的辨治思路及临床用药特色。基于"癌毒致虚"理论及临床经验,曾师认为胰腺癌以"肝郁脾虚、毒瘀互结"为主,常兼夹湿热内蕴、水湿内停、胃失和降、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等证,当以"疏肝健脾、解毒化瘀"为基本治法,配合清热利湿、利水消肿、降逆和胃、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曾师认为胰腺癌早期治疗以疏肝健脾、解毒化瘀为主;中期以扶正培本、解毒化瘀为主;晚期以扶正培本为主,解毒化瘀为辅。基于"癌毒致虚"理论及临床经验,肝脾并治,多脏调燮,特色用药,在临床上已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前列腺增生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春主任医师认为前列腺增生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肾虚是发病之本,血瘀下焦是发病之标,膀胱湿热和肺热气闭是其伴随证型.临证时急则治其标,采用清热化瘀、理气活血法,分别以八正散、沉香散加减论治;缓则治其本,治宜温阳化瘀、养阴散结、益气活血,分别以补中益气汤、济生肾气丸、滋肾通关丸合桂枝茯苓丸治之.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郑新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基本特征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亏虚为本,风、湿、热、毒、虚致瘀为标,是风湿热毒虚致瘀,困遏三焦,导致肺气虚失于通调、肃降,脾气虚失于运化、统摄,肾虚失于开阖,精室扰动、肾络灼伤,诱发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以补肺健脾益肾治本,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瘀总则,分辨致瘀成因(风、热、湿、毒、虚)进行分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妇科常见疾病,李大可教授从"湿毒"角度论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认为本病病机正气虚弱、湿毒蕴结,症候性质为本虚标实,以祛湿解毒为主要治则,兼健脾益肾扶正,临证辅以清热、温阳、化瘀,重用具有解毒功效之药,内外合治,双管齐下,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7.
高尚璞 《新中医》2001,33(10):10-11
唐汉钧教授以辩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主张正本清源以治疗中医外科血瘀证。外伤染毒之蛇头疗,治以解毒化瘀并举;气滞血瘀之乳癖,则理气与散瘀兼顾;乳腺癌术后水肿,多以气虚为本、血瘀湿阻为标,治当补气化瘀;对于肝阳上亢、血随气逆之眼病,则治以潜阳降逆、化瘀导下。  相似文献   

8.
王辉 《北京中医药》2011,30(9):664-665
孙桂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孙教授认为,成人原发性脑瘤是本虚标实的疾病,脾肾亏虚,髓海不足,虚邪贼风,痰湿瘀毒,人颅为瘤,肝阴虚损,阳亢化风,入脑合毒为害.治疗采用补益脾肾、平肝熄风、化痰祛湿、搜风通络、化瘀解毒等法,配合多年临床摸索出的临证经验,辨病辨证相结合,方证对应,巧妙加减,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现基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进行论治本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脾虚,标实主要是指湿热和血瘀等致病因素,本虚标实相互交织,导致本病症状复杂、病程缠绵、久治难愈,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运用健脾益气法、清化湿热法、化瘀通络法等进行治疗,或单法应用、或多法联用,随证治之。通过从本虚标实病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温督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风湿关节炎以风、寒、湿、痰、瘀为标,肝肾两虚为本,病位在筋骨;治宜温阳散寒、通经化瘀、搜剔络邪为法,方选自拟温督通痹方。并附典型病例1则。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亢害承制理论,阐述寒饮生风的理论依据。归纳张仲景诊治寒饮生风的六证及其治疗方法:水道失调型用温肺通阳,行饮熄风;脾失运水型用温脾扶阳,化饮熄风;肾虚水泛型用温肾化气,逐饮熄风;心阳不济型用温通心阳,降饮熄风;肺虚皮水型用温通肺卫,利水熄风;饮停中焦型用温胃健脾,散饮熄风,综合分析其理法方药特点。  相似文献   

12.
<灵枢><素问>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气至"现象是针刺引起气的活动,针刺"气至"可分为"正气至"、"谷气至"、"邪气出"、"正邪相争"等不同反应,针刺"补泻手法"的技巧在于对不同性质气至现象的利用与控制,形成了深浅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方员补泻等.补泻手法的技术关键乃是基于一种观念上"出邪气,补正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党参饮片(薄片、厚片、段、米炒厚片、硫熏厚片)贮藏期间饮片性状及有效成分的变化,为党参饮片的应用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贮藏18个月,考察不同规格党参饮片外观性状;并采用UV、HPLC等方法测定多糖、总皂苷、党参炔苷、挥发油等含量的变化。结果:党参薄片贮藏9个月发生质量改变;厚片及段贮藏12个月无明显变化;米炒及硫熏饮片党参炔苷及挥发油明显降低。结论:党参厚片及段12个月储藏期内,饮片性状及主要成分无明显变化,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黄连高产地植株的生长发育及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对生长发育性状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为黄连高产栽培合理促控提供依据。得到黄连植株生长模型:y株高=3. 030 9+0. 732 6x-0. 009 6x2,y叶片数=111. 882 6-2 234. 881 7/x+15 218. 960 8/x2-31 740. 960 8/x3,y叶面积=-217. 136 1+30. 552 2x-0. 359 0x2,y根茎鲜重=-2. 748 8+0. 210 3x+0. 006 4x2,y根茎分枝数=-1. 246 0+0. 192 6x+0. 000 8x2,y须根鲜重=-4. 973 5+0. 589 4x-0. 002 6x2。结果表明:黄连种苗移栽后的叶片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加,三年生的黄连叶面积达到最大值425. 83 cm2/株,之后叶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五年生黄连叶片数达最大值70. 91片。黄连株高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快速生长-逐渐减低的趋势,植株高度在三年生达到最大值。根茎鲜重、根茎分枝数、须根鲜重随生长发育时间不断增加,整个过程呈S型曲线。一年生黄连根冠比最小,随后逐渐增大,生长中心由茎叶逐渐转移至根茎,三年生黄连的地下部分质量已经超过地上部分,五年生黄连的根冠比值达到最大值1. 91∶1。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这4种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二年生黄连的药根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年生,之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无显著变化。非洲防己碱在三年生黄连中得到最高值后逐渐降低。木兰花碱含量随生长年限逐渐增加,在五年生得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重庆市武隆区野生川续断资源的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在武隆区川续断自然分布区选取9个样地进行连续12个月的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川续断分布于林缘荒地或灌草丛,生长土壤以疏松的黄棕壤或红壤长势较好,岩性土壤或利水条件差则长势不好或容易烂根;株高在6-7月,地上鲜重在7-8月生长曲线均出现一个拐点,可能与开花期消耗大量营养,导致营养生长受到限制有关系;武隆区川续断分布区域最高温度不超过30℃,最低温在0℃左右,降雨量1 241~1 392 mm,其生长环境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川续断主要生长阶段7-10月的根折干率范围情况:巷口区域0. 162 5~0. 239 7,白马山区域0. 154 9~0. 223 6,仙女山区域0. 143 7~0. 203 3,其主要生长阶段内的营养生长与干物质积累同步,且干物质积累速度大于营养生长积累速度;对地上部分各个指标与根鲜重进行相关性分析,指示地上鲜重与根鲜重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地处我国三大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的“川东一鄂西”分布中心,地形复杂多样,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珍稀、古老和孑遗植物,作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重庆地区分布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资源状况、致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对策。是就地保存,迁地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培养科技人员和开展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处我国三大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分布中心,地形复杂多样,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珍稀、古老和孑遗植物,作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重庆地区分布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资源状况、致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对策。是就地保存,迁地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培养科技人员和开展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青蒿琥酯(artesunate, AS),是一种青蒿素的衍生物,作为全新结构抗疟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不易产生耐受等特点,当前全球用于轻微到严重的疟疾感染的基础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显示AS与其活性代谢产物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除抗疟以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吸引研究者对其新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以期老药新用。然而对于AS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的全面了解,将有利于AS的新药理作用的深度开发以及临床应用。因此,该文综述了AS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以及目前临床应用AS经静脉给药、肌肉注射、口服以及直肠给药等不同给药途径后AS和活性代谢物DH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了AS在健康志愿者、疟疾患者、特殊人群(儿童、妇女)等不同人群中的AS和DHA的体内过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同时,也综述了AS和活性代谢物DHA在抗肿瘤、抗炎、抗脓毒症、抗血管生成、抗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新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AS及其代谢产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郁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近年来对郁金本草考证、资源分布、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行气化瘀方联合577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BRVO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31眼)和实验组29例(29眼)。对照组采用单纯577nm黄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行气化瘀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1个月EDTRS字母个数均较治疗前增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化瘀方联合577nm激光治疗BRVO黄斑水肿能明显改善视力和黄斑水肿,且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