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是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农产品加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如何加快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河北省唐山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唐山市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5个方面问题,探索了新时期唐山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及战略重点,并对5大类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做了详细论述,最后提出了唐山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农产品加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阐述了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定位、重要意义、市场潜力以及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郑平 《福建轻纺》2007,(6):30-3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分析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以来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健康的发展势头,2006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6万亿元,2007年突破7万亿元,已经提前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的目标。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 ,从产业政策和技术发展两方面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通过宏观政策调整来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路 ,并且根据我国农业基础和市场需求 ,从原料利用、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以及行业发展的不同层次 ,对近期加工业的研究、发展重点和方向提出了具体、详实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从产业政策和技术发展两方面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宏观政策调整来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路,并且根据我国农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从原料利用,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以及行业发展的不同层次,对近期加工业的研究、发展重点和方向提出了具体、详实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装备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衡 《粮油加工》2010,(12):112-115
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装备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欲抓住这一机遇,满足加工业发展需求,从而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就必须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国外发展趋势和自己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优化固原市农产品的加工发展成为目前固原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固原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固原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酵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阐述了发酵工程的概念;论述了发酵工程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例;展望了发酵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美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酶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阐述了酶工程的概念及其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例;展望了酶工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美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背景研究的兴起,将此技术与农产品的营销相结合,成为不同领域深度融合下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以“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营销策略为基础,运用市场营销等理论,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现状及营销发展情况,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搭建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品牌化组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情况等。论证“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的营销模式,从各角度阐释了营销现状的同时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策略发展途径,从五个方面对如何提升提出了见解。 “互联网+”背景与农产品营销相结合,对于提升农产品物流配送和品牌声誉,加强网络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营销策略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分析中国食用农产品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EMA)信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食用农产品EMA数据库。方法 搜集2012年4月-2021年3月的食用农产品EMA事件,建立我国食用农产品EMA数据库,并对其中的697条EMA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中国食用农产品EMA 信息来源主要为监督抽检和媒体报道;EMA事件发生排名前8的类别为家畜类、蔬菜及其制品、饮料作物产品、粮食及其副产品、家禽类、果品、香辛料、鱼,占所有EMA事件的 80.34%;非法添加是掺假中最常见的手段,在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水产品三大类中都高居榜首,分别占比87%、84%和63%;掺假环节涉及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其中加工环节复杂度更高,掺假相对占比更重。结论 EMA事件的风险防范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建立食用农产品EMA 数据库能够为我国食品和农产品EMA的预防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has many unique features compared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microscopies, such as high magnification with high resolution, minimal sample preparation, acquiring 2D and 3D images at the same time, observing ongoing processes directly, the possibility of manipulating macromolecules, etc. As a nanotechnology tool, AFM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anostructure of materials in many fields. This mini-review focuses mainly on its latest application to characterise the macromolecular nanostructure and surface topograph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irst the fundamentals of AFM are briefly explained. Then the macromolecular nanostructure inform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AFM images is introduced by exploring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in three aspect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ripening and storage, and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surface topography characteris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using AFM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FM could be a powerful nanotechnology tool to acquir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structure and quality vari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could be instructive in improving processing and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AFM is also helpful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a product at nanoscale.  相似文献   

16.
食用农产品包括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是各类食品生产加工的基础。因此,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合格率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在部分地区、部分品种上依然存在。本研究对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抽检信息进行概述,发现农兽药残留和金属元素污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化学源、生物源和物理源风险因子以及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并就源头管理,专业技术提升,推进速测技术实施,加大法制宣传等方面对如何控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提出监管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用农产品作为食品加工的源头,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起关键性的作用。作为食品安全的首要环节,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对乳酸菌生物特性和安全性能研究的深入,利用乳酸菌减少生产中农药和化学肥料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危害从而获得绿色食用农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当前,乳酸菌在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乳酸菌在食用农产品拮抗致病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去除、真菌毒素降解及果树病虫害防控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促进乳酸菌在食用农产品中的应用发展和食用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同时提出了乳酸菌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基于食品安全视角的高端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全球议题,也是农产品营销策略中首要考虑的重点。近年来农产品营销受我国农业滞后的影响,"白菜价"背后从侧面制约我国农业文明建设,也成为制约农产品走向高端的主要因素。全国农产品市场整体销售额上升,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在2016年达到4.7万亿元,累积交易量8.5亿吨。全国范围内,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高端农产品市场在近年间得到了迅捷发展。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2013.9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出口额为755.3亿美元,增长3.5%;进口额为1258.6亿美元,增长12.8%;贸易逆差503.3亿美元,增长30.4%。整体来看,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度远超出口额度,且在高端农产品的研发销售中,面临着极大的难题和挑战。在现有的市场营销运作平台下,实施高端农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端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高端农产品走出国门迎接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降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19.
农药对农产品营养和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对防控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农产品高产贡献巨大,然而其大量使用常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同时还对农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造成影响,如改变农产品营养成分,导致农产品产生异味等变化等,应当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农药对农产品营养物质及风味的影响及机制探究,以期为农产品安全及质量品质保障提供理论参考,为农药科学使用提供合理建议。开展农药对农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改善和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营养水平,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从“量”转变为“质”,即从追求“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希望获得优质的农产品。如何评价农产品是否优质成为新时代农业行业的重要任务。农产品品质评价过程包括品质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评价体系。农产品品质评价指标的确定要根据研究主体的特点,结合消费偏好、文献调研等进行评价。本文结合文献和工作经验就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在品质评价过程中如何应用及注意事项做了详细描述。对完善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3点建议:制修订相关评价标准、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和基于评价模型开发实用软件,对农产品统一标准进行评价。最后针对代谢组学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挖掘方面的应用对农产品品质评价工作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农产品品质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