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经阴道超声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阴道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排尿不畅的女性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膀胱颈形态,测量膀胱颈前后唇厚度,经腹部测量残余尿量.并与无泌尿系统病变的妇科及肛肠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获得满意的膀胱颈图像,膀胱颈梗阻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膀胱颈前唇和(或)后唇增厚,突入膀胱,厚度为4.3~11.4 mm,残余尿量为75~800 ml.患者残余尿量随膀胱颈的增厚而增多.结论 经阴道超声为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为膀胱颈梗阻的阴道超声显像特征,测量膀胱颈前、后唇厚度和上段尿道厚度,同时经腹测残余尿量。结果阴道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膀胱颈及尿道的细微结构,表现为膀胱颈前、后唇增厚呈堤坝样抬高,23例厚度超过8mm,20例尿道上段厚超过12mm,残余尿量45~900mL,21例残余尿量随膀胱颈增厚程度加重而增多。结论阴道超声对女性膀胱颈梗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评估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对39例成年女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评估.结果:39例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14例(38.9%),膀胱过度活动症8例(20.5%),逼尿肌无收缩12例(30.8%),原发膀胱颈口梗阻5例(12.8%).尿动力学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6.7±3.1)kPa,逼尿肌无收缩患者残余尿量(424.4±241.1)ml,膀胱顺应性(196.9±149.0)ml/kPa.耻骨上B超显示逼尿肌无收缩和膀胱颈口梗阻患者膀胱壁增厚9例,会阴部B超和阴道B超显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颈口表现漏斗状12例,尿道增宽7例.结论: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膀胱尿道形态和功能信息,提高了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的疗效.方法 39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病程平均2年5个月.以临床症状、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为主,辅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对膀胱镜检查显示膀胱颈后唇抬高、僵硬、狭窄伴膀胱内存在小梁小室者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结果 该组39例,30例(76.9%)术后排尿症状明显改善,5例(12.8%)在手术后4~24周梗阻症状消失.4例(10.2%)在术后3~4年膀胱颈部梗阻症状复发,再次经尿道膀胱颈部后唇切除治愈,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明显改善,未发生尿失禁和尿瘘等并发症.结论 前列腺汽化电切镜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疗效肯定.建议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并伴有膀胱颈部抬高或狭窄者,应早期施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  相似文献   

5.
经B超监测健康成人膀胱残余尿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健常成人不同性别、年龄段膀胱残余尿量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20~29岁年龄段(男19例、女19例)、30~39岁年龄段(男29例、女33例)、40~49岁年龄段(男22例、女30例)、50~59岁年龄段(男10例、女15例)健康成人计177例.经腹部B超扫查,测量排尿后膀胱的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计算膀胱残余尿量(公式:V=0.5d1·d2·d3).结果 (1)同年龄组男、女膀胱残余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2)女性各年龄组间膀胱残余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3)男20~29岁、男30~39岁与男50~59岁年龄组膀胱残余尿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其余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 同年龄段男女排尿姿势不同、解剖不同不会引起膀胱残余尿量差异,不同年龄段男性膀胱残余尿量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女性膀胱残余尿量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膀胱重量(UEBW)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梗阻组)和非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非梗阻组),同时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的UEBW与年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梗阻组患者的UEBW为(64.8±15.8) g,非梗阻组为(33.3±9.3) g,对照组为(28.0±4.6) g,梗阻组与非梗阻组、对照组间UEBW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UEBW与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0.49,P<0.01),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70,P<0.01),与最大尿流率呈弱负相关(r=-0.28,P<0.05),与年龄无相关性(r=0.009,P=0.938)。使用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UEBW对BOO的诊断准确率为90%(81/9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3%(5/60)、13.3%(4/30)。结论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膀胱重量可作为最简单、最微创的预测膀胱出口梗阻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36例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自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Worlf电切镜系统对36例临床诊断为膀胱颈梗阻的女性患者行膀胱颈电切术.切除部位依排尿困难,残余尿、尿潴留、尿频和膀胱镜下梗阻性质的不同,切除5、7点或6点.结果 本组35例女性膀胱颈部梗阻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8min,平均10min.术后留置导尿管3~5d,不作持续膀胱冲洗.随访6个月,症状消失,残余尿平均(30±11)mL,Qmax(25±8.6)mL/s.本组1例术后3个月仍排尿困难,Qmax5mL/s,残余尿 360mL,尿动力学检查示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行电针及膀胱训练治疗.结论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Xie P  Zhang X  Sheng C  Shen XH  Fu Q  Yang ZY  Qu QH  Hu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81-3283
目的 通过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患者手术前后尿动力学观察,期望发现影响手术疗效的原因.方法 30例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每例患者均进行6次尿动力学检查,即术前、术后l、2、3、6个月、1年.结果 手术治疗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增大、平均尿流率增大、残余尿量减少、最大逼尿肌压降低(P<0.05).无效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收缩压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有效方法,术后仍有排尿梗阻症状患者,虽然手术解决了解剖性梗阻,但此类患者可能合并有功能性梗阻,需进一步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后排尿通畅,残余尿量减少,尿流率增大,症状改善,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TURBn是治疗症状严重的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首选方法,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对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经膀胱镜或尿流动力学证实的女性膀胱颈梗阻的声像图进行分析,观察膀胱颈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总结膀胱颈梗阻程度与患者年龄、膀胱残余尿量及肾积水的关系。结果阴道B超可以清晰显示膀胱颈前唇、后唇形态、厚度、内部回声及膀胱壁改变,其中15例前唇与后唇厚约5-7mm,膀胱壁增厚,内膜粗糙,残余尿量35-65ml,无肾积水;7例前唇后唇厚约7-10mm,膀胱壁增厚,内膜粗糙,残余尿量80-150ml,轻度肾积水;5例前唇后唇厚度约10-12mm,膀胱壁增厚,小梁形成,残余尿量180-210ml,中度肾积水。结论经阴道B超对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较膀胱镜及尿流动力学相比,具有简便、无痛苦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