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R组),缺氧再给氧组;3个HLF给药组,并于缺氧及再给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30、100 mg/L的HLF,观察HLF对细胞上清液中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AST漏出量,MDA含量、SOD活性,NO含量、NOS活性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LF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LF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LF可抑制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AST漏出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A/R细胞OD吸光度值,并能明显抑制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结论:HLF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再给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制备家兔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观察其对缺氧PC12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形态学、存活力及上清液中PAF含量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缺氧造模后,出现急性损伤,形态变异,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表现为自我修复,形态与正常细胞组相似;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能提高细胞存活力,降低凋亡率及降低细胞上清PAF含量(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损伤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缺氧损伤细胞PAF含量释放、保护细胞形态和提高存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 BM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 type 1,SIRT1)是否是其发挥作用的靶点。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体外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按15g/kg的剂量每日灌胃给药补阳还五汤1次,连续灌胃1周后分离得到血清,将细胞分为尼莫地平组、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20%),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测定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r BMECs活力的影响,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活性氧簇(ROS)含量,并采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检测SIRT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糖剥夺再灌注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活性及ROS、MDA的含量升高,SIRT1蛋白、m 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损伤组相比,10%、20%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ROS、MDA的含量,提高SIRT1蛋白、m RNA的表达;尼莫地平组与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差异无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犬鼠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3.5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了黄蜀葵花总黄酮对损伤大鼠血清中CPK及心肌组织中MDA,SOD生成的影响;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采用缺糖缺氧和缺氧再给氧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观察黄蜀葵花总黄酮对LDH形成的影响;并采用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和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药物对与心肌凋亡相关的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并阐述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黄蜀葵花总黄酮可以降低损伤心肌组织的MDA含量。提高SOD的活力,抑制血清中CPK的生成,也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LDH的释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可能与抗氧自由基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金属硫蛋白介导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金属硫蛋白为着眼点,探讨附子多糖对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附子多糖组.缺氧/复氧组给予心肌细胞缺氧3h后复氧6h;附子多糖组分别给予10.0,1.0,0.1 g·L-1的附子多糖预处理心肌细胞24 h后再予缺氧3h后复氧6h.ELISA检测金属硫蛋白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测定心肌细胞内丙二醛( MDA)的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与缺氧/复氧组相比较,附子多糖可以呈剂量依赖形式地增加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减少MDA的生成与LDH的的释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在10.0 g·L-1时作用达到峰值.结论:附子多糖对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其机制与附子多糖促进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对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Nrf2调控水平探讨补阳还五汤载药血清保护缺氧复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分子机制。方法:从14天胎鼠中获取胚胎神经干细胞。取传三代神经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缺氧对照组、缺氧对照血清组(添加10%对照血清)、缺氧载药血清组(添加10%载药血清)三组,三气培养箱予以缺氧培养(氧浓度为5%)0.5 h,再置于常规培养箱培养;实验中设定常规培养箱对照组。于复氧培养30 min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Nrf2mRNA转录状况;于复氧培养45 min时间点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SOD1表达;复氧培养1 h时,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MDA含量及SOD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与缺氧对照组比较,经补阳还五汤载药血清干预实验组中Nrf2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同时观察到SOD1表达增强、SOD活性增高、MDA含量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载药血清在缺氧复氧早期通过有效上调神经干细胞Nrf2mRNA的转录水平,在一定时间内可有效减轻神经干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缺氧/缺糖再给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细胞百分率,同时,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和一氧化氮(NO)的产生量.结果神经细胞缺氧/缺糖5h后再给氧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并显著增加LDH的漏出和NO的产生,并随再给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三七总皂苷能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减少LDH的漏出和NO的过量产生,三七总皂苷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拮抗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降低或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减少NO的过量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赵玲  徐秋萍  李林 《中草药》2003,34(2):144-146
目的:研究聪圣胶囊对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流式细胞仪的方法,观察聪圣胶囊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3h)拟缺血再灌注(0,3,6,18h)损伤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及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聪圣胶囊含血清(2,4,8g/kg)可抑制缺糖-缺氧3h再灌(0,3,6和18h)引起的神经细胞内LDH的释放。降低缺糖-缺氧3h再灌18h导致的凋亡细胞率。结论:聪圣胶囊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益气通络丹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采用PI与ANNEXIN-v双染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益气通络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缺氧24h再给氧4h能导致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凋亡,提取DNA电泳表现为梯形特征(LADDER);益气通络丹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的凋亡比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益气通络丹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细胞凋亡率较缺氧-再给氧组明显下降(P〈0.01),其作用与剂量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当归黄芪超滤膜提取物预处理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不同分子量及剂量当归黄芪超滤膜提取物预处理24h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和氧化损伤模型中,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预处理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加胞内SOD活性,降低培养液中LDH释放量和胞内MDA含量。结论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以及氧化损伤心肌细胞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与防止氧自由基的产生或抑制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中药血清化学及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香青兰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物质基础。方法:测定和比较香青兰提取物及其灌胃给药前后大鼠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的HPLC,寻找香青兰入血成分;体外培养乳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及H9c2细胞,用Na2S2O4或N2为缺氧剂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细胞活力、LDH释放量、T-SOD活力、MDA产量及细胞凋亡为指标,考察香青兰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香青兰提取物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给药时间段所采血清的处理物对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香青兰在血清中出现4个移行成分,其中3个为原型成分,1个可能为代谢产物;与模型组或空白血清组相比,香青兰提取物、含药血清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血清处理物显著降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LDH释放量和MDA产量(P<0.05,P<0.01),显著升高T-SOD及细胞活力(P<0.05,P<0.01),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香青兰提取物4个入血成分可能为香青兰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各儿茶素单体(50,20,8μg·mL-1)后,各组缺氧再给氧前后细胞形态学和搏动频率变化;以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心肌细胞膜ATP酶;分别给予蛋白激酶(PKC)阻断剂十字孢碱staurosporine(stau,10nmol·L-1)和Gi/o蛋白失活剂pertussis toxin(PTX,200μg·mL-1),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GCG,EGCG均能够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增加SOD和ATP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LDH的释放,降低培养液中MDA的含量,给予PKC阻断剂和Gi/o蛋白失活剂后,与单纯GCG组、EGCG组比较,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存活率降低,同时LDH,MDA释放量增加,SOD活性下降。结论:GCG和EGCG具有抗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Ca2+超载以及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和G蛋白的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 /缺糖再给氧为模型 ,观察三七总皂苷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细胞百分率 ,同时 ,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 (LDH)的释放。结果 :神经细胞缺氧 /缺糖 5h后再给氧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并显著增加细胞内Ca2+浓度和LDH的释放 ,并随再给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三七总皂苷能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 ,降低细胞内Ca2+浓度 ,减少LDH的释放 ,三七总皂苷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ECV)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复氧造成ECV损伤,同时加入不同剂量BHD,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结果ECV304缺氧-复氧后,与空白组比较,LDH、MDA及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NO含量显著下降(P<0.05).当加入低、中、高剂量的BHD或尼莫地平阳性对照药后,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LDH、MDA及ET-1含量下降(P<0.01或P<0.05),而NO含量升高(P<0.01).结论BHD能抑制缺氧-复氧对ECV的损伤,对缺氧-复氧环境下的ECV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Ca2+超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Ca2+超载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胞浆[Ca2+]i,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法观察高K+及Thapsigargin诱导的细胞内Ca2+变化。结果:正常心肌细胞[Ca2+]i值较低,缺氧复氧后显著增高,高K+及Thapsigargin可诱导细胞内Ca2+的快速增多,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能降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Ca2+升高,并能抑制高K+及Thapsigargin所致的细胞内Ca2+荧光升高。结论:缺氧复氧损伤、高K+及Thapsigargin均可导致心肌细胞Ca2+增高,双参通冠方药物血清可抗心肌细胞Ca2+超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和促进内Ca2+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在缺氧和复氧阶段将细胞培养液换成含药培养液以进行药物干预,研究丹皮酚和芍药苷的作用时,各设100、75、50和25mg/L4个剂量组,研究二者配伍作用时设芍药苷40mg/L和20mg/L组、丹皮酚40mg/L和20mg/L组、以及芍药苷20mg/L+丹皮酚20mg/L5个剂量组,模型组只造模不进行药物干预,而正常对照组则不造模。分别测定缺氧2.5~5h后及复氧2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漏出量,计算缺氧/复氧过程中各指标总漏出量及漏出抑制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缺氧2.5h后MDA漏出量增加,缺氧3、5h后、复氧2h后CK、LDH和MDA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增加,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剂量组及芍药苷高、中剂量组缺氧后LDH、MDA漏出量及复氧2h后各指标漏出量、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P<0.05),各指标漏出抑制率均升高(P<0.01,P<0.05);而丹皮酚低、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CK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减少(P<0.01,P<0.05),CK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芍药苷极低剂量组仅复氧2h后LDH漏出量及漏出总量均减少(P<0.01),LDH漏出抑制率升高(P<0.01)。配伍组各指标与丹皮酚、芍药苷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皮酚、芍药苷及二者配伍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二者配伍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单味药物作用强度相当,未见显著配伍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气逐瘀方(参元丹)对缺氧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及miR-24/Bim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Lipofectamine2000转染miR-24 mimic/inhibitor至心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参元丹组、参元丹+miR-24 mimic组、参元丹+miR-24 inhibitor组,治疗组予参元丹含药血清干预。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LDH、CPK活性,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qRT-PCR检测心肌细胞miR-24、Bim mRNA表达。结果与低氧组相比,参元丹组、参元丹+miR-24 mimic组、参元丹+miR-24 inhibitor组均能显著降低细胞培养基上清液LDH、CPK活性(P<0.05),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P<0.05),升高心肌细胞miR-24 mRNA表达(P<0.05),降低Bim mRNA表达(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参元丹+miR-24 mimic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益气逐瘀方参元丹能够减轻缺氧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miR-24表达,同时抑制其靶基因Bim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氧自由基损伤角度探讨心宁复方有效部位群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复制SD大鼠乳鼠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合贝爽注射液组,心宁复方大、中、小剂量组共6个组。各给药组在缺氧期及复氧期分别给药,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细胞SOD活性、MDA含量。结果:心宁复方能明显提高受损心肌细胞的活力,降低LDH活性表达,增强SOD活性,减少MDA的含量。结论:抑制心肌细胞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心宁复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山柰酚和槲皮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大鼠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作用安全范围;考察药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LDH漏出的改变;复制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模型,观察药物对细胞活力及上清液中LDH含量的影响。结果:山柰酚和槲皮素125μg/ml以下对心肌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山柰酚或槲皮素100、50、25、12.5μg/ml均可以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的LDH漏出率(P<0.01或P<0.05),其中山柰酚100、50、25μg/ml浓度,槲皮素以50、25、12.5μg/ml浓度作用较佳。山柰酚、槲皮素对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并可显著降低过氧化氢损伤所致的LDH释放。结论:山柰酚和槲皮素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能力,与其抗氧化的药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