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录调节因子Ets-1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方法:取结直肠癌(男22例,女18例;腺癌29例,黏液腺癌11例;高分化15例,中低分化25例;浸润深度:深层28例,浅层12例;淋巴结转移:有16例,无24例)及其相应正常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ts-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t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Et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Ets-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各50例中Livin、EG‐FR、VEGF的表达,并分析Livin表达与EGFR、VEGF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 P <0.01);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有关,而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结直肠癌组织中 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 P <0.01);EGFR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中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 P <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的Duke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与 EGFR ,VEGF蛋白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EGFR蛋白阳性表达与VEGF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L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过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推测Livin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EGFR、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推测EGFR、VEGF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50例正常黏膜组织及2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以及CD105 标记的MVD.结果 c-me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χ2=31.929,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正常黏膜组织(H=92.435,P<0.01).结直肠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和MVD与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χ2=4.000~9.018,t=2.605~4.024,P<0.05、0.01),c-met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c-met 阴性者(t=2.752,P<0.01).结论 c-met在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met的表达及MVD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和Caspase-3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结直肠癌、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各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Livin、PTEN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结直肠癌、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0%、56.00%、18.00%,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有关,而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在结直肠癌、腺瘤及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76.00%、98.00%, Caspase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00%、84.00%、92.00%,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TEN、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Duke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与PTEN及Caspase-3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Livin、凋亡因子Caspase-3及抑癌基因PTEN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在结直肠癌中PTEN蛋白活性被抑制加速了Livin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Livin 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SC2基因的表达产物tuberin在结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tuberin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tub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tub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0例结直肠癌中tuberin mRNA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但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uberin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b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性别、组织学分级相关。结论tuberin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抑癌基因WWOX 和FHI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75例结直肠癌和30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WWOX和FHIT、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WWOX和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5),且这种表达状态与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而与部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WWOX和FHIT蛋白表达之间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能与常见脆性位点对DNA损伤的易感性相一致有关.结论:WWOX和FHIT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并可能联合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章辉  陶芳芳  曹学全  杨朝晖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733-734,810,84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NGX6和p21WAF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NGX6、p21WAF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GX6及p21WAF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正常肠黏膜组织(均<0.05);NGX6和p21WAF1蛋白表达均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两者之间阳性表达呈正相关(=0.340,<0.05)。结论 NGX6、p21WAF1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对于评价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和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s、FasL(Fas 配体)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双重标记法.对50例结直肠腺癌、44例大肠腺瘤、9例正常结肠组织及24例结直肠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癌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对50例结肠癌再用TUNEL法,检测不同FasL表达区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Fas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是:结直肠腺癌中表达最低,其次是结肠腺瘤,表达水平最高的是正常结肠组织.FasL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Fas正好相反,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其次是结肠腺瘤,正常结肠组织中几乎不表达FasL.②Fas、FasL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在同一结直肠腺癌组织切片中,FasL表达不均匀:FasL表达阳性区(n=45)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率(5.013%))比FasL阴性区(n=5)(2.815%)高(P<0.05).④在24例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FasL均强阳性表达.结论:Fas/FasL系统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NE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E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8例结直肠癌中NET-1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NET-1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肠癌组织分化有关,低分化组中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C期组中表达显著高于DukesA期组.同时与肿瘤组织内坏死及癌间质中炎症反应有关(P均<0.05)。结论:NET-1基因蛋白是肿瘤相关蛋白,其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S100A4和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100A4和nm23H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A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 =0.021);nm23H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04)。S100A4和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远处转移、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100A4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nm23H1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A4和nm23H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402,P =0.002)。结论 nm23H1和S100A4是评价结直肠癌恶性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有价值指标;通过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浸润、转移情况及预后,指导临床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