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桂连 《医学文选》2002,21(4):495-495
脑血管病仍然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脑血管疾病约 1 30~ 1 5 0万人 ,其中约 70 %~ 80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1]。我院 1 995~ 2 0 0 0年对 5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维脑路通和降纤酶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5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为本院内科住院病例 ,均经头颅 CT检查或脑血流图检查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按 1 99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 [2 ]。1 .2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 ,男性 34例 ,女性 1 6例…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症,分缺血性卒中(中风)和出血性卒中(中风)。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脑血管病居3大死因之首[1]。脑卒中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对脑卒中的治疗,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早期综合治疗对疾病转归非常重要。在我国能到专…  相似文献   

3.
尹红宇 《医学文选》2000,19(1):60-60
急性脑血管病居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1 ]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卒中病例的 6 0 %~ 70 % [2 ] ,且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 ,致残率和病死率高 ,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我科近两年用脑复素及脉络宁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并经头部 CT诊断为脑梗塞 ,随机分成治疗组 36例和对照组 30例。治疗组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6 .5岁 ;单灶性脑梗塞 2 5例 ,多灶性脑梗塞 5例 ,腔隙性…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致残率十分高 ,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后 ,将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麻木、语言障碍、共济运动障碍、痴呆等后遗症。怎样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我们 1994年 8月至1998年 8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复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以期较好地改善脑的代谢和脑功能 ,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1 资料和方法1 1 诊断依据 :按 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三次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要点》进行诊断 ,…  相似文献   

5.
韦盛强 《吉林医学》2013,34(23):4785-4786
<正>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全部脑卒中不足1%[1],文献报道每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2/200万~7/200万[2]。脑静脉窦闭塞死亡率较高,因此,快速和早期诊断十分关键,及时和恰当的治疗能够逆转疾病的进程,显著降低急性并发症和长期后遗症的发生。由于脑静脉窦血栓的可能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诊断在该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影像学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循环障碍和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每年新发脑卒中者近200万人。每年因此死亡150万人,患病率约达1.788%,是中国人口第2位死因,城市居民死因第1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波 《齐鲁医学杂志》2001,16(4):344-34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老年性疾病之一。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使病人及早康复 ,重新回归社会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1998~ 2 0 0 0年 ,我们对2 3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开展了早期康复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病人 4 6例 ,男 2 5例 ,女 2 1例 ;年龄 3 5~ 74岁 ,平均 ( 5 7.7± 9.8)岁。所有病人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证实[1] 。按随机原则分为早期康复组 2 3例 ,男 12例 ,女 …  相似文献   

8.
杨小芳  聂本刚 《四川医学》2003,24(4):384-384
我院神经内科从 1998年到 2 0 0 2年对住院确诊病人 ,在早期药物治疗基础上 ,应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CVFT - 0 10M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我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 (FN)治疗[1 ]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近 4年来收住的缺血性脑血管病178例 ,诊断符合 1996年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讨论制定的诊断标准[2 ] ,均经CT和 /或MRI证实 ,其中男 10 6例 ,女 72例 ,分为电刺激 (治疗组 )与非电刺激 (对照组 )两组 ,其年龄平均为 5 7 32± 8.34岁及 6 4 .30± 11.2 6…  相似文献   

9.
李凤芹  李莉 《中原医刊》2003,30(3):17-17
世界各地脑血管专家从临床和动物实验方面都提出 :缺血性脑血管病 ,应进行早期溶栓治疗 ,可增加疗效和减少致残率。脑动脉、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来源的栓子栓塞 ,都可引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致残率为目的 ,以早诊断、早治疗为手段 ,从中探索最佳给药时间和尿激酶的使用剂量。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患者系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我院住院患者。溶栓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年龄 5 8 5岁 ;对照组 30例 ,男 19例…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且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该病仍有上升趋势。因此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成为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近年来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已有报道 ,且取得较好疗效 ,我院 2 0 0 0年 2月—2 0 0 2年 1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 2 5例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1] ;发病在 2 4~ 4 8h之内 ;血凝系列、血小板计数 ,出凝血时间正常 ;无肝肾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为降低这“三高” ,除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外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也是非常必要的[1] ,现将对 4 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 8例脑卒中患者均为 2 0 0 0年 3月—2 0 0 2年 2月的住院患者 ,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 ] ,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 (A组 ) 2 4例、常规治疗组 (B组 ) 2 4例。…  相似文献   

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并以下肢为多见。下肢DVT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且易误诊、漏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下肢DVT的诊断提供依据。积极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是治疗下肢DVT安全、简便的方法。现将我院近年低分子肝素加红花注射液治疗 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DVT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为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病人 ,男 2 1例 ,女 15例 ;发病年龄 38~ 81岁 ,平均5 8 3岁。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DVT在缺血性脑卒中后 1周内发…  相似文献   

13.
<正>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属中医学"卒中"范畴。该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的特点[1],研究[2]表明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70%为缺血性脑卒中,居脑血管病之首。中医药治疗卒中历史悠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血管急性闭塞引起的一种致残率、病死率很高的临床急症。发病后使闭塞的脑动脉早期再通是最合理的治疗措施。缺血性半暗区理论是溶栓治疗的理论根据。应用尿激酶脑动脉局部溶栓治疗文献较少。我们对 36例超急性期 (<6h)缺血性脑卒中采用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发病<6h ,肌力 0~ 3级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尿激酶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本组共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年龄 30~74岁 ,平均 5 9.3岁。肌力 0级 2 9例 ,…  相似文献   

15.
王少石  杨建道  沈树红  陈真理  陈静芳 《上海医学》2000,23(11):646-646,655
80年代初国际上将蛇毒制剂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1] ,并且证实了它的安全性及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有效性 ,并列入急性脑卒中的治疗范围中[2 ] 。近 2 0年来在我国临床也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并且认为蛇毒制剂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 ,4 ] 。为了判断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客观价值 ,自 1997年~ 1999年我们对 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观察。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患者取自同期急诊留观及住院患者。入选 79例 ,其中男性 41例 ,女性 38例 ,年龄 45~ 80岁 ,平均年龄 70岁 ,死亡 5例。无 1例…  相似文献   

16.
1 对象和方法 2002-01/2005-05收治的10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例,同期随机抽取108例未发生MODS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 MODS诊断以王士雯等[2]提出的诊断标准为主,并参考张世范等[3]拟订的. 按Pullicino法计算梗死灶体积,<5 cm3为轻度;5~10 cm3为中度;>10 cm3为重度.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F)标准分型:0~15分为轻型;16~30 分为中型;31~45 分为重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MODS后脑外器官功能不全/障碍的出现次序为:肺、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胃肠、肝脏、肾脏等.  相似文献   

17.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内有关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短期治疗疗效的文献表明[1 ,2 ] ,其有降血脂、降纤维蛋白、减少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粘度、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故其可以防治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随访 1年以上的患者 ,用ADL[3 ] 评估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 2 0 0例 ,均经脑CT和 (或 )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 ,符合 1 995年中华医学会第 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与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脑卒中是继心脏病与肿瘤之后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2]。15%~30%的卒中患者存在永久性残疾[3]。脑卒中亦是多国医疗费用支出最多的疾病[4]。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对其进行迅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脑卒  相似文献   

19.
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150万~200万,其中约70%是缺血性脑卒中。Meisel等[1]发现,脑卒中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近年来T细胞亚群与急性脑梗死的联系备受重视,急性脑梗死可引起T细胞的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来自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20.
脑电图在脑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富英 《广西医学》1998,20(2):235-237
脑血管病(CVD)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的第1~3位。据流行病学资料推算,脑卒中世界发病率约为200/10万/年,死亡率约在100/10万/年左右。CVD患者约占日常神经科住院人数的三分之二,而其中70%属缺血性卒中。CVD的早期诊断是及时正确治疗、改善预后、减少病残及死亡的关键。影像诊断技术是形态显示,对未形成确切病灶前的脑功能检测,只能进行间接分析,而现代化的脑电生理检测技术及新型仪器则是目前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将脑电图(EEG)在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