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低渗透气藏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导致其气水渗流特征较为复杂,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渗流规律不再适用于低渗透气藏。大量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证实低渗透气藏中存在渗流的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流体渗流不仅需要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同时气体渗流还要受制于应力敏感效应影响。由于水平井是开发低渗透气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研究大多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渗流理论,通常忽略了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作用。针对低渗透气藏渗流特征,引入变换方法建立了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模型,模型考虑了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并以某低渗透气藏为例,研究了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对水平气井产量影响分别呈线性下降关系和幂函数下降关系;2)压力敏感效应比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气井产量影响更为强烈;3)启动压力梯度达到0.00025 MPa/m,水平气井产量将降低77%;当介质变形系数达到0.15 MPa-1,水平气井将停产;4)建议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新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渗透气藏由于储层的特殊性,常出现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高速非达西效应等现象。因此,在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分析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通过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得到同时考虑高速非达西效应、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非达西效应、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将使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量减小;在同一井底压力下,随着应力敏感系数、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加,水平井产量降低。该公式对应力敏感性较强的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达西渗流效应对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井作为提高低渗透气藏单井产能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文献调研表明,低渗透气藏受其储层物性的影响,普遍存在复杂的非线性渗流效应,如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及应力敏感效应;目前已有的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中均没有考虑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究竟这些效应是如何影响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的还缺乏相应的评价手段。为此,针对低渗透气藏的渗流特征,引入新的拟压力函数,建立综合考虑气体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效应共同影响下的水平气井产能模型,并以某低渗透气藏为例,分析了这些效应分别对水平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应力敏感对水平气井产量影响较大,但是气体滑脱效应与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气井产能的影响也不能忽略;应力敏感会使水平气井产量大幅下降,最大可下降12%;气体滑脱效应会使水平气井产量上升,增加幅度在1.96%左右;启动压力梯度会使水平气井产量下降,下降幅度约1.43%。所建立的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为深入认识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变化特征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4.
修正的低渗透气藏产能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的存在,使得气体的渗流不符合经典的达西定律。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和滑脱效应的综合影响基础上,对气体的流速方程进行了修正,并结合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得到修正的低渗透气井产能方程。应用修正产能公式对某气田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得到如下结论:应力敏感的存在将使气井的产能大幅度下降,最大可下降14%;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将使气井的产能下降,不过下降幅度较小;由于气体黏度远小于油,故低渗透气井中应力敏感对产能的影响比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要大;黏度越大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的影响越大。建议低渗透气藏开发中必须充分考虑应力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除启动压力梯度外致密气藏还存在应力敏感,在实验确定应力敏感参数的基础上,引入虚拟裂缝概念,利用保角变换方法,考虑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气藏水平井产能方程,同时分析了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长度等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方程与试采产能的误差小于7%,验证了产能方程的可靠性;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均使产能降低,其中应力敏感占主要作用;应力敏感在低井底流压时对产能影响严重,启动压力梯度在高井底流压时对产能影响较大;水平井长度是影响产能的主控因素。该研究丰富了致密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并为水平井长度和生产压差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气藏的渗流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导致其渗流机理比常规气藏更加复杂。其次,在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酸化、压裂或气藏本身的特点,会使得气藏近井区和远井区的岩石及流体性质存在差异,形成复合气藏。因此,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复合气藏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模型,使用Laplace变换、正交变换等方法获得了该模型的无量纲解析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水平段长度、内外区流度比和内区半径对复合气藏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复合气藏水平井的压力动态曲线可划分为纯井储阶段、井储后的过渡阶段、早期垂向径向流阶段、中期线性流阶段、内区拟径向流阶段、内外区拟径向流过渡阶段和外区拟径向流阶段。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压力动态曲线后期上翘幅度越大;水平段长度越大,压力动态曲线位置越低;内外区流度比越大,压力动态曲线位置越高;内区半径越大,内区拟径向流阶段持续时间越长。研究结果丰富了低渗透复合气藏不稳定渗流的相关理论,为更好地认识气藏渗流规律和气藏的科学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启动压力梯度影响下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气藏中的流动区域分为达西流动区域和非达西流动区域2部分,气藏水平井湍流只发生在水平井附近短半轴小于10个井半径的旋转椭球体内,而达西流动存在于此椭球体外。借助前期水平井研究成果,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气藏中气井产能的影响,推导出低渗透气藏水平井新型产能模型。新模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对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修正公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水平井稳定渗流理论,将水平井的渗流场分解为水平面和垂直面2个渗流场,然后分别通过茹科夫斯基变换和保角变换,利用水电相似原理的等值渗流阻力法,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偏心距的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以某低渗气藏为例,分析以上3个因素对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敏感的存在使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  相似文献   

9.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在石油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平井因其特有的增产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开发低渗透气藏。水平井的成本投入较高,准确预测其产能可为水平井的钻井和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低渗气藏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大多忽略了低渗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效应,使预测产能与投产后的实际产能相差很大。在Joshi水平井渗流理论基础上,以上下边界封闭的低渗透气田为例,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气藏水平井的产能计算公式,引入无因次参数s表征启动压力梯度引起的产能损失程度。矿场资料验证了产能公式的计算精度,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加,其损失的气量呈线性增加。这为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气藏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开发已广泛应用在低渗透油藏中,若井底流压小于饱和压力时,预测水平井产能应考虑油气两相渗流的影响。基于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的运动方程,运用保角变换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低渗透油藏油气两相下水平井产能预测新公式,并开展了影响水平井产能敏感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产能影响呈线性关系,在相同水平段下,启动压力梯度增大,水平井产量减少,在不同水平段下,水平段长度越小,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影响越大;应力敏感系数增大,水平井产量下降,当应力敏感系数小于0.06 MPa–1时,应力敏感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气藏压裂前自然产能很低或基本无产能,压裂是低渗透气藏增产和保持经济开采的重要措施。传统的二项式产能方程只能描述高速非达西渗流,对于这种低渗压裂井,地层的低渗透性和裂缝的高导流能力使得其渗流规律已经和压裂前大不一样,二项式产能方程已无法描述气井的生产状况,必须建立新的产能方程。文章从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低渗透气藏压裂井三项式产能方程。该模型全面考虑低渗透气藏压裂井的低速非达西渗流和高速非达西渗流的影响,得出了低渗透气藏压裂井渗流阻力由三部分组成,即启动压力阻力、粘滞阻力、惯性阻力,三者同时存在使得渗流阻力加大,并提出了低渗压裂井产能预测方法,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渗流阻力系数和合理产量等重要参数,为科学合理开发低渗透气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正确认识低渗透储集层渗流规律,针对目前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低渗透油藏流体非线性渗流模型,从模型建立所采用的假设条件、推导过程及使用实验数据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厘清低渗透油藏开发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该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3方面问题:一是假设条件本身不能被科学所证实,所得结果不能被测量;二是公式推导过程中基本方程及导出过程均存在错误,导致其最终表达式错误;三是低渗透储集层岩石渗流实验中得到的压力梯度实验数值过高,不具有合理性。首次指出,不是所有低渗致密储集层流体渗流都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当储集层压力系数低于1,渗流才需要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储集层已建立了较高的驱动压力体系,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产能预测和试井都不应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揭示低渗透储集层流体渗流规律、创建中国低渗透油田开发理论,需要发展数字岩心技术、创新现代油层物理实验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窦宏恩 《石油学报》2013,34(2):412-416
低渗透储层是否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已经成为低渗透油田开发以及低渗透油藏开发理论中的热点问题,在学术界存在着诸多争论。其中将同一渗流问题放在稳定和不稳定两种不同渗流条件下进行讨论的研究,就令不少研究者费解。而利用探边公式计算流体波及到边界的距离,并将表皮效应错误地与启动压力梯度相联系,从而提出在低、特低渗透储层渗流中不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新的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预测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渗透气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的特点,因而往往具有较高的启动压力梯度。目前,在进行低渗透气井产能预测时,多采用常规气藏的产能预测公式,启动压力梯度被忽略,导致预测结果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大量文献的调研,确认低渗透气藏中启动压力梯度确实存在,并且已逐渐成为产能预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文章基于对低渗透气藏渗流机理的分析和研究,利用Forchheimer由实验提出的描述气体渗流的压降二次方程,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推导出了适合低渗透气藏的气井产能预测公式,并对其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认为低渗透气藏产能预测中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得到了进行产能预测时一些必要参数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砂岩气藏气体渗流机理实验研究现状及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低渗透气藏的渗流机理,有利于制订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低渗透砂岩气藏气体的渗流机理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气体的滑脱效应、启动压力梯度、高速非达西流效应和含水饱和度影响等4个方面。为此,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低渗透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的研究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大量低渗透砂岩气体渗流机理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认识:①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低渗透气藏的废弃压力很高,故没有必要考虑滑脱效应的影响;②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呈反比;③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发生高速非达西流效应具有临界渗透率值;④含水饱和度对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特征影响很大。上述认识对于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启动压力梯度的含义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渗透介质中存在低速非Darcy渗流现象,启动压力梯度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述低速非Darcy渗流,有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运动方程是经典Darcy定律的补充和发展,是低渗透储层有效开发的理论基础。分析表明,在经典渗流理论范畴内,启动压力梯度决定于流体的性质、介质的表面作用和孔隙结构,渗流方式的改变不能影响启动压力梯度的性质;采用启动流量的方法,不能科学地表述低速非Darcy渗流现象。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加剧了压力降落程度,使得“压降漏斗”变小、变尖;在启动压力梯度存在的情形下,压力分布曲线与原始地层压力的水平线相交,其交角随着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加,存在压力扰动外边缘。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富华 《天然气工业》2006,26(10):89-91
分析了低渗致密气藏的损害机理与保护措施,认为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在钻井过程中的损害因素主要是水敏损害和水锁损害,其次为固相颗粒堵塞损害。为此,针对试验区块提出了“合理的屏蔽暂堵-强抑制-防水锁” 保护气层技术思路,进行了水锁损害机理与预防方法研究;以自行研制的气层专用保护剂为主剂,研制出了保护气层的钻井完井液配方,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实验表明,岩样被水侵之后,渗透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低渗透岩样,在钻井过程中,尽量避免滤液侵入储层;研制的保护气层钻井完井液配方抑制性强(页岩回收率为97.8%),岩样气体渗透率恢复率高(大于80%),能有效减小钻井液对气层的水敏和水锁损害。现场试验表明,该钻井完井液体系抑制能力强,气层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我国发现的气藏大都是低渗透气藏,这类气藏的渗流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渗流规律,如果按常规气藏的产能评价方法对产能测试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得出错误的结果。为此,从渗流基本定律出发,根据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点,推导出了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方程的新形式,该新的产能方程有别于传统的二项式方程,是一个三项式渗流方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低渗透气井中用常数的二项式或指数式方程来整理气井产能测试资料将导致错误解释结果的原因。根据新方程的特点,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整理,并将该理论用于西部某气田气井产能的评价,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低渗油藏注气发展潜力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低渗透储量大,动用难度大,动用程度低,注气对这类油藏有独到优势,尤其是目前全世界对环保越来越重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共识,CO2驱开发油藏已越来越多,注气已逐渐形成一种主流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本文分析了国外现执行的低渗透油藏注气项目情况,总结了其渗透率及流体粘度、密度和油藏深度等特点,说明了国外注气的主要对象是低渗透油藏;分析了我国低渗透油藏特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的实施情况,分析讨论了低渗透油藏注气过程中应当考虑的技术问题,根据我国部分油田的实施与研究情况说明了注气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巨大潜力,对指导我国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Analytical Production Modeling for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Gas Reservoi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lete analytical method to efficiently generate gas production profiles from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Equations for production rates are first developed incorporating fracture parameters in the diffusivity-based drawdown solutions for transient as well as pseudo steady-state flow conditions. Som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modeling the key propped-fracture parameter—dimensionless fracture conductivity—are detailed for realistic production prediction. A time-step algorithm is then discussed to apply the rate equations to generate production profiles over a period of time. Analytical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to update declining reservoir pressure and resulting rock and gas properties in every time-step as functions of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s. Finally, a simple new equation is developed through a series of parametric applications of the two rate equations, to determine the time to switch from the transient rate equation to the pseudo steady-state equation, particularly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To establish confidence in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model,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a numerical reservoir simulator. Thus, the model is a high potential for efficient repetitive computation in early-stag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e treatments for gas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