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微机继电保护的出现是当今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一块里程碑。线路微机保护第一代产品以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研制的01型微机保护为代表,已在全国许多大电网中取得了相当多的运行经验,其正确动作率高于同期220kV及以上线路其它保护的正确动作率。目前,在01型保护的基础上又重新设计了改进的第二代11型、15型微机保护装置。自1990年5月投运以来,在国内各大电网中也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我省电力系统从110kV系统开始少量使用微机保护到1993年年底省局召开的220kV保护选型会,  相似文献   

2.
1 概述 WXB-11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是继WXB-01型保护之后推出的又一微机型线路保护,该型保护已在河北南网少量投入运行,并且在新的电厂和变电站(如西柏坡电厂及其配套工程)线路保护设计选型中大量选用。WXB-11保护同WXB-01型保护相比,在硬件结构上有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昌  王怀智 《宁夏电力》2002,(C00):61-65
对集成电路型发电机伯磁保护与微机型发电机失磁保护进行了比较,分析了WFBZ-01型微机型发电机失磁保护的特性并阐述了其调试要点,得出了微机型发电机失磁保护优于集成电路型发电机失磁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集成电路型发电机失磁保护与微机型发电机失磁保护进行了比较,分析了WFBZ-01型微机型发电机失磁保护的特性并阐述了其调试要点,得出了微机型发电机失磁保护优于集成电路型发电机失磁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结合牡丹江第二发电厂近期220kV牡古线两次接地故障保护动作情况,针对LFP-902B和WXB-11型两种微机保护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LFP-902B型微机保护在动作速度上和性能上都明显优于WXB-11型微机保护,今后应推广LFP-902B型微机保护来替代WXB-11型微机保护。  相似文献   

6.
李家常 《贵州电力技术》2006,9(12):30-31,66
介绍WFBZ-01型微机发变组保护失磁保护的构成与整定计算。  相似文献   

7.
引言目前,线路微机保护.特别是11型多CPU的微机保护在我省已广泛应用。但是应用于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的11A型微机保护却并不多见,且WXB-11A型保护只是在硬件上和11型保护稍有不同,软件仍采用同一软件。设计人员在对11A型微机保护的外围设计上还存在不完善之处。1哈三B厂线路保护配置概况哈尔滨三电厂B厂工程一次主接线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共4串5条出线,以pp3发变组串为例.如图1所示。每条线路配置权套WXB一11A型微机保护,高频保护配备为YBX一1远方保护信号传输装置,以配合CPUI实现闭锁式距离及零序保护。与线路相连的两个…  相似文献   

8.
东北电网自1986年将全国第一套 WXB-01型微机保护(简称01型)装置投入运行至1991年10月止,在其220~500kV 线路上共投入运行69套01型保护。运行实践和统计分析表明:微机保护不仅可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达80%以  相似文献   

9.
由电力部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生产的CSL-101A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是在总结目前国内运行的WXB-11(11C)微机保护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其保护配置和原理与WXB,11基本相似,但不含重合问(重合闸与断路器失灵启动装置分别构成独立的箱体)。本文主要介绍CSL-101A型和LFP-901型双微机线路保护的调度运行。l命名CSL-10lA型和LFP-90lA型微机线路保护各占一块屏,两套保护分别简称为“101A”保护和“901A”保护,对应的保护屏也分别称为“101”屏和“901”屏。101屏上还装有与10lA保护相配合的收…  相似文献   

10.
张弛 《广东电力》2005,18(2):40-43
尽管11型微机保护在电压输入回路健全的情况下,依靠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就能实现保护的所有功能,但是外部零序电压接入回路的缺陷仍然会造成保护动作不正确,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此,对11型微机保护因外部零序电压接入回路缺陷造成拒动的故障实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各种故障模拟试验,阐述了11型微机保护外部零序电压接入回路在各种情况下的运行原理。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均表明,接入外部零序电压仍然是11型微机保护在电压互感器异常的情况下正确切除故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丰军  汪强 《黑龙江电力》2005,27(5):347-350
论述了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断路器配置失灵保护的作用,提出了目前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断路器失灵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国电调[2002]138号文件反措要求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断路器失灵保护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了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动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优化设置继电保护定值,可以优化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协调性,减小继电器动作时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文中针对配电网中保护的协调配合问题,将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转化为一种含有多个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OS算法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协调优化方案。在IEEE 3节点系统和IEEE 8节点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SOS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精度,能够克服解陷入局部最优,基于改进的SOS算法的保护优化协调方案能够提高保护的速动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ABB的电动机智能管理系统--M101/M102电动机管理中心的工作原理、保护及通信功能.M101/M102电动机管理中心利用电流、电压互感器采样被控电动机回路的电流、电压信号,经微处理器处理和判断,确定电动机的起动或停止,可通过Modbus或Profibus现场总线实现对电动机智能化监测、控制及保护.该电动机管理中心已经通过CCC、CE和防爆认证,可提供一体化的智能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继电保护配置与汽轮发电机组基本一致;但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燃气轮机组的特性、联合循环机组轴系配置方式以及燃气轮发电机组起动过程中作为降压/低频同步电动机运行的特点和静态变频起动装置电力电子线路的影响,并应考虑保护装置低频特性和软件算法的适应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水轮发电机组过速保护的可靠性,在岩滩水电厂原有过速保护装置基础上,通过增加1套转速测控装置和改变过速保护装置的逻辑输出的方法,对过速保护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三取二"的逻辑输出方式。实践证明,新的机组过速保护装置满足了现代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对过速保护装置的要求,可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七台河电厂采用的伊林公司生产的DRS数字继电器系统,不仅克服了由分立元件和晶体管元件构成的保护反映速度慢、维护量大的主要缺陷,而且具有完备的人机对话功能.对某些特殊的保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改正.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变电站的结构体系、通信方式和通信内容与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继电保护装置所接收的信号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也有所不同,因此,对继电保护测试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定义和功能,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 Cotex-M3处理器的实现方法。测试仪利用ARM Cotex-M3处理器自带的以太网控制器实现与上位机的以太网通信,采用外扩的以太网模块来完成对测试数据的打包、发送和保护动作信号的接收。测试仪所用ARM Cotex-M3处理器具有极高的运算能力和中断响应能力,并采用实时性较高的μC/OS-II作为操作系统软件,完全能够满足测试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韩伟 《高电压技术》2004,30(11):46-47,69
灵宝换流站控制 /直流极保护系统为分层分布式系统 ,其子系统主要包括运行人员控制系统、站控系统、极控系统、直流保护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站用两个完整套的控制 /直流保护系统分时切换运行 ,与其他二次子系统及设备 /系统接口的切换针对不同的接口 /信号采取不同的切换 /重动方案 ,虽会给运行带来一定的不便 ,但切换运行可验证两家供货方的设备。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过渡电阻倾斜角θ的大小取决于光伏电站等效阻抗的值,传统保护中针对光伏等效阻抗XN的求解存在较大误差,导致距离保护整定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基于此,在光伏并网的系统中发生故障时,文中通过分析负荷阻抗与光伏系统输出的故障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协方差方法推导出光伏系统实时等效阻抗值,从而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故障距离,提高了保护性能。文中利用PSCAD/EMTDC搭建了光伏并网模型,并用MATLAB计算出光伏系统的等效阻抗和故障距离,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测量阻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灵宝背靠背换流站二次设备联合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中,换流站控制系统及直流系统保护首次采用国产设备,分别配置了两个完整套,两 套分别基于ABB公司和SIEMENS公司的引进技术。两套系统既需满足工程的统一规范要求,又要完成相互之 间、以及与国产一次设备及其它二次设备的接口。因此,换流站二次成套技术难度较大。为了提前发现问题,尽量 减少现场调试的风险,网联公司使用RTDS仿真系统完成了灵宝换流站控制系统/直流系统保护,以及相关二次设 备的功能、性能、接口的联合测试,测试项目约达280项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