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近代上海外籍律师的法律活动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19世纪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外籍律师随着领事裁判权而来到上海。他们在租界所从事的法律活动一方面维护了本国及其公民的利益,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法律的示范。尽管在外籍律师的活动中伴随着强权者的肆虐,但这一新事物却成了促使中国法律改革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五年的五卅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空前规模的伟大反帝运动。这次波澜壮阔的运动狠狠地打击了在华帝国主义各国的侵略势力,削弱了它们在我国盘踞八十多年的殖民统治基础。五卅运动对帝国主义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历史转折,这正如美国资产阶级学者鲍格所尖锐指出的:在一九二五年,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经历了一次惊人的变化”,“列强发现他们正处于守势,而不是处于攻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卫生检疫体制的不同和两国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做法,分析两国卫生检疫的异同。本文主要讨论了中美两国在口岸筛查、指定口岸入境、援助疫情国以及感染病例回国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中国进一步做好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提出了“积极支援疫情发生国”,“强化交通运输检疫和口岸检疫”,“稳步提升本国公共卫生水平”国际间传染病防控三原则。  相似文献   

4.
职业精神的内忧外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对于最发达的美国,还是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医师职业精神建设都脱离不开本国所处的大背景的影响。在第六届中关医师职业精神年度研讨会上,两国专家不约而同将议题首先聚焦于此。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下,一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本国居民的安全,而且还关系到他国居民的生活安全。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艾滋病的国家,在过去的30年艾滋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自1985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中国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增长,疫情日趋严重。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美两国艾滋病疫情特点不同,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体系上存在差异,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和疫情数据收集方法也明显不同。基于上述原因,两国分别采用了适合本国的艾滋病疫情估计方法。准确地估计疫情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又是政策开发、项目设计和评价、资源配置以及进一步开展的基础。深入地比较中美两国艾滋病疫情信息特点,希望对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医疗经费紧张、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医院采取借贷的方式购买部分医疗设备,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下面结合我院一次利用A国优惠贷款引进医疗设备的例子,探讨一下有关借贷购置医疗设备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背景资料与分析1995年我院“三甲”评审过后,医疗事业高速增长,临床一线科室需要更多的先进辅助设备,而医院正处于整体改造的起步阶段,各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此时恰遇中国与A国的关系修好,A国政府出于对中国表示友好及帮助本国企业产品出口的双重目的,提出向我国提供“国库(利息0.5%/年)优惠贷款”。为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国的神话:中华帝国的政治之基》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了解中国历史的新方法。作者认为:了解传统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大国"。他首先探索了中国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形成大国;其次分析了古代中国人究竟采用了何种理论机制来运作这一大国;最后探究为了维持这一大国,古代中国创建并利用了何种结构。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消灭麻疹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六十年代中期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问世以来,对麻疹的预防才有了特异的手段,在普遍开展接种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效地控制了麻疹流行,使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0%以上。全球消灭天花以后,这一成功经验,又推广用于麻疹;美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相继提出消除(Elimination)本国麻疹的计划.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进行革命实践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蕴涵着浓重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国际秩序观。他从最初的黄白或欧亚之争,进而将世界分为"压迫"和"被压迫"以及"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大阵营,提出了公理强权的国际分野。从对欧美国家强权政治的批判中,孙中山挖掘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的积极因素,明确提出"王道"正义的国际规则,顺应了世界的发展趋向。他以中国为重心思考国际秩序问题,重视和强调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汉民族国家的主张发展为中华民族国家构想,认为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需要,中国强盛后"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他又阐发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并吸收近代文明,构筑了人类社会美好的国际愿景,认为天下大同是人类进化的历史必然,只有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平等才能实行这一理想。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旨在解决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半个世纪前,满目苍夷、百废待兴的中国还没有来得及歇息片刻,帝国主义又在鸭绿江畔虎视眈眈,为了保家卫国,党中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这一决定曾牵动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啊!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抗美援朝的伟大事业中去,捍卫了祖国的尊严,重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霸权野心。今天,正值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为纪念正义、睿智、勇敢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特刊登此文,希望大家记住,祖国的繁荣昌盛,靠的是大家的团结、勇敢、智慧和正义。  相似文献   

12.
自从国家政策鼓励家庭医学的发展以来,人们对家庭医学的兴趣越来越大。然而,简单地将西方的模式翻版过来是不合适的。为了发展这一新式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方式,有必要理解家庭医学的思想,并能在中国现存的卫生服务体系下去应用它,中国如何解释这一思想是由自己决定的:应该从我们的思想中以及自己的背景来发展一种既可行又符合本国国民的混合模式。本将考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美两国国际航行船舶卫生监督的比较,认为中美两国对国际航行船舶卫生监督都是以其本国的法律作为依据,但在法规上中国对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卫生监督更明确。从船舶卫生监督内容制定来看,都是以《国际卫生条例》、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船舶卫生指南》为基础,结合本国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从船舶卫生监督内容来看,中美两国对国际航行船舶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但美国监督项目更细、更明确、更具公正性;从船舶卫生监督的重点来看,美国对水的卫生、食品卫生及个人卫生非常重视,而我国对媒介控制、环境卫生、传染病控制比较重视,从评价标准来看,都是以打分来评估,但又有区别,且有效期不一样;从船舶卫生监督方法来看,都是以询问、检查证书、现场检查及抽样、采样检查等方法来检查的;从卫生监督没有达到及格船舶处理来看,一般都允许整改后,再进行检查,但对有严重卫生问题的船舶进行不同处罚。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对华传教运动的研究中,中国人的批评是否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响,通常是被忽视的问题。美国著名作家约翰·赫西的长篇小说《召唤:一个在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人对传教士批评的影响,这种批评使小说认识并叙述了传教士与帝国主义对华扩张的关联性、传教士事业与国民党政权的亲密关系以及传教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但小说并没有全盘接受中国人对传教运动过于简单化的批评,而是认为传教士来华有强烈的宗教原因,在传教生涯也有反对帝国主义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面,传教士与国民党是渐行渐远,与中共也有合作的一面。总的说来,这部作品有助于中国人了解美国人心目中的对华传教运动。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政府卖国罪行的猛烈冲击,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日本学术界的有些人却说:“五四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对山东主权回收运动史的高潮”。①还说这场运动是“围绕着山东问题的民族运动”。“是在运动中要求以山东权益回归为中心的主权回归,而不是反对所有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②甚至说:“把五四运动的基本性质说成是反北京政府、反普遍的帝国主义是无理的。”③果真是如此吗?本人不揣冒昧,就此提出自己的刍荛之言。“五四”运动是由“山东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全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涉及到国家公共安全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该文将在阐明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若干对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议供读者探讨。  相似文献   

17.
《长寿》1994,(8)
1926年3月18日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示威运动的日子。这天,由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出面召集,在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具体组织领导下,北京市各校爱国学生与180多个社会团体近两万人集会并示威游行,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炮轰大沽口,愤怒声讨段祺瑞反动  相似文献   

18.
儿童意外伤害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儿童意外伤害确认为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已有10多年的历史。1949年Gorden对儿童意外伤害进行了流行病学描述。以后,欧美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也注意到这一问题给本国儿童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从50年代初中期欧美等国公布的儿童前4位死亡中可以明显看出,意外伤害死亡率己达11.7%~37%。近年来,随着儿童保健措施更大程度的发展完善,儿童  相似文献   

19.
“山东问题”,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一个影响既深且巨的问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直至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两国间围绕山东问题进行过多次交锋。其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锋芒在华盛顿会议期间遭受到一次顿挫,山东的领土主权和绝大部分经济权益重新回到中国人民手里。中国外交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取得的这一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成熟。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华盛顿会议期间达成的山东问题解决办法,历来加以断然的贬抑;这是笔者难以同意的。本文拟就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日外交斗争及其结果,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0.
芋泥的故事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一次,他们假惺惺宴请清政府官员。席间,他们给每人端上一份奇特的点心,乳白色,冻胶状。当时天气已热,点心又“热气”腾腾。清政府官员舀起点心,放在嘴边吹了又吹,生怕烫痛了嘴巴,结果让那些洋人们大笑着挖苦了好一阵子。原来这是冰淇淋,当时冰淇淋尚未传入中国,这些官老爷不知冰淇淋为何物,才出尽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