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0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清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82-182,18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80例作为妊高征组,就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同期住院治疗的血压正常孕妇180例作为正常组,两组病例就母婴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的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初产妇(OR=1.731,P=0.001)、慢性高血压(OR=1.580,P=0.002)、多胎妊娠(OR=1.320,P=0.043)是综合导致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其和母婴相关并发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赵一新  黄朝晖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127-129,133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江苏农垦肿瘤医院和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03年1月住院治疗的32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56/328),以手术部位感染最多见(71.4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6.848,P=0.000)、营养不良(OR=12.696,P=0.000)、急诊手术(OR=18.793,P=0.000)、手术持续时间〉4 h(OR=16.832,P=0.000)、白细胞减少(OR=18.999,P=0.000)、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6.159,P=0.000)、侵入性操作〉3种(OR=1.821,P=0.000)、糖尿病(OR=2.969,P=0.000)和癌症家族史(OR=4.782,P=0.000)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空气消毒规范(OR=0.220,P=0.000)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4.875,P=0.000)、营养不良(OR=10.041,P=0.000)、急诊手术(OR=19.445,P=0.000)、手术持续时间〉4 h(OR=6.920,P=0.000)、白细胞减少(OR=12.872,P=0.000)和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6.224,P=0.000)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手术部位感染最多见,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吕艳香  周颖  呼瑞  梁艳  乔媛  贺同强 《浙江医学》2022,44(14):1532-153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年龄≥18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144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158例(胎盘早剥组),未合并胎盘早剥598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科情况及分娩并发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结果胎盘早剥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多胎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子宫肌瘤、HELLP综合征、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肾功能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减少(OR=2.255,95%CI:1.267~4.013)、子宫肌瘤(OR=2.014,95%CI:1.131~3.586)、HELLP综合征(OR=13.526,95%CI:5.992~30.530)、未足月胎膜早破(OR=2.698,95%CI:1.223~5.952)均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应结合孕妇是否合并血小板减少、子宫肌瘤、HELLP综合征及未足月胎膜早破等危险因素,个体化管理,尽早识别和处理胎盘早剥。  相似文献   

4.
宋利宝  向继洲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31-133,138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并为早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发病影响因素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浙江嘉兴武警医院眼科收治的5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同期112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5.644,P=0.002)、高血压病(OR=12.947,P=0.000)、糖尿病(OR=12.869,P=0.000)、A型行为模式(OR=6.193,P=0.000)、血液黏稠度异常(OR=12.855,P=0.000)、睫状体与晶状体间的距离短(OR=7.124,P=0.000)、浅前房(OR=13.850,P=0.000)、角膜小(OR=8.352,P=0.000)、晶状体较厚(OR=4.391,P=0.000)、眼轴较短(OR=8.159,P=0.000)和虹膜与晶体接触距离增大(OR=5.523,P=0.001)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近距离看电视(OR=0.421,P=0.000)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关注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李裕强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61-162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9.26%(10/108),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8.33%)。营养不良(OR=4.956,P=0.000)、手术持续时间〉6 h(OR=2.501,P=0.000)和糖尿病史(OR=4.835,P=0.000)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确诊为576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分为A组和B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率为6.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OR=4.758,P=0.000)、导管腔道数量(OR=4.845,P=0.000)、导管留置时间〉2周(OR=5.759,P=0.00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20分(OR=9.955,P=0.000)和丧失自理能力(OR=6.741,P=0.000)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所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自编问卷收集江苏省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1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年龄大(OR=5.365,P=0.000)、体重指数大(OR=8.637,P=0.000)、抑郁情绪(OR=6.842,P=0.000)、血糖控制欠佳(OR=11.296,P=0.000)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充分了解(OR=0.098,P=0.000)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次骨折保护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再次骨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尤其是高危人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比较,两组孕妇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引发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有:孕前的BMI、高血压家族遗传史、头胎单产和孕期情绪等。因此,在妊娠期间的孕妇要严格注意上述指标,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以后预防LBW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出生体重〈2.5 kg的活产婴儿98例作为实验组,匹配同期出生、同性别、体重≥2.5 kg的正常新生儿9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孕产妇的围生期保健资料及产房分娩记录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发生LBW的相关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母亲身高、居住地、经济收入、孕检次、不良孕史、胎盘胎膜因素、双胎妊娠、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慢性病病史与LBW的发生相关联(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6.473)、胎盘胎膜因素(OR=2.834)、孕检次数(OR=0.161)和孕周(OR=0.402)入选以LBW为结果变量的回归模型(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胎膜因素是LBW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检次数和孕周是LBW的保护因素。增强孕期保健意识,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护管理,发现问题及早治疗,是降低LBW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围产期高尿酸血症孕妇和尿酸正常孕妇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孕妇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减少孕期并发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围产科产检的孕妇6 3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n=920)和尿酸正常组(n=5 428)。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尿酸组的甘油三酯、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升高情况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尿酸血症为因变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嘌呤饮食、妊娠期糖尿病为协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甘油三酯[OR=1.118,95%CI(1.053,1.21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029,95%CI(1.000,1.052)],妊娠期糖尿病[OR=1.614,95%CI(1.014,2.909)]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甘油三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对孕期高尿酸血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我国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研究。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胆囊结石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9月采用典型抽样再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自制且翻译成维吾尔文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行肝脏和胆囊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民族以及各民族不同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分娩年龄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 508份,有效问卷3 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0.5%。3 175例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9%(535/3 175),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分别为24.0%(222/924)、10.8%(94/873)、15.9%(219/1 378)。3个民族间胆囊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1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OR=1.167,95%CI(1.007,1.353)〕、月经不调〔OR=6.486,95%CI(4.636,9.532)〕、生育数量〔OR=1.355,95%CI(1.237,1.483)〕是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初潮年龄〔OR=1.296,95%CI(1.007,1.668)〕、生育数量〔OR=1.240,95%CI(1.022,1.504)〕是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生育数量〔OR=1.341,95%CI(1.214,1.482)〕、分娩年龄〔OR=0.942,95%CI(0.892,0.996)〕是汉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其中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与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有关;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初潮年龄、生育数量有关;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生育数量、分娩年龄有关。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初潮年龄延迟,生育数量多,分娩年龄小的女性,尤其是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的维吾尔族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05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6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87%。放置引流(OR=0.000,P=0.000)和抗生素切口冲洗(OR=0.005,P=0.000)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高龄(OR=2.230,P=0.000)、急诊手术(OR=6.367,P=0.000)、手术时间长(OR=3.958,P=0.000)和Ⅲ类切口(OR=9.489,P:0.000)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更年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就其干预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纳入某社区2011年5月的更年期女性500例,经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对冠心病进行筛选,确诊冠心病患者162例为冠心病组,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研究,并计算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未患冠心病的更年期女性为非冠心病组,对其进行危险因素干预,随访3年后对非冠心病组患者新发病率进行总结,并对比冠心病组新发病率,判定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更年期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有BMI(OR=1.499,P=0.032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0.012,P=0.026<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251,P=0.016 <0.05)、尿酸(OR=1.021,P=0.009<0.01)、高血压(OR =6.132,P=0.0075 <0.01)、糖尿病(OR =8.124,P=0.0082 <0.01).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后,非冠心病组随访结果显示其新发病率(1 3.9%)明显低于原发病率(32.4%),对比差异显著(P =0.001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更年期女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及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颖  赵纯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58-160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将制订好的自编问卷应用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分娩的113例产褥期妇女临床资料,根据产褥期妇女有无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分为A组(42例)和B组(71例),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结果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占62.8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睡眠障碍(OR=3.540)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387)、孕次多(0尺=0.284)、孕妇充分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oR=0.238)、孕妇家属充分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OR=0.176)和产后访视人员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检查(OR=0.187)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睡眠障碍(OR=3.891)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320)、孕妇充分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OR=0.124)和产后访视人员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检查(OR=0.127)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保护因素。结论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比例尚不高,其坚持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强化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减少产褥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HIV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94例HIV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信息包括人口特征、妇产科病史、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史、HIV传播途径以及HIV疾病状况(包括入组时的CD4计数、HIV RNA病毒载量和血红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LBW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在194名婴儿中,38例(19.6%)为LBW(< 2500 g)。LBW婴儿与非LBW婴儿在入组体重、怀孕期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入组CD4计数、入组HIV RNA病毒载量和分娩时孕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组时体重轻(OR = 2.14,95% CI = 0.84~4.05,P = 0.013)、入组时CD4计数(OR = 6.02,95% CI = 1.50~24.13,P < 0.001)、入组时HIV RNA病毒载量(OR = 3.34,95% CI = 1.70~6.55,P < 0.001)和分娩时孕龄(OR = 12.90,95% CI = 2.03~81.88,P < 0.001)是LBW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孕妇HIV疾病状况与新生儿LBW相关。HIV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HIV母婴传播,减少不良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周俏苗  郑海玲 《海南医学》2014,(21):3188-319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子的水平改变情况,为明确妊娠期高血压病因和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己糖激酶法、放射免疫法、硝酸盐还原酶法等方法对3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和30例正常产妇不同孕周的血糖血脂、血胰岛素、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雌二醇(estradiol,E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两组产妇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无明显改变(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PL和E2的含量测定值则逐渐升高,且妊娠晚期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早期(P〈0.05)。与正常组相比,妊高组的空腹血糖值亦无显著性改变,但妊高组胰岛素、HDL-C、NO和NOS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LDL-C则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组妊娠16周、28周时的E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组HPL水平则在妊娠28周和分娩时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子的异常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潜在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311例孕妇从孕中期开始进行尿微量蛋白成分测定并予以追踪,探讨与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初次中期孕检孕妇311例,常规尿检后行蛋白电泳检测并予以追踪至分娩,根据追踪过程中有无血压升高发生分为2组,即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2组孕妇的年龄、产次、孕周无限定。【结果】(1)发生高血压的孕妇平均年龄低于非高血压孕妇,体块指数、追踪次数及孕周明显高于非高血压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孕期高血压97.10%发生在孕晚期(28周后);(3)非高血压孕妇蛋白尿主要以1+为主,占67.24%,高血压组孕妇蛋白尿以2+为主,占46.8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非高血压孕妇尿蛋白电泳条带数主要以2、3条带为主,分别占到41.38%和29.31%,而高血压组孕妇主要以3、4和≥5条带为主,分别占32.91%、24.15%和32.9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5)高血压孕妇尿中γ蛋白成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1)孕期高血压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及孕周具有关联性。(2)孕期尿中蛋白含量和成分增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几率增高。(3)孕期对孕妇行尿微量蛋白成分监测是早期发现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4)当孕期尿中出现γ蛋白成分时,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极高。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慢性病发病风险上升,而睡眠障碍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糖尿病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 调查贵阳市中老年(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睡眠特征及糖尿病现患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10月,在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下,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选择贵阳市云岩区、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四个区县进行入户调查,收集其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运动频率、三餐规律饮食情况、生育史、绝经状况、高血压患病、体质量情况、中心性肥胖、午睡、午睡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质量等情况,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2 758例40岁及以上中老年女性进行分析。其中,自我报告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50例,自我报告患病率为5.4%。糖尿病患者年龄相对较大,且非在婚、汉族、运动频率≥1 d/周、三餐规律饮食、已绝经、高血压患病、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午睡、夜间睡眠质量差所占比例高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626,95%CI(2.463,5.337),P<0.001〕、中心性肥胖〔OR=1.782,95%CI(1.111,2.858),P=0.017〕、午睡情况〔OR=1.727,95%CI(1.161,2.569),P=0.00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682,95%CI(1.140,2.482),P=0.009〕是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病的相关因素。非高血压患者午睡〔OR=1.888,95%CI(1.038,3.435),P=0.03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993,95%CI(1.115,3.563),P=0.020〕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而中心性肥胖者的午睡情况〔OR=1.588,95%CI(1.033,2.442),P=0.035〕也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超重或肥胖与夜间睡眠质量差〔OR=1.759,95%CI(1.098,2.820),P=0.019〕、中心性肥胖与午睡〔OR=1.186,95%CI(1.254,2.628),P=0.002〕两项交互项均与糖尿病患病相关。结论 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夜间睡眠质量差、午睡行为可能是其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肥胖可能在睡眠特征与糖尿病的关联中发挥修饰作用,糖尿病防制策略的完善应注意综合考虑睡眠障碍、肥胖、高血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标准在临床上的实用性.方法:随机选取80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孕24周后,按新标准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另随机选取750例孕24周后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先行50 g OGTT,糖筛异常者再行75 g OGTT.结果:研究组孕妇筛查率为97.50%,GDM患病率为6.25%;对照组孕妇筛查率为87.07%,GDM患病率为4.13%.研究组孕妇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GDM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筛查新标准的应用,简化了筛查程序,临床应用更方便,筛查率高于传统筛查法,大大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