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屠毓敏 《电力建设》1999,20(12):34-37
结合浙江沿海某2 ×300 MW 火电厂地基处理,进行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轴搅拌桩优于双轴搅拌桩,且随着桩长加深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增高;搅拌桩的水泥掺入量可沿桩深适当减少;当以搅拌桩的承载力为控制条件时,选择桩长和置换率来满足要求;当以复合地基的沉降量为控制条件时,搅拌桩存在临界桩长,按临界桩长设计是最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工程试桩对深层搅拌桩在粉煤灰地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论证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检测及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信阳某工程压实填土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为背景材料 ,对成桩前后桩间土力学性能的变化 ,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长期浸水条件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变化 ,压实填土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加固软上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某核电站重件道路软土地基加固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由于核电工程在施工质量、工期以及施工方法可靠性要求高。本文结合该核电站重件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实践,介绍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质量控制与试验检验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此文通过对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采用深层搅拌桩进行软弱地基处理比其它方法具有优越性的建议,并列举工程实例加以说明,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BP网络在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写了改进的BP网络模型的训练程序 ,提出了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的新思路。实例计算表明 ,改进的BP网络算法比一般的BP模型结果误差小、收敛快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深层搅拌桩承载力计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FG桩复合地基 ,能够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少建筑物沉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CFG桩在工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 ,充分发挥CFG桩承载力的优势 ,本文根据CFG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 ,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分析 ,并对复合地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疏桩基础在软弱地基电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疏桩基础为在浅层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而深层地基土为高压缩性软土的地基上建造电厂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沉降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仅用少量的桩便可实现对沉降的控制,经济合理,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9.
灰土挤密桩是处理厚层素填土地基方法之一,基于对新近堆积素填土的工程性质分析,通过预设灰土挤密桩桩径、桩间距、成孔工艺、桩身填料、夯填工艺等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变形特性、桩间土挤密处理效果进行预估,并通过施工及检测数据对实际效果进行检验,研判灰土挤密桩处理厚层新素填土的实际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颇受工程界的欢迎,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雍六高速公路K10+100断面的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为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六甲海峡高烈度环境的滨海深厚软弱地基条件下,存在地基工程力学性质、桩基持力层以及桩体的轴向承载力和横向荷载反应等诸多地基与基础设计问题。本文在软弱地基的工程力学性质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桩体轴向承载力及横向荷载反应分析,确定桩端持力层的地基层位,获得该地基条件下不同规格钢管桩和混凝土管桩,在桩顶固定情况下的容许弯矩、容许弯矩产生的横向荷载以及横向荷载引起的桩顶移位等分析计算成果。为该特定的深厚软弱地基条件下的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沧州滨海软土地基上进行的挤扩支盘桩与等直径灌注桩静载荷试验,探讨了挤扩支盘桩在输电线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根据试验结果,挤扩支盘桩具有较大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潜能,其抗压和抗拔极限承载力比等直径灌注桩提高11%~20%。按不同技术规范所建议的单桩承载力估算公式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分析比较。对规范估算公式和试验结果中桩侧阻力、支盘端承力、桩端阻力在单桩承载力中所占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规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异,提出了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220kV彩塘变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 分析了几种可能的地基处理方法, 重点论述了振冲挤密砂桩的布桩型式、桩长、承载力与沉降验算。推荐采用振冲挤密砂桩是较为经济合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规范法单桩承载力计算为基础,结合载荷试验确定的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地基土在极限荷载和特征荷载下的桩侧阻和端阻成果,在工程桩设计过程中引入优化的思想,以桩获得单位承载力所需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桩基的几何尺寸为设计变量,以规范和工程实际条件确定多个约束条件,分别对灌注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建立承载力优化设计模型。通过某电厂试桩工程成果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变量在满足承载力的条件同时较原设计减少桩身体积,降低工程造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常用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挡土墙在软土地基加固和基坑围护工程中普遍应用 ,但是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较低 ,因此承载能力不高。加芯水泥土搅拌桩以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小桩作为核心 ,插入水泥土搅拌桩中形成复合桩 ,使其获得较高的承载力 ,而且没有打入桩的噪音和挤土 ,没有钻孔灌注浆的泥浆污染 ,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的新桩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影响铁立锚桩承载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承载力的新途径,介绍了新型铁立锚桩卡盘的设计原理、强度计算、材料选择及现场试验等情况,提出了安装卡盘后铁立锚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现场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证明通过安装铁立锚桩卡盘不仅能提高铁立锚桩的承载力,还使承载力的计算简化,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在不同土壤条件下铁立锚桩承载力试验值,为生产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华润南沙燃机电厂地质较为复杂,回填土下有6~15 m的淤泥层,淤泥为流塑状,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地基持力层状况,采用3种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地基处理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室内地坪、检修场地及设备基础下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 kPa;厂区道路、厂区主要沟道、管线等部位采用高真空击密法,处理深度不小于6.0 m,处理后的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00 kPa。经检测,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挤密桩法地基处理在电力工程中广泛应用,特别是灰土挤密夯扩桩法。该方法具有夯击能量高,处理深度大,地基强度提高显著等优点。本文通过具体工程试验,对该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输电工程中后注浆灌注桩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注浆桩作为2008版桩基规范推荐的一种新型桩基础型式,具有可靠性高、承载力增幅大、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由于缺少参数,无法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直接采用。通过后注浆抗拔、受水平作用的真型试验,得到了计算公式和计算参数,并对试验的过程进行了描述。试验数据表明对于输电线路以抗拔受力为主的条件下,后注浆桩比普通桩承载力可以提高30%~50%,造价可节省15%~35%,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受压、抗拔、受水平作用下的参数进行了推荐,方便以后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