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程度,为制定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1991-2011年的纵向数据中提取2 434名5岁以下儿童,使用世界卫生组织igrowup软件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结果: 20年间儿童整体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下降了64.8%和67.8%,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得到显著改善。消瘦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女童营养不良率的降低幅度大于男童。非社会经济因素中,母亲身高低、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社会决定因素中,居住在西部和中部、居住地城市化水平低、家庭收入低、母亲教育水平低是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和缓解儿童健康不公平,需要重视儿童营养不良背后的社会决定因素,完善并实施改善儿童营养相关的社会政策,包括关注孕产妇和儿童的膳食营养、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平衡地区间发展差距和资源分配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程度,为制定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1991-2011年的纵向数据中提取2 434名5岁以下儿童,使用世界卫生组织igrowup软件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与社会决定因素的关联。结果: 20年间儿童整体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下降了64.8%和67.8%,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得到显著改善。消瘦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女童营养不良率的降低幅度大于男童。非社会经济因素中,母亲身高低、儿童蛋白质摄入不足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社会决定因素中,居住在西部和中部、居住地城市化水平低、家庭收入低、母亲教育水平低是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和缓解儿童健康不公平,需要重视儿童营养不良背后的社会决定因素,完善并实施改善儿童营养相关的社会政策,包括关注孕产妇和儿童的膳食营养、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母亲教育水平、平衡地区间发展差距和资源分配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种社会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覆盖下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并探讨其影响因 素。方法:选取14个省(市、自治区)28个分中心社区的8 670名1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标 化法和集中指数分析高血压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并采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别探讨整个样本人群以及城镇职 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为新农合)医保样本人群门诊就诊不公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整个样本人群的门诊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2378。标化“需要”变量后,门诊就诊水平不公平指数为0.2360。整个 样本人群集中指数分解法显示:门诊服务利用集中指数贡献率较大且为正向贡献的因素为人均GDP水平、离退休、 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贡献率较大且为负向贡献的因素为新农合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 农合医保样本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017,0.1208和0.0288;控制“需要”变量的影响后,其水平不 公平指数分别为0.1889,0.1215和0.0219,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富不公平,以城镇职工医保不公平程度最高,其次是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经济水平是造成3种社会医保样本人群门诊服务利用不公平的主要因素。除经济水平 外,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共同正向贡献因素为居住地。年龄是城镇职工医保样本人群的正向贡献因素。结论:3 种社会医保覆盖下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富不公平,且以城镇职工医保样本人群门诊就诊的不公平程度最 高。经济水平是影响3种社会医保覆盖下高血压患者门诊就诊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健康指标对与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健康不公平程度的敏感性.方法: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对自感健康不良率、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进行年龄标准化处理,分别比较不同收入等级、文化程度、职业层次的15岁以上居民不同健康指标的差异,使用不同健康指标计算相应的集中指数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自感健康不良率计算得到的集中指数绝对值最大,依据不同收入等级、文化程度、职业层次进行人群分组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55,-0.077和-0.055.结论:用于评价与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健康公平性评价时,自感健康不良率的敏感程度要强于目前国内常用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应在今后加强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中老年人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公平性问题备受关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地理位置偏远,中老年人健康状况更加不容乐观,但针对该地区中老年人健康公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医改试点县(海原县、盐池县)中老年人的健康公平性,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健康不公平的贡献程度,为改善中老年人健康和完善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1—3月,从“农村居民家庭健康询问调查”2019年随访数据中,筛选出常住家庭(在相应县居住≥1年)的中老年人(年龄≥45岁)为研究对象(n=5 908)。以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卧床率、两周休工率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饮用水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为自变量。采用集中指数分析中老年人健康公平性,采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健康不公平的贡献程度。结果 海原县中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卧床率、两周休工率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30 0、0.002 9、0.011 4、0.032 7,盐池县中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卧床率、两周休工率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国中老年居民健康公平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健康不公平的贡献。方法 利用CHARLS 2015年调查数据,选取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以自评健康作为健康状况的结果变量,利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指数分解评价健康公平性并探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率为29%,自评健康公平性集中指数为0.061 4,健康水平公平性指数为0.010 2。各个变量中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城乡分布因素是影响健康公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程度不公平性,经济因素是不公平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改善低收入中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将有利于促进该人群的健康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云南省彝族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公平性,为进一步改善云南省彝族居民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大理白族自治州、昭通市及普洱市3个州市的675名彝族居民,入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健康状况使用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应住院率3个指标来反映,健康公平性采用集中指数(CI)及其分解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彝族居民的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应住院率分别为9.33%、13.93%和11.26%,3项指标均低于全国第5次卫生服务调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及应住院率呈上升趋势(P<0.05)。2周患病、慢性病患病的水平不公平指数均为负值,呈倾贫性;应住院情况的水平不公平指数为正值,呈倾富性。结论云南省彝族居民健康状况总体尚可,但存在健康不公平。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健康公平性的最主要贡献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影响健康公平性的主要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 我国流动老年人规模不断增大,“年龄”和“流动”的双重弱势导致其存在健康脆弱风险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低的问题。目前,针对流动老年人与收入相关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不公平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了解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健康状况,评价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公平性,为减少与收入相关的卫生不平等情况提供建议。方法 于2022年4月,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2018)中选取年龄≥60岁的老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n=5 840)。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自评健康、近1年患病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同时收集流动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经济学特征及流动特征作为解释变量。采用修正集中指数(EI)衡量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与收入相关的不平等程度,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分解分析量化每个决定因素对总不公平的贡献。结果 流动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接受率为72.12%(4 212/5 840),EI=0.021(P>0.05);健康档案建立率为30.99%(1 810/5 840),EI=-...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及其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评价健康公平性。方法:使用2017年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影响因素,采用集中指数法分析流动人口健康公平性,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健康状况和健康公平性的空间聚集。结果:中国流动人口不健康率为2.71%。年龄和性别对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逐渐变差,同时女性更容易认为自己不健康。公平性分析显示流动人口的集中指数为0.021 7,城市户籍流动人口为0.021 6,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为0.021 9,表明流动人口健康状况公平性偏向高收入阶层,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程度大于城市户籍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全局Moran’s i=0.211,不健康率全局Moran’s i=0.291,表明自评健康有空间聚集趋势。流动人口两周患病率公平性Moran’s i=0.136,显示出空间聚集特征,且以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结论:总体上中国流动人口健康状况较好,健康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健康不公平的集中趋势体现在东南沿海和北部地区,具有倾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剧,失能人群数量相应增加。失能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支出负担。国内相关研究多关注中老年人的失能状况,但缺乏对农村失能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及影响因素变化的纵向研究。目的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失能中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并探究影响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居民家庭健康询问调查”2009年基线数据和2015、2019年随访数据,筛选年龄≥55岁的失能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集中指数(CI)分析新医改前后样本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变化,通过对CI分解分析影响公平性的因素。结果 2009、2015、2019年分别纳入失能中老年人1 351、1 521、685例。2009、2015、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失能中老年人两周就诊率的CI分别为0.119 9、0.052 1、0.060 9。新医改政策实施后,失能中老年女性(CI分别为0.108 2、0.084 1)不公平程度较失能中老年男性(CI分别为-0.022 9、 0.029 5)更为严重。2009年(新医改政策实施前)影响失能中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46例老年前列腺癌病人及52例健康老年男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他们血清锌的浓度。结果:血清锌平均浓度老年前列腺癌组为8.1±0.6μmol/L,对照组为14.5±0.7μmol/L,二者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浓度较正常人明显下降,提示测定血清锌浓度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中老年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我国环保政策和卫生服务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中17个省62个市的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卒中患者的自评健康、门诊需求和住院需求的调查数据,并收集2011年和2013年各省市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10,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年均浓度,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大气污染物对自评健康及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 NO2和SO2浓度对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卒中患者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存在拐点,具体表现为:随着NO2浓度的升高,其对高血压患者住院需求的影响趋势起初为正向,当浓度到达35.1 μg/m3时转为负向;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其对心脏病和脑卒中患者自评健康的影响趋势起初为负向,当浓度到达63.8 μg/m3时,趋势转为正向。此外,本研究未观察到大气PM10与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联系。结论: 大气污染可能会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下的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血清、尿胱抑素C浓度可判断肾纤维化病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评价血清、尿胱抑素C(cystatin C,CC)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间接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健康者及纤维化程度不同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和尿胱抑素C浓度.结果(1)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C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以血清CC浓度显著增高来判断肾组织纤维化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95%,准确度为85.9%.(2)肾纤维化各组尿CC浓度明显高与无纤维化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尿CC浓度显著增高来判断肾组织纤维化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95%,准确度为81.7%.结论在排除肾外脏器慢性疾病的前提下,血清、尿CC浓度可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组织纤维化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4.
轿车内甲醛污染及对司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司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车内空气中甲醛对司机健康的危害。方法:检测100辆轿车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并用问卷调查司机的健康状况。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轿车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率为60%;甲醛超标组司机疲劳、恶心、眼部刺激症状、鼻部刺激症状、咽喉干燥、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醛达标组(P<0.05)。结论:车内空气中甲醛超标较普遍,明显引起司机恶心、眼部刺激症状和皮肤刺激等症状,严重损害了司机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血清铁调素(Hepc)含量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贫血(ACD)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IDA患者和33例ACD患者血清Hepc含量,与同期2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epc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Hepc含量为49.50±29.80ng/ml,IDA患者血清Hepc含量为19.73±15.62ng/ml,比正常组降低60.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CD患者血清Hepc含量明显增高,达119.45±50.97ng/ml,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了141.31%(P<0.01)。IDA组血清Hepc与Hb之间呈正相关(r=0.704, P<0.01);ACD组血清Hepc与Hb之间呈负相关(r=-0.595, P<0.01)。结论 IDA时血清Hepc含量降低,而ACD时血清Hepc含量升高,并且其变化程度与患者贫血程度相关。血清Hepc含量对于鉴别IDA和ACD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个体,外周血中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的变化规律,并评价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免疫抑制治疗个体、健康个体外周血微量CMVDNA的检测,分析CMVDNA与免疫抑制剂浓度的关系;同时对30例患者的连续标本进行配对实验,说明过度免疫抑制可导致微量CMVDNA的出现。结果:健康个体组、环孢素组、FK506组中微量CMVDNA阳性率分别达到0%、42.24%和11.8%,阳性组平均免疫抑制药物浓度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高药物浓度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5)。配对实验提供了相同的结果。结论:免疫抑制药物浓度影响微量CMVDNA动态的变化,部分反映了个体免疫抑制状态,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与肌酐(Cr)比值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尿蛋白阴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以健康体检人群58名为对照,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含量,免疫浊度法测定尿mAlb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血清Cr和尿Cr。结果:高血压组的Cys C与尿mAlb/Cr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Cr在2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肾脏的早期损伤,联合检测血Cys C与尿mAlb/Cr指标,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甲醛接触对教师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甲醛对教师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形态学教研室所在的教学楼内乖同楼层形态学实验室、楼道、教师办公室进行甲醛浓度监测,以全部形态学教师为研究组,卫生学教师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健康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室甲醛浓度最高可达3.98mg/m^3,超过标准近30倍。楼道、办公室所受污染较轻,与实验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楼层的实验室甲醛浓度存在差异(P〈0.05);实验室内各点甲醛浓度也存在差异(P〈0.05)。长期接触甲醛的形态学教师在神经衰弱征候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皮肤粘膜刺激症状等方面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态学实验室空气中甲醛污染情况较严重,对形态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控制和减轻形态学实验室的甲醛污染,对保护形态学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喉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2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10名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IL-18的含量。结果: 喉癌组血清IL-18含量为(68.44±39.4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47±2.29)pg/ml (P<0.001)。结论: 喉癌患者血清IL-18含量增高,可作为喉癌辅助诊断及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