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必须考虑传播效果。党报每天接触和刊登大量的工作类题材.如何把这些题材转化为具有可读性的新闻.这是新闻实践中需要努力探索和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目前,很多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空洞、形式单一,有的新闻还往往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口气,不仅达不到传播的效果,甚至会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现状让时政新闻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4.
会议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还是重要版面的“重头戏”。但是,在各种题材的新闻中,会议新闻一直有着一副“灰色”的面孔。它们在报道内容上比较单调枯燥,在报道方式上比较呆板僵滞。记者采写时缺乏热情,受众阅读时也缺乏兴趣。不容否认,会议新闻已经成为影响党报媒体传播质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我认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注意防止新闻的“个人行为”。 所谓个人行为,笔者是指在写稿编稿中,以个人认识代替党的政策、党的立场,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想怎么发就怎么发的行为。 由于前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近几年新闻商品化浊流的影响,以及一些同志对党报性质缺乏深刻的认识,新闻的“个人行为”时而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许多党报工作者传统地认为,党报发挥好喉舌功能,主要就是“你说什么我报什么,发生什么我写什么”,习惯于当“传声筒”、“加油站”,对于读者的需求研究甚少,新闻策划普遍成为“弱项”。任其趋势发展,党报的影响力只会渐行渐弱,退出主流话语空间、失去读者市场绝非危言耸听。放眼当今,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作为新闻竞争最有效、最有力的一个手段,党报必须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  相似文献   

7.
苏成雪  卢娟 《现代传播》2005,7(5):110-112
面对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冲击,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我国党报发展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不断深化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增强宣传效果,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党报的可读性,亟待改变党报那种“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状况。坚持“三贴近”,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提高党报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其…  相似文献   

8.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多元立体的媒介传播格局下,持续推动主流媒体民生新闻的高质量发展,达到贴近民情、贴近民生、贴近民意的效果,是摆在各级党报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打造民生新闻新高地,成为省级党报集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抓手,早在2012年6月21日,江西日报便开设“党报帮你办”专栏,  相似文献   

9.
党报如何才能尽到传播好新闻的职责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一个“新”字,即要集中力量突破“新”,用“新”来带动时效,精练和报道质量,以“新”来带动“短”,带动“快”,带动“活”,当然,写快,写短,写活也是写新的要求,你能够写出好新闻,可如果不讲快,结果新闻就会变成旧闻,人们就不愿意看,如果不写短,动辄洋洋数千写,大量实实践证明,写新闻稿,只要抓住“新”,就可以快,就可以短,稿子就能写好写活。  相似文献   

10.
善于议“理”即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十分重要。对评论员而言,善于议“理”又是写好评论、赢得读者的重中之重。 文贵议“理” “理”是什么?“理”首先是新闻评论所发表的看法、态度及观点,表现为思想观念形态的东西。其次,“理”是通过党报宣传的党委及政府所要付诸实践的大政方略。宣传党委和政府的大政方略,是党报新闻评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新形势下党报新闻评论工作的重点。这方面的宣传要具有创造性,决不仅仅限于简单地论证。从某种程度上讲,党报新闻评论的宣传是根据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基调对一个时期本地某方面工作政策的研究,评论员应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在重大事件中,党报新闻评论承担着传播党的声音、引领舆论导向的职责。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整合多种形式的新闻评论,打出“组合拳”,才能发挥党报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13.
王一彪 《新闻战线》2023,(21):17-18
<正>评论是媒体的灵魂,体现着思想导向、价值追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机组成部分,党报评论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读人民日报时政报道和重要评论”的习惯,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也对包括人民日报评论在内的党报评论提出更高期许。进一步做好党报评论工作、高质量写好党报“楷体字”,我们使命光荣、重任在肩。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党报评论,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这些年来,人民日报评论把握“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向着“政治家写评论”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4.
女性题材是党报新闻宣传报道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但女性报道一直未构成党报报道内容的重点。本文认为,女性议题是新闻资源富矿,党报应注重挖掘,把促进女性全面发展与加强党报新闻生产,提高传播力、影响力相结合,加强女性报道、讲好女性故事,为增强党报传播力找到新的内容生产点,从而提高传播影响力、舆论引导力和受众黏性。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要寻求社会性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不仅是党报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 目前,新闻从业人员感到,在党报的整个宣传工作中,舆论监督的稿件最难采、最难写、最难见报,同时也最容易惹麻烦、出问题乃至“引火烧身”,说它是新闻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并不为过。那么,如何让党报的舆论监督沿着一条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前进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寻求社会性合作,把党委、政府、人民群众作为搞好党报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和可靠“后方”。 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使党报的舆论监督更具权威性 舆论监督主要是在媒体上通…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基层的通讯员,缺乏新闻线索、重大题材,采写实在太难,我也有同感。与一位资深编辑谈及此事,他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新闻多的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就有不少新闻题材,关键在于自已是否用心去观察、思考,并把它变成文字。”于是我便当起了有心人,今年以来还真的写了不少新闻与新闻评论,并有不少见了报,且反映良好。诸如有人砍树开荒,我便写了《树重要还是人重要》;早锻炼路过菜场,见两个菜贩为争摊位而大吵大闹,我便写了《让他三尺有何妨?》;看到有人践踏草坪与绿化带,我便写了《珍惜我们的家园》;针对“沙风暴”猖獗,我便写了《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灾难》;针对不断发生的火灾、爆炸与交通事故,我便写了  相似文献   

17.
“大而全”这是初写新闻同志的一种通病。记得我初写稿子的时候,我所在的公社,猪的存栏数在全县名列前茅,我就写了这条新闻,内容从公社党委重视养猪、养猪的重要意义写到措施有力、政策兑现以及兽医站发挥作用等,洋洋二千五百多字。这样的新闻稿子自然未被采用。后来,我请教省报的一位老记者,他对我说:写新闻主题要集中,角度要新鲜,切忌“大而全”。他还问我:你写这个典型,如投给省报,在全省是否过得硬?如投给全国性报刊,在全国是否过得硬?他这  相似文献   

18.
新闻照片画面最忌“重复”。我从事党报新闻摄影工作十几年了,现在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做到不拍画面重复的新闻照片。党报新闻摄影不能离开党的中心工作,在同一新闻题材上,要做到不拍与自己拍过的画面相同的照片和不拍与通讯员所拍画面相同的新闻照片,那是很难的。为此,笔者试求说点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新闻界同行。  相似文献   

19.
一张党报是否健康,是否具备充沛的活力,是否充满精气神,取决于办报主导思想是否正确、稿件是否高质量、版面是否新颖等诸多因素,编辑是党报宣传的策划、串联、合成、把关者,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把握和营造这种氛围的任务。党报的精气神来自于好编辑,好编辑要靠好素养支撑。因此,只有既精于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出版技术,又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才能让党报既有强健的“筋骨皮”,又有饱满的“精气神”。所以,合格的党报编辑必须是——  相似文献   

20.
刘安泰 《新闻前哨》2001,(12):28-28
追求党报政治性与可读性的完美统一。这不仅是新闻业务的要求,也是新闻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 要实现党报政治性与可读性的统一,需要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指导与艺术的关系。 党报要报道新闻,还要宣传党的中心工作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码事,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而宣传则是主体向客体灌输自己的主张,因而二者要“分家”。还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淡化政治,淡化宣传,多写不带宣传味的所谓“纯新闻”。 诚然,党报也是新闻纸,报道日常新闻是它的基本任务。新闻事业的特性当然是传括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