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新平  姜燕 《天津中医药》2007,24(4):302-302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骤起骤落,并伴有剧烈瘙痒或烧灼感为临床特征。中医称之为"风疹"、"瘾疹",西医以其病程超过1个月且不定期反复发作者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经久难愈,治疗棘手,容易复发。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加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骤起骤落,并伴剧烈瘙痒或烧灼感。常反复发作,迁延数月至数年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自1989年~1997年,我们以联贴路路通红糖汤治疗荨麻疹...  相似文献   

3.
从血论治荨麻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该病为“瘾疹”。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在短时期内可以痊愈,慢性者反复发作,迁延数月,经年不愈。  相似文献   

4.
正荨麻疹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是皮肤性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程超过6周者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CU)。慢性荨麻疹发作时以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消,退后常不留痕迹为特征,伴瘙痒或烧灼感,其皮损易反复发作。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瘾疹",根据其发病特点,中医文献中又有"癗""风瘙隐胗""赤白游风""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病名。现将本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用峰 《河北中医》2012,(10):1448-1449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瘾疹"、"赤白游风"等,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在临床颇为常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虽有较多治疗方法,但均难以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38岁,2018年6月25日因"阵发性腹部疼痛伴皮肤瘙痒2 d"就诊。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全身大小不规则风团,皮肤瘙痒,搔之有痕,时而消退,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荨麻疹后,口服泼尼松及氯雷他定片症状缓解;其后反复发作数次,常于春秋交替或饮食失节加重,每次发病自行口服皮敏消胶囊和氯雷他定片,1周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则瘙痒红团仍时发时止,迁延不愈。2 d前  相似文献   

7.
慢性荨麻疹患病率高,常反复急性发作,伴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中医药防治慢性荨麻疹多从“风”立论,疗效确切。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焦络理论为指导,探索“风”之来源,发现慢性荨麻疹为肝肾不足、三焦不通、玄络闭塞,导致内风闭郁、外风侵袭,使瘙痒皮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补肾水、通三焦、开玄络之法指导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有效减少了急性发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风团、瘙痒为主,反复发作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目前对本病的发病环节尚未完全明了,西医治疗主要以抗过敏药口服为主,但存在服药可控制、停药易反复的特点。我们采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营卫不和兼表虚型慢性荨麻疹3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是各种因素所致皮肤黏膜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1]。中医有"隐疹"、"风疹块"、"风瘙隐疹"等名称。本病特点是皮肤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突然发作,时隐时现,伴剧烈瘙痒,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急性者短期可痊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数月以上不愈。笔者运用中国中医研究院  相似文献   

10.
<正>荨麻疹是一种由各种原因致使皮肤与其他组织发生炎性反应的瘙痒性皮肤病,临床常以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当风团具有规律性地发作且持续时间大于6周时则被定义为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发病率在0.1%~3%之间,患者常反复瘙痒,甚者病程可持续数年,患者深受其困扰[2]。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与严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相当,可见其生活质量深受影响[3]。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35岁。初诊:2014年8月10日。主诉:周身红色风团伴瘙痒5d。现病史:近5d不明原因反复出现全身红色风团,瘙痒明显,遇热遇风加重,遇冷稍减轻,服用氯雷他定片后稍减轻,但仍每日反复发作。刻下症:面部、颈部、胸部、背部见多处淡红色风团,瘙痒,口干口苦,睡眠正常,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瘾疹。西医诊断:急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赤白游风""风疹块"。发病时皮肤或黏膜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典型皮损为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骤起骤消,消后不留痕迹,自觉瘙痒明显。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痊愈,慢性者可迁延数月、数年。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发病,10%~20%的人群一生中至少发作一次荨麻疹~([1])。中医药治疗荨麻疹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将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13.
正荨麻疹是以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发病机制多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或Ⅲ型变态反应~([1])。其虽病因明确,病程短,但因反复发作、瘙痒剧烈、部分可呈慢性病程,对患者造成极大困扰。白彦萍教授认为"风"为荨麻疹的根本病机,临床中善于把握"风"在各型荨麻疹及荨麻疹各阶段的作用,善以不同祛风药物  相似文献   

14.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高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临床以皮肤鲜红色、苍白色风团,伴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经反复发作,常年不愈发为慢性荨麻诊,有的可有规律如晨起或晚间加重,有的则无规律,多数无法找到原因,但对健康及面容产生不良影响,给患者带来精神上  相似文献   

15.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珠海市人民医院中医科(519000)朱宜德主题词荨麻疹/中医药疗法,当归饮子/治疗应用慢性荨麻疹是顽固过敏性皮肤疾患,属中医“风瘾疹”范围。临床表现以瘙痒剧烈,全身突起风团,反复发作为特点。笔者于1989~1996年用当归...  相似文献   

16.
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瘙痒风团等特征。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药抗组胺、激素等药物多可暂时控制症状,但停药则易于复发,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2007年2月—2010年1月,我院应用中药活血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56例,并与单用氯  相似文献   

17.
徐涛  纪战尚 《光明中医》2010,25(5):862-863
<正>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风疹等范畴,主要以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瘙痒,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为临床特征。风团迁延3天以上且反复  相似文献   

18.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是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鲜红色风团性丘疹伴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常反复发作。笔者应用三豆饮加味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3~2011年10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丘疹性荨麻疹103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  相似文献   

19.
慢性荨麻疹是以反复出现风团伴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风团,圆形或不规则形,色红或略带苍白,瘙痒剧烈.风团发无定处,存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消退,常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发作,超过一月者称为慢性荨麻疹.由于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因,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棘手,常反复发作.笔者近年来采用耳针与体针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荨麻疹是以局部或全身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伴瘙痒为特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中医学"瘾疹"、"风疹块"、"风疙瘩"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内源性因素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等相关,外源性因素多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或理化因素相关。由于发病因素难以确定,症状易反复。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用维丁胶性钙穴位注射治疗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