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斑潜蝇种类及其天敌资源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危害贵州省蔬菜的斑潜蝇种类、寄主作物、受害叶率、受害株率及其寄生性天敌种类和种群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危害贵州省蔬菜的斑潜蝇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其次是南美斑潜蝇;受害蔬菜主要是豇豆、丝瓜和扁豆等;优势寄生性天敌种类为甘蓝潜蝇茧蜂。  相似文献   

2.
北票市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学名Liriomyza sativne Blanchard,是辽宁省植物检疫对象.自1995年传人北票市。很快在全市32个乡镇传播蔓延。造成危害。受害作物主要是菜豆、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等十几种蔬菜和棉花、大豆、向日葵等多种作物,使之减产,甚至绝收。如有的保护地黄瓜,百分之百受害,长到7叶时,已全株枯死:还有的保护地豆角因美洲斑潜蝇为害,减产70%;有的棉花叶片也布满了斑潜蝇的虫道.造成减产。美洲斑潜蝇已对北票市蔬菜生产.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斑潜蝇在江苏省可危害 9科 30多种植物 ,特别是豆科、葫芦科、茄果类蔬菜受害严重 ,株、叶受害分别达到 89.3%、4 0 .2 %。江苏地区的美洲斑潜蝇一年约发生 9~ 10代 ,露地上不能越冬。美洲斑潜蝇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万综 《福建农业》2009,(11):17-17
源于北美,现分布于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同属于潜蝇科、斑潜蝇属昆虫.是世界上严重危害花卉、水果、蔬菜、棉花及牧草等农作物的有害生物,曾造成土耳其温室中的石竹大量受害。据对两个面积共1000多亩的蔬菜园地调查,全部蔬菜受其危害,其中以芹菜受害最重。被害株率几乎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斑潜蝇属.1993年在我国海南省三亚市的反季节瓜菜作物上发现后,迅速蔓延;1997年传入新疆哈密.该虫寄主植物多达14科,在哈密地区现已发现有14科、31种作物.其中以四季豆、豇豆、黄瓜、西葫芦等蔬菜受害最为严重,对新疆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属国际性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蔬菜、瓜果、豆类、花卉,为害作物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50%,甚至失收。近年来,东阳市美洲斑潜蝇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受害植物种类多,对蔬菜、花卉等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笔者在前几年调查研究基础上,2001~2004年在城郊蔬菜  相似文献   

7.
1997-2000年调查表明,危害蔬菜的潜蝇主要有5种: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及菜斑潜蝇,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江苏海门地区的优势种。不同潜蝇的发生危害具有明显的寄生选择性和季节差异性。用化蛹进度和黄板诱集成虫预测其发生时,应综合虫口基数,气候条件,食料,田间自然死亡率,寄生率,历年虫态历期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和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是近几年传人西昌市,并在蔬菜、花卉等农作物上为害猖獗的一种害虫。西昌市于1995年6月,首次在蔬菜上发现斑潜蝇危害症状,经采集样本报检,鉴定确认为美洲斑潜蝇。后通过疫情普查,全市汉区24个乡(镇)中有17个乡(镇)发现危害症状,受害作物及杂草达60多种。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以蔬菜和花卉类受害种类多、危害重。锦州地区采取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美洲斑潜蝇的传播蔓延与危害。  相似文献   

10.
逐行逐株调查了400余株自然生长棉花上美洲斑潜蝇危害的棉花叶片和幼虫潜道,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的自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在棉田发生的初期,其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在棉田发生一段时间后,即棉花生长进入蕾、花、铃盛期,被害叶片在棉田仍呈均匀分布,但幼虫潜道在棉株上、中部和以整株棉花为取样单位时为聚集分布,在棉株下部则为随机分布。进一步分析表明,幼虫潜道在棉株上、中部的聚集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以整株为取样单位时的聚集是由环境因素或美洲斑潜蝇自身活动习性所引起的。当以整株棉花为取样单位时,幼早潜道的聚块面积为1株棉花。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以蔬菜和花卉类受害种类多、危害重。锦州地区采取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美洲斑潜蝇的传播蔓延与危害。  相似文献   

12.
潜叶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一类小型昆虫,俗称拱叶虫、夹叶虫、叶蛆等。在我国主要有4种,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豌豆彩潜蝇,前三种斑潜蝇是1994年以后从国外陆续传人我国并在蔬菜上发生危害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也是潜叶蝇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三门峡地区板蓝根潜叶蝇有豌豆潜叶蝇和美洲斑潜蝇两种,以豌豆潜叶蝇危害为重.豌豆潜叶蝇1年在板蓝根上完成4代;美洲斑潜蝇1年在美洲板蓝根上完成5代.均以蛹在被害叶片组织内越冬.该类害虫在气温凉爽的山区发生较重.受潜叶蝇危害,常造成叶片提前脱落.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证明0.6%海正灵EC1000X、1.8%阿维菌素WPS3000X、1.8%阿巴丁EC2000X、48%乐斯苯EC1000X、1.8%爱福丁EC2000X对板蓝根潜叶蝇防治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在寄主作物上的虫道呈蛇形,且主要分布在叶片正面,明显有别于豌豆彩潜蝇、番茄斑潜蝇。幼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蛀食能力差异明显,在丝瓜、茄子和豇豆上单个潜道面积分别为53.34、51.76、34.55 m m 2 。不同龄期幼虫蛀食量差异较大,其中以3 龄幼虫为最大,约占蛀食量59.30% ~70.68% 。在25℃下,卵历期2.3~2.8 d, 寄主作物对卵的发育影响不明显,对幼虫历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复配型杀虫剂"潜虫亡"80%WP防治斑潜蝇的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潜蝇是近年蔬菜、瓜、豆等作物上的危险性害虫,食性杂、为害范围广,在叶表皮下取食叶肉,受害植株叶片布满灰白色蛀道,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早衰.由于其分布广、繁殖快、寄主多、为害重,加上虫体小,潜叶为害,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自1996年来该虫的发生逐年加重。据统计,福州市蔬菜面积3800公顷,1996年发生斑潜蝇危害约有5500公顷次,其中发生危害较严重约4500公顷次。1997年该虫发生为害面积约2400公顷,其中严重危害有1866公顷,占77.8%。近年来,该虫的危害已成为福州蔬菜生产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斑潜蝇又名鬼画符,属双翅目潜蝇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砚山县后迅速蔓延成灾,目前全县11个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已成为砚山县常态性害虫。其种类有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主要危害蔬菜、烟草、辣椒、花卉等经济作物。以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通过农业防治法,合理种植美洲斑潜蝇喜嗜植物——苘蒿,与其他作物间作,并及时清除害虫危害的苘蒿叶片,可以有效地防治美洲斑潜蝇;使用黄板诱杀可以进一步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能够有效地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是重要的植物检疫性害虫。1999年在沁县发生为害,之后在蔬菜上迅速扩散蔓延,成为沁县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对美洲斑潜蝇的分布为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一、为害特点据调查,美洲斑潜蝇为害范围广,主要为害葫芦科的黄瓜、丝瓜、西葫芦、西瓜等,茄科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豆科的四季豆、菜豆、扁豆等,十字花科的白菜、油菜及菊科的花卉等20多科100多种植物。在受害的作物中,以豆科、葫芦科作物受害最重。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把植物的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美洲斑潜蝇对几种花卉的偏嗜性。[方法]以单位叶面积累积虫道数为主要指标,单位叶片累积虫道数和植株危害率为参考指标,研究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几种花卉危害的选择性及危害规律。[结果]美洲斑潜蝇主要危害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的花卉,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对一串红、万寿菊、非洲菊的危害高峰期均处于5月,6、7月依次减轻。对二月兰、金盏菊、三裂绣线菊和百日草的危害程度7月低于6月。整体来看,美洲斑潜叶蝇危害6月较重。7月危害面广,8月危害较轻,这可能与2008年7、8月雨水较多有关。[结论]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总体上。6月的危害较重,7月危害面较宽,雨水多的月份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