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间日疟原虫与异种疟原虫之间的红内期交叉反应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1%NP-40分别提取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伯氏疟原虫及约氏疟原虫中溶性抗原,用间日疟病血清及两株抗间疟红细胞内原虫单克隆抗体6H7和2C3对上述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间日疟原虫与异种疟原虫之间有一系列交叉反应原,其中食触猴疟原虫有14条蛋白带可被间日疟病人血清识别,多于另外三种疟原虫。五的虫共有的79kD蛋白均可被间日疟病人血清识别。此外,间日疟病人血清还识别正常  相似文献   

2.
应用LR White低温包埋法并结合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保护性单克隆抗体M26-32识别的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抗原进行了超微结构定位。结果表明与单克隆抗体M26-32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抗原主要定位于早期滋养体、晚期滋养体、裂殖体和裂殖子的细胞质,为无性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共同抗原;在滋养体发育过程中该抗原有所增加,一部分可通过原虫的胞吐作用运出并定位于邻近虫体的感染红细胞细胞质。  相似文献   

3.
选用一组抗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抗原gp195的单克隆抗体,分析海南省、江苏省恶性疟原虫分离株gp195的抗原差异。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表明,6个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gp195抗原既合共同性抗原决定簇,也含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根据原虫对该组单抗的反应差异,可划分为两个主要的gp195血清型。恶性疟原虫FCC_(8705)/JS为Ⅰ型;FCC/HN为Ⅱ型,FCC_(7802)/HN、FCC_(8702)/HN为Ⅱ_2型; FCC_(7801)/HN、FCC_(8701)/HN为Ⅰ Ⅱ混合型。免疫印迹法显示,恶性疟原虫FCC_(8705)/JS、FCC_1/HN、FCC_(8702)/HN、FCC_(7801)/HN gp195分子量分别为210kD_8、200kD_a、200kD_a、198kD_a。其中江苏FCC_(8705)/JS的gp195分子量高于其它三个海南分离株。作者对gp195抗原差异的规律及其对疟疾疫苗研究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比较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P.v)和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可溶性抗原与间日疟感染者混合血清和单克隆抗体(McAb)M26-32免疫反应性的差别,以期寻找潜在的疟疾诊断抗原。方法取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经60%Percoll浓集其中的感染红细胞(i RBC)。分别制备P.v、P.f和正常红细胞(nRBC)可溶性抗原,应用P.v感染者、正常对照混合血清和M26-32单抗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v感染者能特异性识别26k、33、49、115kDaP.v抗原;100、102、110、150、175kDaP.f抗原;能够交叉识别的条带有:31、59、63、70、120kDa。M26-32单抗能识别P.f、P.v抗原中31kDa等抗原条带。结论P.v感染者能特异识别间日疟抗原组份,并能交叉识别P.f抗原,其中31kDa抗原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同时能被M26-32单抗识别,其作为P.v特异性诊断抗原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进一步阐明水蛭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交叉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子胞蚴抗原、尾蚴抗原、肝期童虫抗原、雌(雄)成虫抗原、虫卵抗原,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制备的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与水蛭可溶性抗原(LSA)免疫兔血清分别进行免疫印迹反应,分析其交叉性。结果LSA免疫兔血清能识别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且所识别的抗原成分有明显差异,雌性成虫抗原和雄性成虫抗原分别有3条和2条蛋白组分可被LSA免疫血清识别,而不含抗虫卵和抗尾蚴抗体。结论在LSA成分中与血吸虫的共同成分主要存在于成虫中,LSA免疫血清中含有较多的抗雌性成虫抗体,而雄虫次之。  相似文献   

7.
用LR White低温包埋法及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保护性单克隆抗体M26-32识别的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内期145/102 kDa抗原进行超微结构定位研究。发现金颗粒主要定位在该株原虫红内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及裂殖子的细胞质中;一些金颗粒则定位于原虫表面的复合膜或散布在感染红细胞的细胞质中。表明145/102kDa抗原是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内期各无性发育阶段的共同细胞质抗原,其一部分可途经原虫表面的复合膜而被转运到感染红细胞的细胞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种去污剂(NP-4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皂素-Saponin)加上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制备红内期恶性疟原虫抗原,并使用ELISA法比较三种可溶性提取和抗原性,结果发现碳酸盐缓冲液包被虫体抗原比PBS包被效果好,前者可增加抗原的吸附性,NP40提取物仍然含有抗原性,尽管其抗原含量远远低于另两种提取物,NP40-SDS和Saponin-SDS提取物对许多病例表现出抗原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9.
以现场感染间日疟原虫患者血为材料,提取疟原虫总RNA,分离纯化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以λgt11噬菌体为载体,构建cDNA文库。  相似文献   

10.
用鸡疟原虫雌配子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I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的6株(3H1、2H1、1G1、12D1、6E2、6C2)杂交瘤细胞,证明能分泌效价高、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McAb)。亚类鉴定为IgG1(6C2,3H1)、IgG2a(1G1,2H1)、IgG2b(6E2)、IgG(12D1),其中2H1、6E2、1G1、12D1株McAb为抗膜抗体,而3H1和6C2株McAb为非抗膜抗体。除12D1株McAb与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有交叉反应外,其它各株McAb与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鼠疟原虫和鸡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1.
以免疫印迹技术探讨Mφ对日本血吸虫UEA(卵尿素溶性抗原)的加工情况。检测对象为UEA体外激活的Mφ匀浆及Mφ培养上清。所用结合物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经亲和层析提纯的小鼠抗UEA抗体。结果可见抗原经Mφ作用后,大分子量UEA形成小分子多肽。它们与UEA及胰酶酶解的UEA有明显差异;培养上清与细胞匀浆条带较相似,仅见某些量的不同。根据以上结果而推论:(1)UEA可被Mφ加工为小分子片段,加工方式为裂解;(2)加工后的抗原多肽可释出Mφ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进一步阐明水蛭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交叉性机理提供依据。 方法 制备日本血吸虫子胞蚴抗原、尾蚴抗原、肝期童虫抗原、雌 (雄 )成虫抗原、虫卵抗原 ,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制备的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与水蛭可溶性抗原 (LSA)免疫兔血清分别进行免疫印迹反应 ,分析其交叉性。 结果 LSA免疫兔血清能识别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 ,且所识别的抗原成分有明显差异 ,雌性成虫抗原和雄性成虫抗原分别有 3条和 2条蛋白组分可被LSA免疫血清识别 ,而不含抗虫卵和抗尾蚴抗体。 结论 在LSA成分中与血吸虫的共同成分主要存在于成虫中 ,LSA免疫血清中含有较多的抗雌性成虫抗体 ,而雄虫次之。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种去污剂(NP-4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皂素-Saponin)加上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制备红内期恶性疟原虫抗原,并使用ELISA法比较三种可溶性提取物的抗原性。结果发现,碳酸盐缓冲液包被虫体抗原比PBS包被效果好。前者可增加抗原的吸附性。NP40提取物仍然含有抗原性,尽管其抗原含量远远低于另两种提取物。NP40-SDS和Saponin-SDS提取物对许多病例表现出抗原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在用疟原虫虫体抗原作现场免疫学筛选时,最好用NP40提取物、NP40-SDS提取物和Saponin-SDS提取物作混合抗原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我国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 HN)谷氨酸富集蛋白 (GARP)、丝氨酸重复抗原 (SERA)和裂殖子表面蛋白 1(MSA1)基因序列 ,并进行序列分析。 方法 采用 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基因组 DNA中扩增 GARP、SERA和 MSA1基因片段 ,分别插入到测序载体上进行测序。应用 DNAstar软件辅助分析 3种抗原基因的结构及 3种抗原在不同恶性疟原虫株间的分化情况。 结果 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 GARP基因全长 2 2 6 3bp,编码6 82个氨基酸残基 ,谷氨酸占 2 3.6 1% ,包含 5个典型的氨基酸重复序列 ;SERA基因全长 344 8bp,编码 995个氨基酸残基 ,丝氨酸含量为 10 .6 5 % ,包含 1个连续 32个丝氨酸 (S)残基的序列 ;MSA1基因全长 5 0 85 bp,编码 16 94个氨基酸残基 ,MSA1的氨基酸序列符合 MAD2 0型特征。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与 3D7、FC2 7株 GARP的序列差异主要集中于 C-末端 ;FCC1/ HN株与 FCR3、3D7、FCBR、Hondulas- 1株 SERA的序列差异主要集中于 N-端。FCC1/ HN株与MAD2 0、3D7、HN1、HN2、FC2 7、RO- 71、RO- 33、CAMP和 Palo- alto株 MSA1的同源性高 ,K1和 WEL L COME株 MSA1的同源性高 ,各分离株 MSA1的序列差异主要处于第 2至 16分区。 结论 了解了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 GARP、SERA和 MSA1的  相似文献   

15.
复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建立在同一次扩增中即可鉴别患者感染的疟原虫虫种的复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中度重复基因序列pBRK1-14 和间日疟原虫(P.v.)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COIII合成引物,采用经优化的PCR反应体系, 对疟原虫D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 P.f.与P.v.分别被扩增出206 和370 bp 大小的DNA片段,与人白细胞DNA 无交叉;用该反应体系至少可检测出原虫血症为5×10- 7的P.f.感染和1.02×10- 6 P.v.感染; 自云南疟疾流行区采集的783份滤纸干血滴样本中, 复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85.8% , 误诊率为0, 漏诊率为0.1% , 而镜检法依次分别为84.9% 、3.1% 和1.0% , 两者符合率为95.8% 。结论: 本复式PCR检测疟原虫较镜检敏感、特异, 适用于我国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的疟疾诊断、流行病学调查、药物的疗效考核和献血员的筛选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PCR检测技术在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区诊断疟疾的现场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海南省疟疾混合感染流行区 3 0 4份滤纸干血滴样本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3条引物 ,采用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的DNA片段 ,检测现场所采样本中的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 ;同时与镜检法进行比较。 结果 在 3 0 4份样本中 ,PCR法阳性 15份 ,其中间日疟 7份 ,恶性疟 8份 ;镜检法阳性11份 ,其中间日疟 6份 ,恶性疟 5份。镜检阳性的样本PCR均为阳性 ;镜检阴性而PCR阳性的 4份样本 ,其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鉴定 ,证实为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 结论 此PCR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对诊断或鉴别诊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食蟹猴疟原虫 (P c.)和恶性疟原虫 (P f.)两种抗原在不同疟区人群疟疾抗体检测的实用性。 [方法 ]1997年 5~ 10月在海南省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及河南省单纯间日疟区用P c 和P f 两种抗原测试人群疟疾抗体。 [结果 ]在海南省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P c 和P f 两种抗原检测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7 4%和 31 3% ,其阳性符合率为 83 9% ;河南省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的P f和P c两种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2 3 0 %和 9 7% ,阳性GMRT分别为 42 9%和 2 9 3%。 [结论 ]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P f和P c两种抗原均可用于人群疟疾抗体的检测 ,而单纯间日疟地区则以P c 抗原为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西间日疟原虫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其地理分布。 方法 用滤纸法采集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原虫阳性病人血样 31份 ,Chelex- 10 0离子交换法用于提取滤纸血样中的 DNA,改进的套式 -等位特异 - 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鉴别性片段的扩增、分析和鉴定。 结果 在 19份广西当地间日疟病例血样中 17份鉴定为温带族虫株(89.5 % ) ,2份为热带族虫株 (10 .5 % ) ;12份输入病例血样中 ,温带族 8份 (6 6 .7% ) ,热带型 3份 (2 5 .0 % ) ,PV- 2型 1份(8.3% )。 结论 目前广西当地流行的间日疟以温带族虫株为主 ,少数热带族病例出现在环江和防城县 ;但输入间日疟病例中热带族虫株感染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初步观察了兔抗两种重组恶性疟复合抗原(C和CAC)的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抗C和抗CAC两种免疫血清对疟原虫体外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抗CAC血清的抑制效果更明显(P<0.05)。抑制程度随培养物中免疫血清浓度的增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中抗CAC免疫血清在1%、10%和20%浓度时对疟原虫第2增殖周期(72h)的抑制率分别可达15%、54%和82%。免疫血清作用后较多原虫呈现发育不良及裂殖子凝集和成熟原虫退变现象,提示可能与复合抗原中的多个保护性抗原位点所产生的多功能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20.
对112例发热病人血样同时进行镜检和用McAb-McAbELISA夹心法检测间日疟抗原,发热病人血片分别由基层镜检员和省级专业人员镜检,检出间日疟阳性率分别为30.36%和43.75%,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42.86%,其敏感性、特异性均在95%以上。具有采样方便、样本可成批操作、结果客观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开展灭疟后期疟疾传染源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