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将9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合环磷酰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消狼救肾汤.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及各观察指标的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向荣 《江苏中医药》2007,39(12):35-3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LN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治疗组复发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43.33%;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狼疮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运用中医辨证使用中药,配合西药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观察6个月;对照组40例单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复发率5%,对照组复发率15%,两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尿蛋白的改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尿蛋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着重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11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LN患与106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的LN患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LN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复发和减少治疗中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狼疮性肾炎(LN)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现将肾活检确诊的98例DP型LN,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旨在了解两组疗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秋月 《新中医》2005,37(4):60-6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2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 别为42.9%、75.0%,对照组分别为30.8%、53.9%,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 组平均缓解时间(5.0±2.2)月,对照组平均缓解时间(8.0±3.6)月,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总复发率治疗组为19.1%,对照组为78.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毒副作 用发生率治疗组为32.1%,对照组为61.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 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7.
狼疮性肾炎(LN)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现将肾活检确诊的98例DP型LN,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旨在了解两组疗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养阴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养阴活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肾小管标志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视黄醇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血粘附分子1、P-选择素以及LN活动指数评价。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中药养阴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管损伤有保护与修复作用,对LN患者血清粘附分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狼疮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林  成慧贞 《河北中医》2003,25(9):698-7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 (LN)的临床疗效。方法  6 6例LN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6例 ,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辨证加减治疗 ;对照组 30例 ,单纯西医治疗。治疗 3个月后比较 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89% ,复发率 1 3.89% ,对照组分别为 76 .6 7% ,4 3.33%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较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 (LN)的效果。应用环磷酰胺 (CTX)分阶段静脉冲击、中小剂量激素、大剂量强力宁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31例LN ,并与 18例LN对照。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情缓解率、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方面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LN ,缓解病情快 ,疗效高 ,副作用少 ,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疗效观察。方法:观察病例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西医对照组22例,治疗组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只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4.4%,复发率5.6%;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7.3%,复发率22.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作用均显著优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 (LN)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法 :西医组 75例 ,中西医组86例 ,前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及CTX冲击治疗 ,后组经西医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 94 2 % ( 81/ 86) ,副作用发生率 32 6% ( 2 8/ 86) ;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 77 3% ( 5 8/ 75 ) ,副作用发生率 69 3% ( 5 2 / 75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LN疗效较好 ,副作用少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狼疮性肾炎(LN)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狼疮性肾炎的活动与否是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顸后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对LN的治疗作用,我们把1999年至2004年初在本科住院及门诊的LN患者59例,随机分为以中药狼疮静加减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血粘附分子、P-选择素、肾小球肾小管标志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视黄醇蛋白)的研究,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粘附分子、P-选择素、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视黄醇蛋白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中西医结合组对LN患者血清粘附分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均有保护与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褚桂克 《国医论坛》2007,22(1):20-21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多器官损害的最常见表现.在治疗上,现代医学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但其副作用较大,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带状疱疹、出血性膀胱炎、肝肾毒性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15例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激素加环磷酰胺(CTX)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并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辩证施治。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活动性LN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显著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与单纯用西医治疗相比较。方法 :筛选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 4 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4例 ,对照组 1 8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 ,予中药汤剂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6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7 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在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缓解临床症状 ,调节免疫反应 ,降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热毒炽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组加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方治疗,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为主要治疗原则,观察自拟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组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新方案奠定基础。方法:收集自2008—2009年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风湿科病房及门诊狼疮性肾炎病例共98例,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其中中医组33例,西医组32例,中西医结合组33例。中医组服中药组方(生地、丹参、接骨木、积雪草、猫爪草等)每日1剂,分2次口服;西医组静滴环磷酰胺1.0/月;中西医结合组在口服中药组方的基础上静滴环磷酰胺0.6/月。各组病例均治疗5~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做出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结果为与治疗前相比中医组和西医组均能降低24h尿蛋白定量(P<0.05),而中西医组能显著降低24h尿蛋白定量(P<0.01),且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3组血沉比较显示与各自治疗前相比中医组和西医组均能改善血沉(P<0.05),中西医组改善更明显(P<0.01);3组疾病疗效判定中医组总有效率为83.87%,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0.65%,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0.90%,3组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西医组为35.48%,中西医结合组为12.12%,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组方具有一定的抑制免疫作用,可以部分替代免疫抑制剂。中药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可以强化免疫抑制的作用,更有效控制病情,并能减少环磷酰胺引起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6例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6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Ig G、C3、C4等指标的比较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赵立琳  王立新 《陕西中医》2007,28(6):763-76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且严重的内脏损害。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狼疮性肾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弥补了西药治疗的诸多欠缺,展示了良好前景。现就近年来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做一综述。1病机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