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从土壤样品中筛选能够产碱性果胶酶的菌株,并对菌株进行鉴定和果胶酶的酶学性质测定。方法:土壤样品经处理后,涂布于含果胶的平板上,37℃培养48 h后滴加CTAB溶液,挑取产生较大透明圈的菌株,结合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分析鉴定该菌株,并对该菌株所产果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到104株产碱性果胶酶的菌株,其中ZGL14酶活力最高,该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ZGL14所产果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 H 8.6,在40℃、p H 8~9的条件下保温100 min,仍有80%以上的酶活力,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碱性。1 mmol/L Mg2+对该酶的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u2+、Mn2+、Co2+对该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筛选到一株具有较好耐碱性和耐热性的产碱性果胶酶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GL14。  相似文献   

2.
木聚糖酶来源广泛,目前发现的产酶菌株大部分来源于陆地,而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较少。从福建平潭海域筛选到1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B659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同温层芽胞杆菌。对B659菌株进行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的产酶液体培养基是:麸皮6%,豆饼粉1%,K2HPO410 mmol/L,初始p H 6.0。经培养基优化的木聚糖酶活力提高了1.6倍。优化的发酵条件是:温度30℃,摇床转速230 r/min,装液量25 m L/250 m L,接种量8%(体积分数)。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0.7倍。经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木聚糖酶活力达到2 838 U/m L,提高了3.4倍,发酵周期由72 h缩短至30 h。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良好耐酸碱性的木聚糖酶,以解决木聚糖酶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问题。本研究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宜宾竹鼠肠道及粪便中,采用刚果红褪色法初筛和DNS法测定木聚糖酶活进行复筛,筛选了1株具有耐碱性木聚糖酶活性的菌株JZF,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对蕈状芽孢杆菌JZF的生长曲线、产酶曲线以及产耐碱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的探索。结果显示,该菌株于37 ℃,180 r/min培养48 h酶活达到15.17 U/mL;培养28 h后菌体量达到最大值,72 h后木聚糖酶活力达到最大值为29.65 U/mL,所产木聚糖酶最适合反应温度为50 ℃,最适pH9.0;40~60 ℃,pH8.0~9.0条件下相对酶活能保持在60%以上,金属离子Mn2+与Ca2+对该菌株的木聚糖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所得菌株所产的木聚糖酶在碱性条件下具备良好的活性,为后续耐碱性木聚糖酶的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了菌种来源与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BL2l中的高效分泌表达并对其产木聚糖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方法全基因合成枯草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基因序列并进行密码子优化,经大肠杆菌BL2l表达后获得基因工程菌株,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硫酸铵分级沉淀和AKTA系统分离纯化,分析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结果重组木聚糖酶为胞外分泌性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43×103;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65℃,最适p H为10.0,最适条件下酶活最高可达1201.5 IU/ml。结论成功获得高效分泌表达重组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株,该木聚糖酶具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碱性。  相似文献   

5.
海洋源蛋白酶产生菌筛选及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海洋源鱿鱼中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通过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结合蛋白酶活性测定的方法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采用PCR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16S rRNA鉴定,并构建目的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同时研究粗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10株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鉴定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其中SW5菌株产酶活性最高达257.67±2.44 U/mL,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株所产粗蛋白酶的酶学特性研究发现,其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40℃,终离子浓度为1 mmol/L时Mn2+、Ba2+和Ca2+对该蛋白酶活性有较高的激活作用,而Fe~(2+)和Zn~(2+)能明显抑制该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中高温大曲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热地衣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对地衣芽孢杆菌进行耐受性分析,发现其耐盐、耐p H能力较强;能耐14%的盐浓度,能耐p H范围为p H3.0~10.5;耐乙醇能力较弱,不能耐6%的乙醇浓度;耐温度能力较好,最高能耐55℃的高温。通过3种酶鉴定培养基对地衣芽孢杆菌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进行定性鉴定,发现在3种酶鉴定培养基上均能形成透明圈。通过对地衣芽孢杆菌的产酶特性研究发现,在液态培养条件下,地衣芽孢杆菌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时间均为36 h,最适产酶温度分别为45、40℃,最适产酶转速均为240 r/min;地衣芽孢杆菌产FPA酶和CMC酶的最适产酶时间分别为36、48 h,最适产酶温度均为30℃,最适产酶转速分别为120、90 r/min。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乳品中具有应用价值的乳糖酶,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用邻硝基苯酚-β-D-半乳糖苷(ONPG)法,从产乳酸的细菌中筛选出了产乳糖酶活力高的菌株RY237,其活性达4.98 U/m L,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研究了乳糖酶的酶学性质,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 H分别为50℃和6.0。该酶在温度40~5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 H5.5~8.0表现稳定,p H7.0出现酶活峰值。金属离子Ca~(2+)、K+、Zn~(2+)、Mn~(2+)、Na+、Mg~(2+)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Cu~(2+)对酶活具有完全抑制作用,EDTA对酶活具有激活作用。凝结芽孢杆菌RY237乳糖酶活性高、性能优良,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白酒酒糟中获得产纤维素酶细菌,利用刚果红平板初筛、摇床发酵复筛等手段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酒糟中共筛选得到16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YS10-2酶活力最高,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 methyl cellulose,CMC)酶活力为36. 73 U/m L,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胞外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 H值为5. 0,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弱酸性的条件下较稳定,金属离子Ca~(2+)、Zn~(2+)、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而Cu~(2+)和Ba~(2+)则抑制酶活性,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底物为CMC。  相似文献   

9.
一株产耐热耐碱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离得到的一株产耐热耐碱木聚糖酶细菌ZH-07进行鉴定,并对其产木聚糖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方法根据培养基上透明圈大小筛选产酶量高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等分析鉴定菌株种属。并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薄层色谱(TLC)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 ZH-07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能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碳源,液体发酵产耐热耐碱木聚糖酶,50℃培养36 h,木聚糖酶的最高酶活性达1664.9 U/m L;木聚糖酶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4×10~3,无纤维素酶活性;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 10,70℃、pH 10处理3 h仍保持64.7%的活性。结论 Bacillus subtilis ZH-07产木聚糖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碱稳定性,在低聚木糖工业生产中有巨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供可用于水产饲料添加剂用途的蛋白酶,从玛珥湖环境中筛选出耐高温蛋白酶产生菌株。通过牛奶平板筛选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30株产蛋白酶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复筛的方法筛选产酶最高的菌株HL-3,其发酵液的蛋白酶活性高达399.2 U/m L。通过生理生化特征鉴定、16S r D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菌株HL-3为地衣芽孢杆菌。菌株HL-3所产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0℃,最适p H为7.0,在90℃保温10 min后酶活力仍可保留75.12%。在离子浓度为1.0×10~(-3)mol/L时,Cu~(2+)和Mn~(2+)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Fe~(2+)、Zn~(2+)、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Mg~(2+)和K~+对该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预期该菌株产的蛋白酶具有用于水产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甘雅霆  周慧  李艳  董重实  赵硕  闫达中 《食品科学》2018,39(20):155-160
目的:分离1?株高产碱性木聚糖酶菌株。方法: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造纸厂活性污泥中筛选1?株高产碱性木聚糖酶细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定糖法测定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活力,并通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菌株YD01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50?℃;在pH?10和80?℃时,仍有87%和85%的剩余酶活力,具有较好的耐碱性及较高的热稳定性。最终发酵产酶水平为36.85?U/mL。结论:鉴定该菌株为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imperiale),所产生的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碱耐受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木聚糖酶产生菌——类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富舍半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纯化木聚糖酶的高产细菌.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平板法及DNS法分离筛选菌株,利用16S rDNA鉴定菌种;研究不同pH、温度、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影响.最终筛选出1株木聚糖酶高产细菌,经鉴定其为类芽孢杆菌.对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其最适温度50 ℃,最适pH 5.0;在pH 4.0-10.0、温度20~50℃之间有较好的稳定性,其野生型菌株的木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22.77 IU.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海洋来源的琼胶酶产生菌,确定其分类地位,研究其所产琼胶酶粗酶的酶学性质及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琼胶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以琼胶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筛选分离产琼胶酶的菌株;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研究菌株所产琼胶酶粗酶的酶学性质;通过测定酶解产物的还原能力和清除自由基ABTS·+的能力,分析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产胞外琼胶酶的菌株JMUAZ5,根据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归属于弧菌属(Vibrio sp.);菌株JMUAZ5琼胶酶粗酶具有良好的底物专一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0°C,在20°C和25°C条件下稳定;最适反应p H值为8.0,在p H 6.0~10.0范围内稳定;Ca~(2+)和Al~(3+)对酶活性具有强烈促进作用,而Zn~(2+)和Fe~(3+)对酶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琼胶酶粗酶对测试的抑制剂、去垢剂和变性剂均具有好的抗性;酶解产物琼胶低聚糖具有还原能力和清除ABTS·+的能力。【结论】海洋细菌弧菌属JMUAZ5可产胞外琼胶酶,酶解产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海洋来源的微生物蛋白酶,本文以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为原料,利用蛋白酶水解圈法初筛得到27株产蛋白酶菌株,测定菌株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即D/d)初步估计其产酶能力,通过发酵液酶活测定复筛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编号为xc10,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发酵液粗蛋白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菌株xc10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 H为7.5;Fe3+、Cu2+、EDT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但Z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因此,从海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分离得到的产蛋白酶的菌株xc10为一株中性、中温蛋白酶菌,为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蛋白酶在水产品加工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淀粉酶的菌株,经淀粉培养基初筛后,采用DNS法对发酵提取的粗酶液进行总酶活和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对筛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4株产淀粉酶芽孢杆菌,测得其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7~3.5之间,其中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能力较高,总酶活达到19.760 U/mL和15.432 U/mL;4株芽孢杆菌所产α-淀粉酶酶活在6.4 U/mL~10.4 U/mL之间。经鉴定,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3株为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产淀粉酶能力优于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耐高温、热稳定性高的β-甘露聚糖酶,以魔芋胶为唯一碳源,采用透明圈法,从土壤中筛选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及分子发育树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DNS法测定β-甘露聚糖酶活性并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能够水解魔芋胶,水解圈D/d比值平均为1.67;鉴定该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KD-1;该菌所产β-甘露聚糖酶最适pH6.0,最适反应温度60℃;在pH5.0~9.0和60~80℃,酶的稳定性良好,60、70和80℃酶的半衰期(T1/2)分别为5.5、4.3和4.2 h;10 mmol/L的Cu2+和Mg2+明显促进β-甘露聚糖酶活性,而Mn2+明显抑制酶活性。本研究筛选到一株地衣芽孢杆菌KD-1,其所产β-甘露聚糖酶,高温下(如80℃)热稳定性高于目前报道的β-甘露聚糖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2):106-112
L-鼠李糖苷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及医药前体的制备。研究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α-L-鼠李糖苷酶的细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α-L-鼠李糖苷酶粗酶性质进行测定。通过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海州湾海域海泥样品中筛选获得一株产α-L-鼠李糖苷酶的细菌菌株DTC03。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的扩增与分析,将菌株DTC03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菌株DTC03α-L-鼠李糖苷酶粗酶液酶学性质进行测定,该酶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pH7.0;在50℃范围内保持1h后,剩余酶活力高于50%;在pH6.0~8.0的缓冲液放置12h后,仍有60%以上酶活。金属离子Ba~(2+)和Al~(3+)对酶有显著激活作用,而Ni~(2+)、Cu~(2+)和Cd~(2+)对酶有显著抑制作用。目前尚未见Bacillus velezensis产α-L-鼠李糖苷酶的报道,研究结果为该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产甘露聚糖酶的海洋微生物。方法:采用2216E、海水-高氏一号和海水-PDA培养基对采集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对菌株进行初筛,并对初筛中HC值较大的菌株通过发酵测酶活复筛;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细胞和菌落形态观察及部分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利用硫酸铵盐析法制备粗酶液,研究甘露聚糖酶作用的酶学特性。结果:从台湾海峡采集的海水和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细菌467株,霉菌145株,放线菌10株,初筛得到64株有透明圈的菌株,复筛得到菌株B555,其酶活力最高为28.18 U/m L,经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B555所产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 H为7.0,且在p H 5.0~10.0时较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50~55℃,在55℃时半衰期约为150 min;1 mmol/L的金属离子Ni+、Co2+、Zn2+、Mg2+、Ca2+、Na+、K+、Fe3+、Ba2对酶活力均有抑制作用。在55℃,p H 7.0条件下,该酶对槐豆胶和魔芋粉有很好的底物特异性,Km值分别为4.7和3.33 mg/m L,Vmax值分别为588.23和476.19μmol/(m L·min)。可应用于魔芋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备。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从酒醅中筛选高产纤溶酶的细菌。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株高产纤溶酶的菌株,命名为DL-1。通过菌株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菌株DL-1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DL-1产纤溶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最适菌龄为4 h,最适碳源为牛肉膏,最适氮源为豆饼粉。在此条件下,所产的纤溶酶在血纤维蛋白平板上形成的溶圈面积可达379.79 m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和鉴定β-1,3-1,4-葡聚糖酶酶源菌株并对酶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透明圈法从食堂锅炉排水口污泥中分离筛选菌株,并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通过PCR方法扩增酶基因,将其克隆于T-载体,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结果:分离筛选的β-1,3-1,4-葡聚糖酶酶源菌株呈长杆状、革兰氏染色可变、兼性厌氧、产芽孢(次端生、孢囊膨大)。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macerans)最为相近,命名为BacillusspA3。PCR扩增获得的酶基因全长734bp,其中开放阅读框架为717bp,编码238个氨基酸。经Blast分析,该序列与多粘芽孢杆菌(B.polymyxa)和浸麻类芽孢杆菌(B.macer-ans)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8%和82%。结论:成功分离了β-1,3-1,4-葡聚糖酶酶源菌株BacillusspA3,酶基因序列与多粘芽孢杆菌和浸麻类芽孢杆菌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