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测应用A-T皮瓣修复红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020年就诊皖南医学院整形美容外科的红唇部色素痣、瘢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A-T皮瓣对缺损畸形进行美容一期修复,评价其疗效.结果:16例患者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红唇外形满意,无继发畸形.结论:红唇缺损面积较小的创面,可应用A-T皮瓣进...  相似文献   

2.
徐海荣  张敬德  吕川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777-1779
目的:介绍一种综合术式一次性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方法。方法:采用一针法鼻小柱鼻翼脚复位固定,以缩窄和平齐鼻底;利用埋没导引针修复鼻翼软骨复位,改善鼻孔形状;带侧翼鼻假体隆鼻突出鼻部和加高鼻翼;上唇M瓣成形修整唇红缘重建唇弓;两红唇瓣覆盖修复红唇部等。结果: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32例,随访20例6个月~2年,外观和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埋线法修复鼻小柱、鼻翼脚、鼻翼软骨复位,M成形术和两红唇瓣覆盖修复红唇部等术式是值得推荐的一种一次性整体修复继发鼻唇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综合术式一次性整复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方法。方法:采用一针法鼻小柱鼻翼脚复位固定,以缩窄和平齐鼻底;利用埋没导引针修复鼻翼软骨复位,改善鼻孔形状;带侧翼鼻假体隆鼻突出鼻部和加高鼻翼;上唇M瓣成形修整唇红缘重建唇弓;两红唇瓣覆盖修复红唇部等。结果: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32例,随访20例6个月~2年,外观和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埋线法修复鼻小柱、鼻翼脚、鼻翼软骨复位,M成形术和两红唇瓣覆盖修复红唇部等术式是值得推荐的一次性整体修复继发鼻唇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牙槽嵴裂和唇裂继发唇鼻畸形的同期联合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牙槽嵴裂和唇裂继发唇、鼻畸形矫治的方法. 方法 对唇、腭裂术后畸形患者同期行牙槽嵴裂和唇裂继发唇、鼻畸形联合矫正. 结果 2004年~2007年,于临床应用37例.33例牙槽受植床创口一期愈合,3例松质骨外露,经清除外露骨和冲洗换药后愈合.本组患者术后正面观唇部饱满,红唇两侧高度基本对称,干湿唇线连续;仰视位鼻翼基底部高度恢复良好,两侧基本对称,鼻孔方向一致,但患侧鼻孔仍稍小于健侧. 结论 同期联合矫治牙槽嵴裂和唇裂继发唇、鼻畸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单侧唇裂继发畸形整复术的术式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术式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效果.方法 手术切几线与口鼻轮廓线相一致,片使鼻翼外侧脚整体旋转复位,重建鼻槛及鼻底,通过鼻腔的V-Y黏软骨瓣使鼻翼软骨上推,矫正鼻畸形.结果 自2000年以来,应用此方法对69例单侧唇裂继发唇、鼻畸形患者进行了修复,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术后瘢痕线不明显.结论 轮廓线切口以及鼻翼软骨上推复位的方法符合唇、鼻的解剖特征,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下唇动脉弓岛状红唇瓣修复上唇红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部分缺损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下唇动脉弓为血管蒂的移位岛状红唇瓣,一次手术修复上唇部分红唇缺损,红唇瓣面积最小为1.5cm×1.5cm,最大为1.5cm×2.0cm的楔形。结果自1993年以来,应用本术式修复上唇的红唇缺损15例,成活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下唇动脉弓岛状红唇瓣,修复双侧先天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组织缺损畸形,具有较强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红唇凹陷畸形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本组患者26例,均为双侧唇裂一期手术后。术中,首先切除原有瘢痕,解剖分离出两侧口轮匝肌,重建连续的口轮匝肌肌环;然后在双侧红唇瓣上分别设计"Y"型切口,三角瓣尖端朝向中线;最后将双侧"V"型三角黏膜瓣向中线推进交叉缝合,重建唇珠。结果 26例患者红唇口哨畸形均得以矫正,上唇人中得以延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5年,效果良好。结论在口轮匝肌重建基础上,应用"V"型皮瓣推进交叉成形术,是种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的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凹陷畸形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单侧唇腭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比较复杂,存在于每一个患者。但每个患者的畸形都有所不同。一般包括鼻下部偏斜、鼻孔横置、患侧鼻翼塌陷、鼻翼外展下移、鼻翼一面角呈钝角、鼻孔基底塌陷、鼻中隔偏曲、上唇瘢痕、上唇过长或过短、红唇缘不齐、红唇凹陷或患侧红唇过多等。目前针对上述畸形报道的修复方法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唇红唇黏膜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矫正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组织缺损畸形的效果.方法 依据上唇红唇组织缺损量,切取下唇正中包括黏膜、黏膜下层及部分口轮匝肌的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以矫治上唇红唇组织缺损.自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共修复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组织缺损患者37例.结果 本组37例患者,术后移植物成活良好,随访6~12个月,效果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 下唇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可利用组织量充足,瘢痕轻微;但不适用于因白唇组织缺损较多,上唇过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卫裴  梁杰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400-402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红唇双叶瓣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红唇畸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旋转固定的唇粘膜瓣色泽红润血运良好,左右侧红唇组织厚度一致,口哨样畸形消失,唇珠明显.结论:应用红唇双叶瓣法可以同时矫正两侧红唇厚薄不均、口哨样畸形及唇珠不明显等多种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方法简洁,术后效果确切,是可行的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和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整复矫治方法。方法:将23例患者按唇畸形、鼻畸形的不同,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上唇及鼻畸形较轻者,采用上唇瘢痕切除,口轮匝肌重建,V-Y成形、Z成形术或双侧肌蒂红唇肌粘膜瓣向中间推进矫正红唇口哨畸形;对唇鼻畸形较严重但上唇组织较多者,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进行矫治;对唇鼻畸形严重并有上唇过紧者,采用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下唇带蒂组织瓣(Abbé瓣)旋转修复上唇正中缺损。结果:23例患者中,17例效果满意,5例患者有明显改进,1例不满意。结论:本文介绍的三种术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双侧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红唇粘膜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红唇粘膜瓣技术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红唇畸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无粘膜瓣坏死,术后红唇形态满意。结论:红唇双叶瓣技术可以同时矫正口哨样畸形,加强唇珠形态,减薄裂隙外侧红唇粘膜厚度等多种红唇畸形,术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红唇瓣推进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切除红唇瘢痕畸形后,沿缺损两侧红白唇交界线切开并游离两侧正常红唇粘膜肌瓣,长度一般为1~2cm,向缺损区推进修复缺损。结果:术后患者唇弓形态完整良好,红唇丰满,手术瘢痕不明显。结论:在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情况下,应用双侧红唇瓣推进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求一种新的修复口哨畸形和鼻底凹陷方法,提高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前唇上方皮下组织双侧C瓣修复鼻底凹陷畸形,两侧口轮匝肌向中线对合,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同时前唇下方皮下组织Λ瓣向内下翻转再造唇珠.结果 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上述方法修复双侧唇裂继发口哨畸形和鼻底凹陷30例,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经3 ~18个月随访,鼻底、唇部形态明显改善,唇珠明显,上唇形态自然,与下唇关系协调.结论 前唇上方皮下组织双侧C瓣及前唇下方皮下组织Λ瓣,可以改善鼻底凹陷,加强唇珠形态;两侧口轮匝肌在中线对位缝合可以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由于其畸形复杂多样性,临床修复方法较多,但尚无一完善的修复方法.自1994年6月,我们针对其鼻唇畸形的解剖特点,采用中隔软骨切除移植和移位解剖结构游离复位的修复方法,修复单侧唇裂继发畸形32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修复比唇裂的修复更为复杂[1],2006年以来,我们以鼻尖支撑结构畸形矫正为基础,进一步应用软骨移植改善鼻尖形态,共用此方法修复62例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发病率高,修复难度较大.自2001年至2004年,我们根据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表现和解剖学基础,采取鼻小柱延长,鼻翼软骨切断悬吊,鼻底瘢痕梭形切除,以及垫高鼻底、缩小鼻孔等综合措施,治疗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者9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双侧口轮匝肌粘膜瓣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矫正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红唇口哨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红唇双侧口轮匝肌粘膜瓣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红唇畸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无粘膜瓣坏死,唇部形态明显改善,有明显的唇珠,上下唇关系协调。结论:红唇双侧口轮匝肌粘膜瓣可以矫正口哨样畸形,加强唇珠形态,术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特殊鼻畸形的有效整形修复方法.方法:对34例鼻畸形,其中先天性鼻窦道13例,先天性鼻眶裂2例,先天性鼻裂7例,双侧唇裂继发鼻畸形12例,应用鼻表浅肌肉腱膜瓣修复.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双侧鼻翼及双侧鼻孔均对称,鼻表情运动和鼻孔舒缩功能恢复.平均随访9个月,均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鼻表浅肌肉腱膜瓣修复特殊鼻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因鼻小柱过短所致鼻尖低平畸形的矫治方法.方法 对8例鼻尖低平伴鼻小柱过短者,采用鼻小柱切口,首先应用肋软骨或Medpor行支撑杆移植矫正撑起鼻尖,鼻小柱切口的继发创面采用耳垂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 8例游离移植的耳垂复合组织均成活良好,随访1~2年形态满意,色泽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差别,供区无明显继发畸形.结论 应用耳垂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小柱过短畸形,不仅适用于外伤性缺损修复,而且也适用于鼻部的美容性修复,是一种患者容易接受、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供区无后遗明显继发畸形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