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海绵城市目标制定及其分解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的核心,海绵城市建设分区是有效引导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分解落实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某城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阐述该地区海绵城市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并通过合理分析确定了规划区的核心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并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分区分解,提出相应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管控的刚性指标,但在其管控和落实上未体现区域间的差别。以厦门市为例,依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和内涵,结合厦门市所处地域的特征,针对海绵城市试点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明确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地块及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并进行片区之间的径流统筹平衡。同时,开展海绵适宜性基本研究,优化海绵城市设施,以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厦门本地的管控实践经验,可为同类型地区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考核评估多以实现一系列关键的管控指标为目标,以保持"自然"特征,取得期望效果。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存在困境的根源在于对关键技术参数理解不足,从而导致普遍的指标分解依据不足,方案缺乏说服力,与专项规划也不好衔接。介绍了新西兰奥克兰的水健康雨水管理实践和核心指标,并对我国雨水管理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奥克兰的年降雨场次控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参与的海绵城市项目,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理解和指标体系的改进,提出宜将我国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更新为雨量控制率,同时引导各地科学合理地采纳生态缓排、峰值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某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制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区的河流水系、地形条件等因素,提出基于流域、排水分区、地块三个层面的海绵城市建设分区管控策略,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逐级分解。以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强制性指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和绿色屋顶率等指导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政策背景解析,结合厦门实际,探索研究了一套指标明确、方法清晰、切合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评定方法。该方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开发边界为评价对象、以管控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历史易涝点消除、内涝防治标准达标、城市水体环境质量、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天然水域面积变化为指标,通过明确各项指标的评价方法及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核算方法,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本土化、具体化,以进一步科学引导、有序推进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中的首要指标,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取值和分解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在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资源等四个方面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海绵城市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并开展目标值分解三级法的应用研究,以供规划和设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控制指标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系数。文章以天津侯台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对区域下垫面进行分析;本着适度改造已建区、着力建设新建区、合理利用河道及公园水体等原则,对侯台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合理分配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系数;最终综合确定地区年径流总量并通过区域排水分析模型,采用Green Ampt方程,针对本区域的降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复核区域排涝能力,构建侯台地区海绵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清晰可操作的控制指标作为指导,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需要在海绵城市总规层面进行细化和量化。以重庆市悦来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例,以水文、水动力模型为工具,将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量化到各类用地,并提出了各控制指标在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何海静 《中国市政工程》2016,(4):46-49,55,103
应用海绵城市规划系统,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总体目标,得出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在城市用地现状基础上,结合临沂市火车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筛选各种不同用地类型适宜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对径流控制率进行目标分解,提出详细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方案可为旧城改造中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海绵城市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国家级宿迁经济开发区控规阶段根据用地分类的比例和特点、建设类型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进行分类分解,细化各地块的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和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以统筹落实和衔接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悦来新城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吸取国外先进雨水管理经验,对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的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进行了深入理解,提出了包含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不外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年降雨场次控制率相结合的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宝鸡市是陕西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之一,蟠龙新区是宝鸡市近年来重点开发建设的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雨水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在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中,在充分分析区域自然条件、规划用地性质、地质情况、现状建设情况的前提下,依据降雨规律统计分析结果,提出规划目标。规划选择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并将目标详细分解至各个地块和市政道路,为新区后续规划管控、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对类似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目标确定及分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城市径流污染是城市地表水体污染的重要成因,加强城市径流污染控制对于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径流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采用“正向赋值、逆向校核、循序优化”的方式,兼顾陆域地表水体水质目标的可达性和源头、末端措施的可实施性,提出了规划层面各地块、各汇水分区径流污染控制指标的确定思路与方法,同时从项目建设、片区开发两个层面提出了径流污染控制指标的管控策略与流程,可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径流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宝鸡市是陕西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之一,其水资源极度匮乏,雨水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海绵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中的首要指标,利用宝鸡市1983年~2013年的日降雨资料,推求出15%~9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更具有针对性,为宝鸡市中心城区、蟠龙新区和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核心指标之一,《指南》以1983—2012年的降雨资料作为基础,推求了包括天津在内的超过30个城市60%~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文章利用1986—2015年的日降雨资料,建立了天津市3个基本站15%~9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更具针对性,为天津市中心城区、塘沽区和宝坻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选择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和海绵建设条件为基础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适宜性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提出海绵城市管控要求和指标,为城市各地块出具海绵建设要求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7.
近日,江西省住建厅加快推进全省海绵建设工作,提出了更严格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城市各类规划编制要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江西要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要融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单列专门章节进行阐述,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制定海绵城市的实施策略、原则和重点实施区域,并将有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道路、绿地、水系、排水防涝等相关专项(专业)规划.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的评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种管控手段,能够有效地指导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建设工作目标。文章根据《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暂行管理办法》,以厦门市海沧海绵城市试点区正顺公寓海绵工程为例,介绍厦门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阶段的具体评估方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和评估定量,定性评估主要评估其设计方案合理性等,定量评估是通过SWMM 5.1构建方案模型,评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否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同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方案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北方某城市30年的实测降雨数据为依托,采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说明方法,进行实操计算,并总结计算过程及方法。通过计算方法的研究以及近两年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这一指标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指出年径流污染控制的效果目标,年径流总量的控制是实现这一效果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提出的核心指标,表征了场地中全年降雨的渗透、集蓄、利用、蒸发、蒸腾等作用控制的降雨体积,与传统的雨量、流量径流系数既有差异又有联系。从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情况来看,各地同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出的径流系数指标差异较大,客观影响指标的合理性和目标可达性。为此,采用SWMM模型,分析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建筑与小区类低影响开发示范项目在各种降雨条件下的雨量径流系数,从而探讨其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为其他城市结合本地条件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