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发性流产(RSA)病因复杂,约50%的RSA患者病因不明,其中由于蜕膜化受损所致的胚胎反复丢失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p53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介导蜕膜化受损从而引发RSA。其中p53/p21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可干扰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使细胞周期进入停滞状态,蜕膜多倍体化障碍,转而促进细胞凋亡,影响胚胎着床。而在雌二醇(E2)/p5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中,p53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促进植入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LIF,并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为胚胎着床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参与调控p53信号通路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功能异常及p53通路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p53的活性,从而影响蜕膜化及妊娠结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p53蛋白家族及其通路参与蜕膜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外发挥重要作用。LIF通过位于子宫内膜、蜕膜、胎盘上的受体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胎盘功能的调节,在胚胎着床和妊娠维持中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LIF表达受卵巢激素的严格调控。对LIF及人LIF受体(LIFR)表达时相和激素调控的研究将为LIF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胚胎着床是在诸多因素作用下,细胞内信号通路被激活,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使胚胎滋养层和子宫内膜同步变化,从而使得发育正常的胚泡顺利植入子宫内膜的精密而复杂的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真核细胞调节增殖、分化、凋亡及细胞间功能同步化的基本信号通路.最近几年研究发现,MAPK通路在早期胚胎发育、子宫内膜蜕膜化、胚泡黏附、滋养层细胞增殖以及侵入子宫内膜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测定,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患者的流产病因和胚胎、胎盘的生长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RSA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TAT3含量。结果: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的绒毛和蜕膜中均高表达。RSA组与对照组绒毛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与对照组蜕膜中STA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检测了RSA患者和正常早孕妇女绒毛、蜕膜中STAT3的表达,在胎盘形成过程中STAT3参与、促进滋养细胞的存活、生长和浸润,胚胎生长具有肿瘤的特征。STAT3在RSA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AT3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胚胎着床是在诸多因素作用下,细胞内信号通路被激活,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使胚胎滋养层和子宫内膜同步变化,从而使得发育正常的胚泡顺利植入子宫内膜的精密而复杂的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真核细胞凋节增殖、分化、凋亡及细胞间功能同步化的基本信号通路。最近几年研究发现,MAPK通路住早期胚胎发育、子宫内膜蜕膜化、胚泡黏附、滋养层细胞增殖以及侵入子宫内膜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容受性在胚胎植入中起关键作用,约2/3的胚胎植入失败是由于子宫内膜容受性不佳。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其在种植窗子宫内膜腺上皮高表达,参与调控胚胎植入过程中子宫上皮细胞的信号转导,将子宫内膜从非接受状态转化为接受状态。LIF表达异常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与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其表达具有类固醇激素依赖性,并受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控。综述LIF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胚胎植入、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的表达、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同源框基因HOXA10是多基因家族的转录调节基因之一,在决定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起主导作用,主要参与胚胎着床控制及内膜蜕膜化.研究发现,该机制可能与内皮素A型受体、锌指转录因子9、γ-氨基丁酸pi受体、3-磷酸甘油酸酯脱氢酶、钙蛋白酶5、香烟烟雾提取物、p300/CBP相关因子、色氨酸2和3-双加氧酶调控有关.整合素β3及Emx2是HOXA 10调控的下游基因,在月经周期分泌期,HOXA10上调,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x2表达,而激活整合素β3表达,在胚胎着床及基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OXA10调控紊乱可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8.
同源框基因HOXA10是多基因家族的转录调节基因之一,在决定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起主导作用,主要参与胚胎着床控制及内膜蜕膜化。研究发现,该机制可能与内皮素A型受体、锌指转录因子9、,γ-氨基丁酸pi受体、3-磷酸甘油酸酯脱氢酶、钙蛋白酶5、香烟烟雾提取物、p300/CBP相关因子、色氨酸2和3-双加氧酶调控有关。整合素β3及Emx2是HOXA10调控的下游基因,在月经周期分泌期,HOXA10上调,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x2表达,而激活整合素β3表达,在胚胎着床及基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OXA10调控紊乱可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抑制因子与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功能多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LIF存在于子宫内膜、妊娠期蜕膜和胎盘上。LIF受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及其他一些因子的严格调控,LIF表达峰值与着床窗时间一致,是着床的关键因子。其能促进体外培养胚胎的胚泡发育与孵化,但LIF对妊娠的维持作用观点还不尽相同,一些研究表明,LIF对妊娠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也有的研究表明,LIF不是妊娠维持所必需的。不孕妇女LIF水平较正常妇女要低,因此认为LIF与不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功能多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LIF存在于子宫内膜、妊娠期蜕膜和胎盘上.LIF受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及其他一些因子的严格调控,LIF表达峰值与着床窗时间一致,是着床的关键因子.其能促进体外培养胚胎的胚泡发育与孵化,但LIF对妊娠的维持作用观点还不尽相同,一些研究表明,LIF对妊娠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也有的研究表明,LIF不是妊娠维持所必需的.不孕妇女LIF水平较正常妇女要低,因此认为LIF与不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IL-6家族中的一个多效性细胞因子,主要通过与其受体(LIF-R)结合后发挥作用,目前认为LIF是调节胚胎着床的关键因子之一,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动物的子宫内膜在着床期LIF mRNA表达升高;子宫内膜中LIF基因表达缺失或减少将导致不孕,内膜中LIF的分泌在不同种类的动物受不同性激素的调控且其调节作用不一,着床前的胚胎以及一些细胞因子也可以促进子宫内膜中LIF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IL-6家族中的一个多效性细胞因子,主要通过与其受体(LIF-R)结合后发挥作用.目前认为LIF是调节胚胎着床的关键因子之一,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动物的子宫内膜在着床期LIF mRNA表达升高;子宫内膜中LIF基因表达缺失或减少将导致不孕.内膜中LIF的分泌在不同种类的动物受不同性激素的调控且其调节作用不一.着床前的胚胎以及一些细胞因子也可以促进子宫内膜中LIF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功能多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LIF存在于子宫内膜、妊娠期蜕膜和胎盘上。LIF受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及其他一些因子的严格调控,LIF表达峰值与着床窗时间一致,是着床的关键因子。其能促进体外培养胚胎的胚泡发育与孵化,但LIF对妊娠的维持作用观点还不尽相同,一些研究表明,LIF对妊娠的维持有重要作用,也有的研究表明,LIF不是妊娠维持所必需的。不孕妇女LIF水平较正常妇女要低,因此认为LIF与不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扶正祛瘀中药对子宫肌瘤p53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谱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子宫肌瘤动物模型,选用功能分类PCR p53信号通路基因芯片,从模型组、扶正祛瘀组大鼠子宫肌瘤组织中进行样品的RNA抽提及纯化,采用紫外吸收测定法及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RNA质量检测并合成cDNA,最后进行实时定量PCR。结果:采用PCR p53信号通路基因芯片共检测89条基因,扶正祛瘀组与模型组比较,30.3%(共27条)基因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26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Fold Down-Regulation-2),1条基因表达量上升(Fold Up-Regulation2)。按功能将其进行大体分类,涉及到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DNA修复等多方面。结论:扶正祛瘀中药对子宫肌瘤p53信号通路的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DNA修复等相关基因均有调节作用,说明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路介导了子宫肌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蜕膜化中与血管重塑相关的miRNAs表达谱的芯片筛查及相关靶基因预测,为早期妊娠丢失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RNA array芯片检测早期妊娠丢失患者蜕膜组织中的差异表达miRNAs,确定与血管重塑相关的miRNAs表达谱,进而应用miRWalk2.0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表达miRNAs的相关靶基因,最后应用DAVID数据库对相关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analysis)及靶基因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KEGG Pathway analysis)。结果:早期妊娠丢失患者蜕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共70条,上调表达miRNAs 32条,下调表达miRNAs 38条。其中差异倍数最高(≥2.0)的2个上调miRNA为miR-125a-5p和miR-29c-3p,预测相关靶基因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靶基因集合功能富集于正调控RNA代谢过程、血管发育、脉管系统发育、正调控内皮细胞增殖、缺氧反应、血管生成等分子过程;KEGG通路分析涉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miR-125a-5p和miR-29c-3p在早期妊娠丢失患者蜕膜组织中上调表达,可能通过对靶基因VEGFA的调控,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血管重塑的过程,参与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胚胎种植成功率为30%~40%,并有研究证实有50%~75%的妊娠失败源于胚胎植入的异常。胚胎植入是正常妊娠建立的一个关键环节,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与子宫内膜间质蜕膜化失败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胚胎植入涉及一系列信号分子及细胞因子参与,许多研究证实缝隙连接蛋白参与胚胎植入及子宫内膜蜕膜化的调控。本文就连接蛋白...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蜕膜化是成功妊娠的重要环节.蜕膜化可参与获得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发现,早期胚胎着床失败与子宫内膜蜕膜化受损有关.蜕膜化涉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细胞骨架重塑,包括中间纤维丝、微丝和微管等各种骨架成分的变化,以及相关骨架结合蛋白对骨架动态变化的影响.就蜕膜化过程中的细胞骨架成分具体变化、性激素对蜕膜化细胞骨架调节以及细胞骨架变化对蜕膜化的自身调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表达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链酶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LIF在两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IF在绒毛组织中表达于滋养细胞胞浆中;在蜕膜组织中表达于腺体细胞胞浆。②LIF在两组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绒毛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IF在观察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在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降低,胚胎着床后发育不良导致稽留流产。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类似恶性肿瘤侵袭及远处转移等特点的妇科良性疾病.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参与细胞增殖、侵袭及远处转移的重要转导途径,不仅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广泛存在,在异位子宫内膜中也呈异常活化状态.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导致其下游调控因子过度激活,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在早期胚胎发育和着床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miRNA的异常表达可通过引起滋养细胞过度凋亡、胎盘血管生成异常、抑制子宫内膜蜕膜化、母胎界面免疫反应等多种途径引起早期胚胎发育异常和着床失败。此外,miRNAs多态性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引起胚胎丢失。现就miRNAs对早期胚胎发育和着床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