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参考相关规范,选取砌块主规格:长×宽×高=390 mm×240 mm×190 mm,根据空心砌块不同孔排数、交错程度和孔洞率,设计12种内部结构不同的空心砌块.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和加权求和法对混凝土自保温空心砌块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将优化后的砌块结构浇制成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空心砌块孔洞由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泡沫混凝土填充,定量分析不同配比条件下各种材料对泡沫混凝土热工和力学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得到最优配比:水灰比41%,粉煤灰20%,碳酸锂0.16%,聚羧酸减水剂0.075%,微硅粉含量4%和硬质酸钙0.2%,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分别为0.0602 W/(m·K)和5.2 MPa.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制得优化后的陶粒混凝土复合砌块,平均传热系数▉KC3=0.61 W/(m2·K),平均抗压强度10.11 MPa,强度等级达到MU10,同时满足节能65%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为研究对象,探讨磷石膏掺量变化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石灰掺量质量分数20%,磷石膏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中掺量增加,强度提高。最佳掺量3%,强度、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丁向群  董越 《硅酸盐通报》2014,33(10):2631-2635
在铁尾矿与石灰不同比例的条件下制备加气混凝土试样,经冻融循环后,测试其质量损失和强度损失,重点分析了石灰对加气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加气混凝土试样的水化产物及结构特点.研究表明:当石灰与铁尾矿的比例为25∶60时,加气混凝土14 d的密度为565 kg/m3,抗压强度为3.34 MPa,15次冻融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分别为4.9%和22%;水化产物以托勃莫来石和C-S-H为主.  相似文献   

4.
钙硅比对生物质灰渣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质灰渣含有较高的SiO2和CaO,与水泥、石灰等按一定的比例混掺,制备生物质灰渣加气混凝土砌块.实验通过改变生物质灰渣、粉煤灰和石灰的相对含量,调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钙硅比,并研究了钙硅比对其水化产物、机械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钙硅比的增大,生物质灰渣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逐渐增大,钙硅比为0.86时,强度达到峰值,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2.5 MPa和1.8 MPa,且托勃莫来石的生成量也达到最大.干燥收缩图也表明钙硅比为0.86时,生物质灰渣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体积性能最好,其最大干燥收缩率为0.44 mm/m,优于国家标准(0.5 mm/m).水化产物电镜图谱表明随着钙硅比的增加,生物质灰渣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水化产物形貌由针棒状结构转变为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德兴铜矿尾矿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烧结制备陶粒,通过试验确定原材料配比和烧制工艺参数,分析陶粒的物理性能(堆积密度、表观密度、1 h吸水率、空隙率)、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以及陶粒对铅离子的吸附性;将陶粒以0%、20%、40%、60%、80%、100%(质量分数)的替代率替代普通混凝土中的碎石,研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按照m(污泥)∶m(尾矿)∶m(黏土)=2∶3∶1将原材料混合造粒,烧制工艺为(105±5)℃干燥3 h, 400℃预热15 min, 1 000℃烧结12 min,制得陶粒的堆积密度为528 kg/m3,表观密度为1 004 kg/m3,1 h吸水率为7.64%,空隙率为47.37%;陶粒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的限值;烧结温度为960℃的陶粒在30℃恒温水浴锅加热条件下对铅离子的吸附率达到93.57%;掺入陶粒之后,随着陶粒替代率的升高,陶粒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陶粒替代率为60%时,标准养护28 d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达到...  相似文献   

6.
以尾矿、水泥为主要原材料研制承重泡沫混凝土砌块,砌块的配比为:水泥25%、尾矿73.3%、增强剂1.0%、减水剂0.3%、促凝剂0.3%;砌块表观密度为954kg/m3、抗压强度为11.7MPa、导热系数为0.21 W/(m.K);砌块重量小、保温性好。  相似文献   

7.
全轻混凝土用于建筑地面保温工程优势在于同时具有承重和保温性能,简化保温构造;但全轻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强度与密度或保温性能的矛盾是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优选陶粒基础上,采用外加剂增强和外掺料降低密度提高保温性能,配制出强度超过LC15、密度等级1000 kg/m3、保温性能优良的全轻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1009 kg/m3、抗压强度21.2 MPa、导热系数0.23 W/(m·K)、蓄热系数4.85 W/(m2·K)、吸水率15%、软化系数0.88、28 d收缩值0.27 mm/m、内照射指数0.41、外照射指数0.67.  相似文献   

8.
为测定页岩陶粒混凝土的长龄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在同坍落度和同水灰比的条件下配制了两种强度的页岩陶粒混凝土和碎石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强度的页岩陶粒混凝土均达到设计强度标号;28d后页岩陶粒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继续增长,且抗折强度增幅较碎石混凝土大;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优于碎石混凝土;页岩陶粒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耐磨性与碎石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9.
选取5个不同细度及粒度分布的粉煤灰试样,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度粉煤灰掺入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吸水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性能与5μm,5μm~10μm含量有密切关系,小颗粒越多,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越高,但是其吸水率不断下降与导热系数不断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抗裂性能和热工性能是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围护墙板的重要性能。为研究陶粒预湿时间与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对玄武岩纤维陶粒混凝土抗裂性能与热工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玄武岩纤维陶粒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导热系数试验,并以弹强比和导热系数为指标对其抗裂性能和热工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陶粒预湿和外掺玄武岩纤维均会增大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但热工性能仍满足公共建筑外墙用陶粒混凝土的规范要求;当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2%、陶粒预湿时间为72 h时,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为0.100 2 W/(m·K),弹强比为1 109,在满足热工性能要求的同时,其抗裂性能提升幅度最大,提升率为19.5%;基于现有的混凝土弹性模量与轴心抗压强度转换公式模型,提出了适用于玄武岩纤维陶粒混凝土的修正模型,相关系数为0.905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