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素卿  赵静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496-2498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64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在抗凝、降压和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通窍活血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得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8,P<0.05).治疗后,试验组最小、最大及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脑血管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8、9.417、21.672、21.783,P<0.05).治疗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1,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通窍活血汤在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血脂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逐瘀方,疗程为16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逐瘀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3%(43/53),治疗组为94.34%(50/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证属风痰瘀阻证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化痰通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疗程4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分,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开口利咽汤结合针灸及Vitalstim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在江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证属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Vitalstim电刺激、针灸及开口利咽汤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吞咽障碍评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优于对照组的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开口利咽汤结合针灸及Vitalstim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法治疗毒瘀交阻型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PLG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95例,治疗组91例予以特定处方用药煎剂治疗,对照组87例予以维酶素片口服,2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42%,对照组有效率68.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胃痛、痞胀、灼热、纳差、嘈杂等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解毒化瘀法对毒瘀交阻型PLGC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康复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康复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以综合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综合临床疗效:针药结合康复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与6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疗效:两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康复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疗效好,无副作用,是缺血性中风治疗康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兼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钙离子拮抗剂、调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兼祛痰的中药自拟方,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有效率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有效率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有效率6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治疗气阴两虚兼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参照教科书给予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滞针提拉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PA积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浊通络畅气机方对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脂影响。方法将6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伴有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路志正化浊通络畅气机方。观察两组连续治疗8周后,血脂四项指标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erg初末次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志正化浊通络畅气机方可以影响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伴有高脂血症血脂改变,能够降低血脂,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Epley手法复位联合化痰活血、通络开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瘀阻窍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瘀阻窍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Epley手法复位联合化痰活血、通络开窍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眩晕分级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为9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眩晕分级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眩晕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ley手法复位联合化痰活血、通络开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瘀阻窍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化痰通络汤在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急性期中的诊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2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7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化痰通络汤+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较对照组的74.2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数据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与针刺联合应用后,对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患者病情转归有促进作用,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疗效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四穴温针灸结合面部提捏推筋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腹四穴温针灸结合面部提捏推筋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H-B分级、杨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分级及杨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66.7%,愈显率分别为64.5%、30%,两组间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四穴温针灸结合面部提捏推筋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瘀宁心丸对冠心病气虚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祛瘀宁心丸,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祛瘀宁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瘀证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脾肾阳虚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生活调摄方面的指导,并无药物或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SH水平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TSH水平虽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TSH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T3、FT4水平均明显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TPOA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TPOAb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TPOAb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各项主要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0%(0/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明显降低患者TSH、TPOAb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路志正化浊通络畅气机方治疗。观察两组连续治疗8周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FMA、BI、BB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 0.05);治疗后治疗组FMA、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BB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提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影响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灸和针刺治疗退行性KOA的临床疗效,揭示其对退行性KOA的临床症状最佳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退行性KOA寻找一种治疗思路;同时也证实温针灸治疗退行性KOA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退行性KO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2个疗程(10天为1个疗程,10天为1个观察点)后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组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和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肿胀、局部压痛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中医辨证为阳虚寒凝型KOA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痰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属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属痰瘀互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化痰消脂汤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00%,对照组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属痰瘀互阻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予化痰祛瘀法治疗;对照组32例,予西药常规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总疗程为4周.主要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0.65%,与对照组的71.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1.28%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上,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阻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天宁饮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明天宁饮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天宁饮,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头痛的改善情况及血清5-HT的变化。同时,对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等进行分析判定。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各项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1);两组组间各项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血清5-HT水平:两组患者血清5-HT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含量均升高(P<0.01);治疗前后5-HT差值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宁饮可明显减少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少头痛伴随症状,其可能通过升高血清5-HT水平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