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锰对接触女工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观察锰对接触女工心率、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进行本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环境空气中MnO2浓度几何均值为0.07mg/m3(0.02~0.29mg/m3),接触组心率比对照组明显快(P<0.05);但与5年前的体检资料相比较(自身对照),接锰女工心率明显变慢(P<0.05),提示低浓度锰暴露可以引起女工心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地下铁道空调客车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铁空调整客车车厢内CO2体积分数随客流量增大而增高(P〈0.05),相同客流情况下不同断面CO2体积分数及风量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车厢内新风量为15.2m^3/(人.h)风速小于0.5m/s,当车内人数达280人时,CO2体积分数达0.153%(温度在25.1~28.8℃之间,相对湿度在66.5%~71.5%之间)。  相似文献   

3.
对264例隧道施工工人工伤事故分析表明发生工伤事故率:(1)年龄以36~45岁组高(3.17%),(2)工种以隧道工高(3.76%),(3)工龄以20~29年组高(2.87%),(4)参加工作时间以1964~1974年的高(3.61%)并且各年龄组、工龄组、工种、不同参加工作年代的工伤事故率都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01)。工伤事故类别以建筑行业四大惯性事故(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坍塌)为主,占工伤事故总数的77.65%。工伤事故多发于6月份,并且与人体生物节律三条曲线的周期性变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对7例矽肺,1例煤尘肺全肺灌洗回收液粉尘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其矿物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其矿物学成分主要为SiO2,FeCO3,Fe3Or,DMg(PO3)3,β-Al(OH)3除煤尘肺SiO2 2.13%,无定型碳占73.4%外,其他矽肺灌洗回收液粉尘的结构与成分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5.
对我市某厂使用酸雾灵控制酸洗槽酸雾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酸洗时未加酸雾灵车间内硫酸雾浓度范围为1.1mg/m3~992mg/m3,平均浓度为163.9mg/m3,样品超标率为95.8%。使用酸雾灵后车间内硫酸浓度范围为0.24mg/m3~10.6mg/m3,平均浓度为2.49mg/m3,样品超标率为33.3%。表明酸雾灵能比较有效地控制硫酸的蒸发。  相似文献   

6.
金作业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害的分析太原市职业病防治所(030012)殷兰以某建筑机械厂钣金作业工94人作实验组,某机械厂一般机电工72人作对照组,两组工人的年龄、工龄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5)。车间噪声:钣金组为95.8dB(A)~107.6dB(...  相似文献   

7.
调查中国华北地区5个皮毛厂接触皮毛尘工人的全部癌发病率为504.41/10^5。同对照组全癌发病率149.76/10^5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P<0.01)。其中单纯接触皮毛尘癌发率为721.65/10^5,接触混有化学物质(包括有致癌性的CrO3等化学物质)皮毛尘的癌发率为418.98/10^5,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皮毛尘可以引起癌病变发,且与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各种化学物质没有明  相似文献   

8.
电焊工锰中毒5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自1978年以来15年间对645例电焊工健康监护及动态观察中历年诊断的电焊工锰中毒病例,其中轻度52例,重度4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平均发病工龄18.6年。同时还分析了1978-1988年11年间电焊作业空气中MnO2的监测资料,浓度介于0.13-14.11mg/m■^3之间,几何均值为1.975mg/m■^3。  相似文献   

9.
采用与国内长大电气化铁路运营隧道进行类比及污染指数分析方法,预测未来秦岭隧道运营状态空气有害物质含量,CO为1.01mg/m3,NOx为0.10mg/m3,SO2为0.15mg/m3,TSP为0.51mg/m3,得出了秦岭隧道在投入运营后,自然通风状态不会造成空气环境超标污染的结论。本研究虽表明单一污染物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与职业病,但在有害气体综合作用下,不能排除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健康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镉致肝脂质过氧化及锌硒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镉致肝损伤的脂质过氧化机制及锌、硒单独和同时作用对镉致肝毒性的拮抗机理。结果表明,镉中毒组大鼠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以及肝组织中锌、硒、镉三元素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镉锌组、镉硒组、镉锌硒组中上述各指标均与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显示肝组织中锌、硒、镉含量分别与组织T-SOD活力、GSH-Px活性及MD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1=0.894,P<0.05;r2=0.784、P<0.05;r3=0.832,P<0.05),提示锌、硒对镉所引起的肝的脂质过氧化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种异构无线通信系统垂直切换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向着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演进的多制式异构无线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系统终端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在不同接入技术之间进行垂直切换.本文解决了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垂直切换的建模问题.相对于以往单纯考虑一个终端的方法,从系统整体角度考虑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的垂直切换性能.将垂直切换过程等效为M/ME/m/m排队系统,通过分析得到反映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性能垂直切换率和到达率、平均系统信道占用时间、系统平均处理时间、阻塞概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以WCDMA、IEEE 802.16e和IEEE 802.11g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接入技术为例,组成最小结构的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在设定了网络环境以后,对该复合可重构系统进行相应的数值仿真及分析得到该模型各参数的关系曲线.这些参数为日后对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秦线2亿t扩能改造为例,介绍其信号系统设计中对股道有效长度达到2800m的技术站进行的特殊处理,包括防护股道腰岔的信号机设置、进路办理方法和联锁处理。  相似文献   

13.
因域际铁路施工,需接长京沪线下行K1440+500 K1440+771既有桥涵。为确保既有京沪铁路行车安全,根据桥涵现场实际条件,采用D16m便梁预防性加固线路。由于不掏空线路。只是对线路的路基进行预防性加固。为此。特制定砼简易支墩便梁架设施工方案,确保提速区段桥梁设备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火灾事故,介绍了“工厂火灾、爆炸场所危险度综合评价法”,“道氏法”是该法的基础。分析了“道氏法”的不足,而提出了固定危险和现实补偿的综合性计算方法。还通过实例记述了新方法的优点、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该法能用于评价工厂企业危险设备、装置与场所的火灾、爆炸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5.
15m级泥水盾构施工具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高难度的特点,为了分析和确定相关工程的造价,对长江某重大越江隧道工程施工进行了历时2年的跟踪研究。此文在阐述企业定额调研阶段、准备阶段、测定阶段、分析阶段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及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片预制、盾构主体车架的吊装、掉拆、盾构掘进等10余条企业定额。这些定额可为15m级泥水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合理确定工程估算、概预算、招标控制价、工程决算等提供参考依据。经评审认定此项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贵广铁路(贵阳—广州)北江特大桥主墩桩基础采用直径3.0 m钻孔灌注桩,不仅桩径大,嵌岩最大厚度接近100 m,成孔深度超过120 m,还具有质量要求高,施工风险大,工期紧等特点。根据工程特点,介绍了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平台及栈桥搭设,成孔设备的配置及成孔技术,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内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以m序列为基础生成的周期编码对地铁列车的运行线路进行位置编码标定,通过车载检码单元对沿线的标定码进行检码,获得列车实时位置信息,实现精确定位.基于周期编码的地铁列车精确定位技术,提高了地铁列车的定位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8.
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向着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演进的多制式异构无线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研究基本上都是关注两种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关于多制式的异构网络讨论得很少。本文从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入手,选取3种具有代表性的接入技术,设定网络环境,将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建模成为一个M/H3/m/m排队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复合通信系统的平均系统信道占用时间、阻塞概率等参数。本文最后部分,通过数值仿真得到复合系统容量和到达率的关系,利用求出的用户容量,将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与现有的单一无线接入技术构成的系统相比,得出复合可重构通信系统能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能适应更复杂的应用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铁路噪声特性实例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际测量及数据分析,认为测量现场昼夜等效声级达到 777 d B( A),超过了国家标准;快速列车噪声频谱分布复杂,难以治理;列车鸣笛对铁路噪声超标贡献最大,验证了铁路噪声与列车车速的关系,最后提出控制铁路噪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解决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杭州湾涨落潮大、水流急速的情况下进行国内首次架设超重量级70 m箱梁的施工问题。研究方法:针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国家现有规程,充分吸收国外先进运架船的施工技术,对70 m箱梁的运移和架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箱梁横移通过横移台车和滑道梁实现,箱梁纵移采用2 400 t全液压、全电控的液压悬架轮轨式台车,箱梁架设采用2 500 t和3 000 t海上运架一体化架梁设备。研究结论:采用不锈钢板和MGB板解决了箱梁横移消耗量大的问题,采用液压、电控技术解决了箱梁在升降、移运过程中受力均衡和安全问题,采用专门研制的2 500 t和3 000 t海上运架一体化架梁设备,解决了箱梁在海上潮流中运输及架设稳定和安全问题,为中国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发展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