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初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 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45例患者 (32例有冠心病病史 ,其余 13例无症状 )行多层螺旋 CT(MSCT)钙化积分检查 ,其中 10例另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分数为 480 .5± 42 .3,与无症状组的 12 6 .3± 2 3.9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将 10例进行血管造影的患者 4的结果与多层螺旋 CT所得的冠状动脉钙化分数作对比 ,以积分大于 40 0者统计为阳性 ,发现两者之间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MSCT整合心电门控扫描可较准确地测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建层厚对64层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对50例冠状动脉钙化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按1.5、3.0和5.0mm层厚重建,分别计算冠状动脉各段钙化斑块的Agatston积分、体积积分和钙质量积分,比较3种层厚重建之间积分测量值差异。结果:同一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斑块Agatston积分、体积积分及钙质量积分值于不同重建层厚获得不同结果:重建层厚1.5mm时Agatston积分、钙化斑块体积积分及钙质量积分值分别为(435.3±531.4)、(348.6±418.6)mm3、(89.1±111.9)mg;重建层厚3.0mm时分别为(355.3±465.9)、(304.2±384.8)mm3、(67.8±89.3)mg;重建层厚为5.0mm时积分值分别为(295.9±409.8)、(234.8±315.9)mm3、(54.3±74.6)mg。1.5mm重建层厚钙化积分值高于层厚3.0、5.0mm重建。结论:重建层厚影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的大小,薄层重建图像冠脉钙化积分值高于厚层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方法,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对选定的50例患者(分临床冠心组和临床非冠心组,各25例)做心脏螺旋扫描,以层厚3mrn重建后,对各层面冠状动脉钙化检测并作积分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定量积分数据有稳定性和重复性。临床冠心组的钙化积分定量显著高于临床非冠心组。结论:1.16层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钙化的检出有较为突出的价值,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因此适合作为冠心病的普查手段。2.钙化仅仅是冠脉粥样硬化的指征之一,不是管腔严重狭窄的标志,不能预测血管狭窄程度,但钙化积分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用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测定,用增强图像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其中40例患者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以常规造影为“金标准”,得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各类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用于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0.2%;诊断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3%。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高质量的CTA图像可作为一种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冠状动脉硬化(CAA)的标志,而CAA是冠状动脉疾病(CHI)的病理生趣基础,多层螺旋CT是一种高分辨无创伤性检测CHC并且CAC定量的技术设备,是目前有效的CAD是早期预测和诊断较可靠且无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CT技术发展,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方面的价值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叙述了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钙化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最近发表的有关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钙化及其相关的文献,对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钙化的扫描方式,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做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钙化处血管狭窄程度。结果无狭窄或轻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75.6;中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118.1;重度狭窄处平均钙化积分122.7。经方差分析,F=2.563,P〉0.05,三组钙化积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冠脉钙化积分仅能反映血管病变而不能准确推测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的诊断及早期风险性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总结90例受检者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其年龄、血脂及心电图的关系.结果: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受检者的年龄、血脂及心电图的缺血改变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年龄越大、血脂越高,钙化发生率、钙化的程度及平均钙化积分值越高;随着钙化积分的增高,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检查经济、方便、无创,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及风险性预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层螺旋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尤其是随着16层螺旋CT的出现,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已成为现实。作为微创性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院新近引进的西门子十六层螺旋CT,使CT对冠状动脉心脏病的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对冠状动脉扫描病例进行了小结,希望与同道交流,并请指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50例患者先后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比较CT冠状动脉成像的符合率,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50%的敏感性为98.6%,诊断狭窄程度小于50%的敏感性为87.0%,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为92.5%,阴性预测值为97.7%。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六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腹部检查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应用技巧。方法:使用SIEMENS Sensation16多层螺旋CT对45例常规腹部扫描病人进行层厚和层间距为2 mm的回顾性多平面重组,将以多平面重组图像为依据作出的诊断与横断面图像的结论对照。结果:除在影像描述上存在微小差别外,以多平面重组图像为依据作出的诊断与横断面图像的诊断基本一致。多平面重组图像较横断面图像更直观明确,对沿上下方向走行的组织结构尤为突出。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直观,可作为腹部CT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肠系膜下静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肠系膜下静脉(IMV)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显示及其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并探讨正常人与肝硬化患者IMV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腹部增强CT扫描221例连续病例,全部用16层螺旋CT做三期增强扫描。运用容积重建显示IMV,观察IMV的显示情况和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其中经临床证实的肝硬化患者22例,无肝疾病及相关疾病患者30例作为正常组,测量IMV的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221例中207例(94%)显示IMV主干,159例(72%)显示一级分支,68例(31%)显示二级分支。显示IMV主干的207例中,IMV汇入脾静脉占12%,汇入门静脉汇合处占19%,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占69%。在正常组和肝硬化组IMV直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中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直径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较好地显示IMV及其分支。多数IMV汇入肠系膜上静脉。肝硬化患者IMV不受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16层螺旋CTA评估不同程度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特点,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影像学方法。方法:对2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16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重建分析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结果:共评价638段血管,449段血管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06段、中度狭窄125段、重度狭窄72段、闭塞46段。侧支循环建立26例。发现钙化斑块或血管壁钙化512段,MPR、MIP、VR均能很好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准确、可靠、无创的成像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很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应作为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临床疑诊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首先行血管剪影,然后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结果MSCTA证实,98例患者中48例有颈部血管病变,其中,动静脉瘘6例,动脉瘤3例,大动脉炎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4例以及椎动脉或颈动脉(颅外段)狭窄31例。结论64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地诊断颈部血管病,并为制定精确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门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6例,均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DSA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中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并与64层以下冠状动脉CTA进行对照。结果 36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两种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西门子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8.08%、特异性为95.69%、准确性为96.43%。与64层以下螺旋CT比较,对患者心率、屏气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宽松。结论西门子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高,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无创伤,患者易接受,可作为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排容积CT扫描在严重多发伤快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7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伤28例,坠落伤24例,钝器伤10例,刀刺伤6例,爆炸伤4例.根据患者当时受伤情况及可疑损伤部位均及时行全身64排容积CT扫描.结果 本组7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头、胸部均有损伤30例,头部损伤16例,胸腹盆部均有损伤10例,四肢及头部损伤14例,全身软组织损伤2例.平均扫描耗时约10.2 s.64排容积CT各向同性特点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其能准确地对组织器官的损伤情况及损伤程度进行术前诊断及评估.结论 64排容积CT检查在严重多发伤快速评价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搬动,避免了影像重叠与遗漏,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完整、准确的影像学资料,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评估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64层螺旋CT(容积CT/VCT)表现与临床的关系及对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3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利用VCT的直接、间接征象以及临床表现,评估手术价值,分析检查技术的应用与病变检出率的关系。结果:35例中,动脉期检出33例(94%),门静脉期为28例(80%);胰头癌25例(71.4%),胰体癌8例(22.9%),胰尾癌2例(5.7%)。病灶直径在2.7~15 cm之间,直径小于3 cm的13例,其中囊腺癌4例。35例术前评估可手术切除18例,实际切除15例;17例不可切除。VCT评估可切除的准确率为83.3%,不可切除的准确率为100%。结论:VCT能较好地检出小于3 cm的小胰腺癌,尤其是CT血管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血管受侵情况,在肿瘤分期及评估可切除与不可切除上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纵隔血肿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11例纵隔血肿患者的完整CT资料。结果前纵隔血肿5例,中纵隔血肿4例,后纵隔血肿2例;弥漫性血肿8例,局限性血肿3例。CT平扫发现纵隔血肿合并气胸、肋骨骨折等合并征4例,而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发现气胸、肋骨骨折及胸骨体骨折、颅脑外伤等7例。结论纵隔内心脏、大血管的损伤常导致弥漫性血肿,而小血管的损伤常导致纵隔内血肿呈局限性。螺旋CT扫描尤其多平面重建不仅能显示血肿的直接征象,而且还能同时发现伴发的其他损伤。因此,能为临床及时确诊和正确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按患者体重设计的分期注射造影剂方案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注射法比较。方法 100例拟接受MSCTCA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注射组(共50例,先注射造影剂85 mL,后注射生理盐水30 mL)和分期注射组(50例)。分期注射组按患者体重(<60,61~74,>75 kg)又分为3个亚组。3亚组患者均接受3期注射:1期,均注射生理盐水16 mL;2期,分别注射造影剂70,75和80 mL;3期,分别注射造影剂与生理盐水(3∶7)混合物30,30和40 mL。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盲法评价冠状动脉各分支(15节段)显示情况与图像质量,并比较两种注射方案的差异。结果分期注射组中右冠状动脉(RCA)远段、右后降支(RPD)、左前降支(LAD)远段、第一第二对角支(D1、D2)、左回旋支(LCX)远段、左室后支(LVP)及左后降支(LPD)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注射组(P<0.05),但是两组间RCA近段、RCA中段、左主干(LM)、LAD近段与中段、LCX近段及钝缘支(BE)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MSCTCA中,分期注射方案较传统注射法明显提高了冠脉动脉远端分支的强化程度,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因而能更好地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