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台盼蓝-茜素红染色应用于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及活性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取大耳白兔、正常人、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行台盼蓝-茜素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染色效果并判断其活性。结果:兔、正常人、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过台盼蓝-茜素红联合染色均可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光镜下可清楚显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并能区分正常与死亡的细胞。结论:台盼蓝-茜素红活性染色可用于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密度、面积以及细胞的活力,是研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一种良好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卢戈氏碘活体染色对早期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2016年7月就诊于我科高度可疑的口腔黏膜病变200例患者行2.5%卢戈氏碘染色后并在淡染或不染区行切取活检术,结果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共174例,炎症6例,单纯上皮性增生20例。经染色后早癌及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不染区和淡染区,卢戈氏碘活体染色对早期口腔癌及癌前病变辅助诊断的敏感度98.85%(172/174),特异度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99,P0.01);卢戈氏碘活体染色对斑纹类口腔病损辅助诊断的敏感度94.29%(66/70),特异度80.0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7,P0.01);卢戈氏碘活体染色对溃疡口腔病损良恶性辅助诊断的敏感度96.67%(87/90),特异度6.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对高度可疑的口腔黏膜病变行卢戈氏碘染色对早期口腔癌及癌前病变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能很好指示病变部位,指导切取活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permeability contact lenses,RGP)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医院收治的11例(21眼)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观察1年后角膜前后表明曲率,RGP和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结果配戴RGP1年后角膜前表面最平平均曲率值和后表面曲率值没有明显变化。RGP矫正1年后角膜前表面的最陡平均曲率明显下降,角膜地形图SRI,SAI,散光减少,PVA提高。对照组佩戴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1年后角膜地形图无明显改善。结论经1年的随访观察,RGP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圆锥角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角膜前表面最陡平均曲率,角膜后表面和角膜前表面最平平均曲率保持稳定。是目前矫正角膜屈光手术后圆锥角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Corneal Graft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来源角膜植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异情况.方法 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心脏死亡供体来源角膜植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191例眼术后角膜植片分别于术后14周;512周;46月;712月行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 (1) 191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角膜内皮镜检出, 143例患者角膜内皮镜无法检出, 检出率占25%; (2) 48例患者术后14周、23月、46月及712月的内皮细胞细胞密度 (2271.15±321.47) 个/mm2、 (1971.33±358.18) 个/mm2、 (1826.59±303.92) 个/mm2、及 (1753.14±306.31) 个/mm2.平均细胞面积由术前的 (388.45±95.26) μm增加到术后712月的 (638.63±124.73) , 细胞大小变异系数 (cv值) 由30.15%增加到65.04%, 六角形细胞比例由 (52.59±7.26) %下降到 (40.01±11.35) %.结论 (1) 角膜内皮镜检查对于早期角膜移植术后患者内皮细胞识别率较低, 敏感度差, 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内皮镜无法测出结果时可选择共焦显微镜评价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2)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供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渐减少, 六角形细胞比例渐变小平均细胞面积和cv值均渐增大. (3) DCD角膜移植术后1 a, 尤其是术后3月应加强术后随访, 当发现有早期排斥反应的征象时, 及时进行抗排斥治疗对于减少早期排斥反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生命里有一个阈值,有一个极限,勇于发掘,就能获得健康。你的生命拥有弹性空间生命,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歌颂的永恒主题。生命是地球上,甚至是宇宙中最伟大的作品。人的生命是所有生命的最高级形式。它的复杂性至今无法模仿和仿制。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角膜生理变化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 采用TMS-4角膜地形图系统不同时段(8AM,11AM)检测了45例(88只眼)高校近视学生的角膜,比较角膜地形图形态的差异及平均模似曲率、角膜表面柱镜系数、表面规则指数、表面不对称指数的变化。结果 8AM时段图形分布为:圆形3眼(3.41%)、椭圆形11眼(12.50%)、对称领结形20眼(22.73%)、非对称领结形43眼(48.86%)、不规则形11眼(12.50%)。11AM时段则分别为:3眼(3.41%)、11眼(12.50%)、23眼(26.14%)、41眼(46.59%)、10眼(11.36%),其中6眼发生地形图分类的改变。两时段平均模拟曲率、角膜表面柱镜系数、表面规则指数改变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0.01、0.05)。结论 角膜表面形态随角膜的生理变化而有所改变。其变化对角膜地形图图形分类影响不明显,而对其参数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角膜绷带镜辅助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切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2018年8月纳入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性视网膜行玻璃体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绷带镜治疗。于术后1d、1周、2周、3周、4周进行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BUT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术后眼压、手术耗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2周、第3周、1个月、2个月时角膜愈合情况;对比两组眼部舒适度评分(睁眼困难、流泪、烧灼感、眼部刺痛、异物感)及眼部疼痛分级。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BUT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术后眼压、手术耗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率(22.58%)较对照组(48.39%)低(P<0.05)。(3)观察组流泪、烧灼感、眼部刺痛、异物感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睁眼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分布更轻(P<0.05)。结论:角膜绷带镜辅助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能降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失发生率,缓解眼部不适,减少痛苦,应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兔碱烧伤角膜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将33只家兔分为正常组(3只,6眼)、烧伤组(30只,60眼),以2mol/LNaOH制备双眼角膜重度碱烧伤模型,用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记录角膜新生血管(CoNV)生长情况。碱烧伤组分批(n=5)于伤后第1、4、7、14、21、28天处死家兔,分别取角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iNOS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iNOS在正常兔角膜上皮层及基质层仅有少量表达,在烧伤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表达范围主要在基质层炎性细胞、角膜上皮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峰值在术后第7天,随后下降,在第21天时又有所回升。结论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明显增加,其变化趋势与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曲线相一致且高峰期提前2~3d,提示iNOS水平与无菌性炎症性新生血管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蒋林志  谭少健  黄崧健 《广西医学》2011,33(9):1185-1187
1988年Marshall报告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surgery,PRK)的临床应用,1990年Pallikaris为了解决PRK出现的角膜上皮下混浊和屈光回退,提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由于LASIK有角膜瓣并发症的缺点,人们又回归到表层切削,于1999年、2003年分别提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110-113
目的比较萋-尼抗酸染色(简称Z-N染色)冷染法与热染法查找抗酸杆菌的差异,探讨萋-尼抗酸染色冷染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355份,每份痰标本涂6张涂片。室温下干燥后于5 s内穿过酒精灯火焰上方4次固定。其中冷染法3张涂片滴加含有1%Triton X-100石碳酸复红染液,置室温5 min、15 min、30 min后分别用流水缓慢冲去染色液;再滴加5%盐酸酒精脱色1~3 min,用水缓慢冲洗;最后用碱性美兰复染1 min,用水缓慢冲洗;干燥后,用油镜观察。热染法3张涂片滴加不含1%Triton X-100石碳酸复红染液,然后加热到微微冒热气,分别放置5 min、15 min、30 min后用流水缓慢冲去染色液;其余步骤操作同冷染法。比较两种方法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褪色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55份痰标本冷染法5 min、15 min、30 min阳性率分别为29.57%、32.68%、32.68%,平均阳性率为31.64%;355份痰标本热染法5 min、15 min、30 min阳性率分别为32.96%、32.68%和32.96%,平均阳性率为32.87%;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阳性片褪色速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萋-尼抗酸染色初染液石碳酸复红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能改变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促进染料进入分枝杆菌的菌体。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和阳性片的褪色速度与传统的热染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热染法比较,操作简单并避免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