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研发费用,给会计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参照国际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经验和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相关政策的出台,改变了目前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局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相关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新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企业内部的研发费用。  相似文献   

2.
为在竞争中取胜,企业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因此,对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显得十分必要.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我国对于研究开发费用采用了费用化和资本化相结合的方法.比较而言,新准则能够在体现谨慎性的同时、更合理地反映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  相似文献   

3.
浅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政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税收促进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是用政府有形的手来牵动市场无形的手,通过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成本和效益,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自1996年至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逐步进行规范和完善,笔者通过多年对研发费用的税收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就如何真正利用好该项政策,节约税收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进行简要分析。一、现行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1.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4—201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实证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研发操纵行为,且研发操纵降低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激励效果。基于研究结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指标认定的优化、研发费用归类标准的细化、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做出了重大修改,将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分别进行核算。本文首先对比了新旧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规定的不同之处,以及新税法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政策,然后分析了新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以使其在实际运用中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刘斌  江承鑫 《管理评论》2023,(10):81-93
2018年开始实施的“研发费用单列”是会计理论信息观转向计量观在会计报表格式中的体现。本文分析了“研发费用单列”的理论意义,并以企业自愿创新披露为研究视角,提出“研发费用单列”的信息观假说和计量观假说。研究表明,研发费用单列后,研发强势企业与研发弱势企业在自愿创新披露上的差异减小了,支持了计量观假说。该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对投资者反应的检验表明,研发费用单列后,与研发弱势企业相比,研发强势企业的市场反应变好了,进一步支持了计量观假说。横截面检验表明,计量观假说的效应在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信息中介的信息传递作用较弱、投资者的识别信息能力较差时更强。  相似文献   

7.
<正>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研发项目预算的准确性、合理性难以确定。研发项目预算一般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在财务部门的指导下编制研发项目预算。编制预算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研发目标,技术方案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预期的事项以及企业的现有基础设施条件、资源的配置状况,按照费用类别和费用标准,估算编制。但预算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都影响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研发工作本身所固有的创新性强、可比性差、不  相似文献   

8.
张英英 《经营管理者》2013,(31):188-18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和持续竞争力,都在不断加大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研发费用在企业的经营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于是对研发费用的合理会计核算就显得格外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本文主要是对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及批露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内部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以便提高广大企业会计工作者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情况下,企业阃的竞争日趋激烈,研发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与动力,是企业的战略性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提高对研发的投入,这就对具有反映、管理、控制职能的企业会计在核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入手,为我国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敏  肖妍 《科学咨询》2009,(1):49-49,62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投入逐渐增大,其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会计利润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研发费用的三种会计处理方式进行评论和探讨,希望会计信息能够更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现状.  相似文献   

12.
正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发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费用给予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优惠。其中"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  相似文献   

13.
董洋 《决策与信息》2011,(8):188-188
对于高科技上市公司而言,采用R&D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会提高企业在开发投入上的热情,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但是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前提是区分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区分标准和如何却分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判断,外部人对于企业的研发费用化政策很难有清晰的了解,因此上市公司可能利用研发费用的资本化调节利润。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已经占了企业支出的较大份额。自新无形资产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范围不断扩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可靠信息,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与信息披露问题日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重视。企业如何正确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其支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将其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直接关系到企业资产价值和收益的确定,本文就此提出问题,并试作探讨。从而成为新无形资产准则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设计结构矩阵(DSM)优化研发项目的不足,本文采用基于价值要素的DSM价值流优化方法,提出了活动的"费用时间比"参数和返工因子DSM矩阵,以综合反映活动的费用、时间及返工风险等价值要素对复杂研发项目活动排序优化的影响。进一步,将活动的"费用时间比"参数和返工因子作为优化参数,构建了相应的DSM价值流优化目标函数。对某案例优化计算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本文提出的价值流优化方法能明显降低由于返工而引起的项目费用增加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资跳扩散的研发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由于技术创新使得研发项目的投资发生泊松跳跃时的投资决策问题,本文针对研发项目的投资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跳扩散过程的研发项目投资决策模型,并在传统跳扩散模型中引入了新的变量-经营成本,侧重分析了技术溢出和吸收能力对项目投资临界值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对各个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周晓晗  张江华  徐进 《管理科学》2021,24(2):111-126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企业通过持续创新以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产出的不确定性促使企业寻求研发合作.本文探究了存在技术溢出下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研发合作动机,重点分析了研发合作对企业竞争力、行业总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讨论了政府如何在不同的溢出水平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构建了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在第一阶段决定是否建立研发合作,在第二阶段同时决定研发水平,在第三阶段进行序贯产量竞争.研究发现:首先,不同于静态博弈的情形,在序贯产量竞争中,只有当溢出水平在较低的范围内时,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才会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其次,研发合作可能会削弱领导企业的市场势力;最后,市场结果可能是无效的.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下称现行准则),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鼓励与投入,企业对于产品研发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动力也日益加强,研发支出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也日渐提高,因此对于无形资产会计信息的规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特别是最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发布,更是体现了国家对于规范无形资产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的决心与力度。同时学术界、实务界也加大了对无形资产这一领域的研究,围绕无形资产市场价值、框架概念、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与探索。这些准则的改革都将对企业现时业绩和未来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的诸多研究文献中,大多是从宏观方面对新旧无形资产准则进行对比分析的,而对于研发费用这一微观领域的分析略显不足。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这一切入点入手,重点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下对研发费用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以及所带来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对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一、研发活动会计处理方法的国际比较研发活动是一种广义的投资活动,和一般的投资活动相比,具有收益性不确定和更大的风险性。研发支出是为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或降低企业成本发生的各项支出。其中包括研究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研发人员的工资费用等。研发活动的风险性引起研发支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上的困难。研发支出在国际上有三种会计处理方法: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其代表国家和处理方法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