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语文》2008,(6):50-50
问:“鼎”字是《世纪宝鼎》(义务教育教材第12册第23课)中的生字,对于这个字的结构,参考资料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上下结构,有的说是半包围结构。请问:应当怎样分析“鼎”字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学生做作业,有道题问"爸"是什么结构。学生有的选择"半包围",有的选择"上下结构",我也不知道怎么判断:因为小学语文字词句段篇(一年级上册)《开心教程》上面的"爸"写的是"半包围",而我买的《小学教材完全解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汉字结构分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同时,它又缺少科学性与规范性。如“名”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半包围结构?“向”字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若归合体字,那么是上下结构还是半包围结构?若归独体字,那划分独体字与合体字的标准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上,学生分析“画”字的结构,有的说上中下结构,有的说半包围结构,有的说独体字。最后,老师说“画”字是上下结构。“画”字究竟是什么结构?众说不一,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小学语文写字教材第二册把“习”“冈”归为独体字;第四册把“司”“网”归为合体字的半包围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归划?恐怕也无充分理由能说明白。现在,大家对于将汉  相似文献   

5.
历岗 《小学语文》2007,(11):60-60
问:“裳、常、棠、堂、党”5个字,在同一本词典里,有的分成上下结构,有的分成上中下结构。请问:应当怎样分析这5个字的字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道、远"这类半包围结构的字,有的书上说先写"走之"旁,再写里面的部分;可有的书上相反,到底哪种对呢?下面这道题试如何解答呢?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教:优化写字教学,训练观察方法1.启发观察,固定笔画。汉字的结构不外乎以下几种: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如果教师能抓住各种不同结构字的字形特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那学生写起同一类的字,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为此,我指导学生掌握"三比两定":一比宽窄:我告诉学生要比宽窄的主要是两种结构的字,即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这两种结构的字,往  相似文献   

8.
汉字结构的划分,早有定论,按其各个不同的构成形式划分为八种结构:独体字;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根据这八种结构分析字形,一般均无分歧。但在遇到“树”、“篮”这类部首加两个部件构成的熟字时,老师、学生却常常统一不起意见来。有的认为“树”是左右结构,由“木”与“对”两部分构成;有的认为“树”是左中右结构,由“木”、“又”、“寸”三部分构成。为了要对学生讲清其字形结构的划分标准,让其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这个问题颇有斟酌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2008,(6):49-50
问:识字教学中分析字形,有时同形声原则发生矛盾,如“谢”字,应当分析为左右结构还是左中右结构?“菜”字,应当分析为上下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博览》2010,(11):43-43
“墨”字是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黑”,下面是“土”。大家都知道,“土”表示地上。“黑”字在金文和小篆中也是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的图案是古时的窗子。  相似文献   

11.
刚开始教学“落”时,只有少数学生把它写成左右结构,后来学了“满”以后,许多学生对“落”和“满”的结构混淆不清,有的把“落”写成左右结构“淳”,有的把“满”写成上下结构“赫”。究其原因,是这两个字都有“艹”和“氵”,但它们的书写顺序不同,“落”要先写“艹”,“满”要先写“氵”。学生稍不注意,就把顺序写反了,如果又把其中一个部件写大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存”字片段 师:“存”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一共有六笔,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我们记住它的字型吗? 生:我想用书空的方法来记忆,这个字不是形声字,好像结构也比较容易写错,但是它的笔画比较少,我可以多写几次,这样我就记住了。  相似文献   

13.
“者”有转指和自指功能,“所”有转指功能,古汉语教学中,如此处理转指的“者”为转指代词,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自指的“者”为自指代词,构成的“者”字结构,有的具有名词性,有的仍具谓词性,特殊分布的“者”是自指代词,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转指的“所”为转指代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  相似文献   

14.
刚开始教学“落”时,只有少数学生把它写成左右结构,后来学了“满”以后,许多学生对“落”和“满”的结构混淆不清,有的把“落”写成左右结构,有的把“满”写成上下结构。  相似文献   

15.
正杜老师: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认为"死"这个字是独体字,也有老师认为是半包围结构,因为在查字典的过程中,知道这个字既可以查"一"字部,又可以查"歹"字部。这个字究竟是什么结构呢?敬请赐教。谢谢!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三中附小  相似文献   

16.
“衣”偏旁真棒!它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你看,它可以字的多个部位来构字。1.顶天的“衣”。指“衣”在上下结构字的上部。如“裔”等字。2.立地的“衣”。指“衣”在上下结构字的下部。如“袋、裂、装、裘、袈、袅、裳、裴、袭”等字。3.居左的“衣”。指“衣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硬笔书法教学中,书写好每一个笔画是第一个难点。而从笔画到生字的过渡中,结构尤为重要,所以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并学会归纳一类字的结构特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写好汉字。两边半包围结构的字,最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左上包";一类是"左下包"。"左上包"的书写要领是"下要出","左下包"的书写要领是"底宜长"。要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除了结构正确、匀称,还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  相似文献   

18.
本校同年级的几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 ,遇到“汉字的间架结构”这一问题 ,对于有些汉字的间架结构产生了意见分歧。其原因是参考资料不同 :一本是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出版的《小学生笔顺字典》 ;另一本是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3年出版的《3 0 0 0常用汉字基本知识手册》。在《小学生笔顺字典》中 :“发”字为独体字结构 ;“凹”为半包围结构 ;“竞”为上中下结构 ;“树”为左中右结构 ;“坐”为独体字 ;“老”为上下结构。而在《3 0 0 0常用汉字基本知识手册》中 :“发”为半包围结构 ;“凹”为独体结构 ;“竞”为上下结构 ;“树”为左…  相似文献   

19.
是“嘻皮笑脸”还是“嬉皮笑脸”?贵州平正民中张正常《榆钱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几个小顽童,有的嘻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笔者认为:此句中的“嘻”字是“嬉”字之误,“嘻皮笑脸”应为“嬉皮笑脸”。“嘻”与“嬉”读音相同,字形结构相似,甚...  相似文献   

20.
周晓琴 《小学语文》2009,(11):41-41
一次,在学习了生字“眷”之后,学生在默写中竟出现了“誊恋”和“誉恋”,而且出现这样错误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我不禁暗自责怪:“都六年级的学生了,认识生字还这么难吗?”可事后想想,“眷”“誊”“誉”这三个字的字形的确比较相似: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眷”和“誊”都是拳字头,而“誊”和“誉”又都有偏旁“言”,稍不留意,还真的易错易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