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164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54眼、西药组30例55眼及实验组30例54眼,分别予以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67%)显著高于中药组(53%)及西药组(30%)(P<0.05),而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较其他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2.
王春芳 《河南中医》2013,33(1):109-11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日1剂,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28%,治疗组有效率为8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斑康治疗39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力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黄斑康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服用中药黄斑康,观察其视力变化。结果:服用中药黄斑康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服药2周后效果最为明显,继续用药观察视力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病变,观察中药为主的方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对门诊及住院患者38例(52眼)进行中药治疗,观察治疗3个疗程后视力变化.结果:中药治疗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眼好转率为68.62%.结论:中医治疗AMD对延缓或减少盲目发展乃至治愈该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病变,观察中药为主的方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对门诊及住院患者38例(52眼)进行中药治疗,观察治疗3个疗程后视力变化.结果:中药治疗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眼好转率为68.62%.结论:中医治疗AMD对延缓或减少盲目发展乃至治愈该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中药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益气活血中药益气复明汤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32例37只眼,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Amsler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全身症状的改变.结论:以健脾益气活血法为主的益气复明汤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杞菊地黄口服液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20例(34只眼),并与西药维生素E组20例(38只眼)对照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发现中药组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二组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补益肝肾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可明胶囊与六味地黄汤对湿性年龄相关性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AMD患者55例74只眼,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可明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视力、眼底、Amsler方格表.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治疗组在黄斑区水肿和渗出,出血吸收,停止反复出血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好转率治疗组为86.8%,对照组为36.0%.结论:中成药可明胶囊药与六味地黄汤相比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和血明目片上市20余年以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在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眼底出血时,亦取得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提高视功能。但目前尚无相关规范指导和血明目片的临床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和血明目片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认识,更好指导临床规范、合理使用和血明目片,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组织中西医眼科专家、药学专家及方法学专家成立项目组,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技术方案(试行)》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循证证据并借鉴专家临床经验,编制了《和血明目片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IgA肾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止血片、百令胶囊等依次为治疗IgA肾病的高频中成药;免疫抑制剂、ACEI、糖皮质激素、ARB等依次为治疗IgA肾病的高频西药;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ACEI、ARB、糖皮质激素分别是联用时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文本挖掘能够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获得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及西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患者的年龄、吸烟、饮食、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目前治疗方法有光动力学疗法、放射治疗、激光光凝、黄斑下手术、经瞳孔温热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抗氧化剂、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中药治疗等.通过对近年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中药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慢性盆腔炎的用药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西药、中成药对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CP1)的治疗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集治疗CPI的相关文献,运用大型数据库(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分析西药、中成药对CPI的治疗用药规律.结果:甲硝唑、替硝唑、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西药依次为治疗CPI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药物.妇科千金片、康妇消炎栓、桂枝茯苓丸、千金散等依次为治疗CPI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药物.同时也发现西药、中成药联合治疗CPI的一些规律.结论: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从文献报告频数方面呈现了西药、中成药治疗CPI的用药规律,尤其是西药、中成药联合应用很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Medline 等数据库中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关文献,统计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和 聚类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后,共纳入处方106 首,中药165 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茯苓、枸杞子、当 归、川芎、白术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清热药及止血药为主;药性多用温,药味以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使用 频次较高的为肝经、肾经和脾经;常用药对组合为“茯苓-白术”,核心组合为“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车前 子”。并最终根据组方规律演化得到5 个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新处方,其功效有健脾利水渗湿、补脾益 肾、填精明目、行气补血活血、凉血化瘀止血、消痞散结止血等。结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药复方 中以补虚药多见,与“健脾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的基本治则相一致。“茯苓-白术”,“菟丝子-熟地黄-枸杞 子-车前子”等配伍在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最常用。在治疗上以健脾益气、益肾填精明目、补血活血、凉血 化瘀止血、消痞散结止血等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4.
和艳艳  朱莺 《陕西中医》2010,31(12):1687-1688,F000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西方国家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率不断上升,是当今引起老年人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关于本病的治疗已成为眼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近十年的文献分析发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具有较强的优势,本文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专方治疗,针刺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治疗早期老年黄斑变性患者23例(32只眼),并与西药维生素E组19例(32只眼)对照,追踪观察1年,发现治疗组在提高视力、Amsler表中心视野改善、软性玻璃膜疣的转化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为用中药从肝肾论治早期老年黄斑变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结果:野菊花栓、消痔灵注射液、普乐安片、三金片、桂枝茯苓丸、男康片等依次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高频中成药;氧氟沙星、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哌唑嗪、环丙沙星等依次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高频西药;三金片和左氧氟沙星分别是联用时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文本挖掘能够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获得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及西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929,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命名、诊法研究、病因病机认识、辨证施治等几方面对其介绍,帮助了解中医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现代化的视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来观察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患者给于滋补肝肾、利水渗湿、软坚散结为主要组方的中药治疗2个月,对照组25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患者用维生素治疗2个月,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进行图形P-VEP的检查,观察P-VEP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VEP的振幅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视诱发电位技术可以应用于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高血压病中成药与西药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中成药、西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反复清洗,去除噪音,分析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西药配伍使用情况。结果:治疗高血压病最常用的中药是天麻、钩藤,最常用的中成药是丹参注射液和珍菊降压片,最常用的西药是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最常用的中成药、西药配伍是卡托普利和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和珍菊降压片。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得到符合临床实际的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中成药与西药配伍,为探索中成药、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提供文献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