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施双向转诊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及其他方面主要是政策层面分析了实施双向转诊过程中的障碍,然后提出了建立医疗集团,调整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加强机构建设,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建立双向转诊的各项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扩大宣传,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与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国内试点地区双向转诊运行的主要问题是“向上转容易.向下转困难,总的转诊率不高”,制约双向转诊制有效运行的障碍主要有供方、需方、第三方等原因。突破双向转诊运行障碍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建立社区全科医生首诊制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实施一体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社区卫生服务实施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现行社区卫生服务实施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是"落实双向转诊难".其根本原因是医疗机构经济利益驱动及政策制度不健全.建议通过协调转诊机构的经济利益,结合医疗保险,加强信息交流及医疗协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以促进双向转诊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若控制不佳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自我院及所辖的社区医院实行高血压双向转诊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间于我院及所辖的社区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宝安区双向转诊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调查深圳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基础上,对深圳市双向转诊制度的现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制度实行的现实基础,为发展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双向转诊制度的概念、模式和重要性。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双向转诊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从而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如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双向转诊的目的、意义、方式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障碍,总结出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模式、可行性、调节关键点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查阅转诊记录,收集患者数据及回顾性研究.结果 近3年上转病人数753例次,下转病人170例次;其中,因病情危重上转386例次,占51.26%;下转患者中低收入人群占45.88%;上转病种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下转病种主要为脑卒中.结论 目前双向转诊还存在一些问题,双向转诊的深入健康发展仍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施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双向转诊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明 《泰山卫生》2009,33(1):13-15
目前实施双向转诊的难点在于:一是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存在趋利观念;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机构之间信息欠畅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能力尚不足;二是患方缺乏对医疗服务客观、正确的信息对服务信任度低;人们的就医观念存在趋高心理等。建议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各项制度,实现规范管理;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和认可度;政策层面上对社区机构的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10.
深圳双向转诊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我国深圳社区健康中心与医院双向转诊中的各方利益者,包括主要利益相关者、次要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社区居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能获得预期利益,但是由于这些利益集团动用资源能力较弱.所以双向转诊仍然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思路,探索规范、标准化的双向转诊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合理的双向转诊指南,是保证双向转诊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在双向转诊试点工作中,创新思路,探索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以症状上转和以健康问题下转的转诊指南,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该转诊指南可操作性较强,很好地起到了规范医生转诊行为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观澜医院双向转诊指南的介绍,为其它地区更好地推促双向转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以服务台为纽带构建双向转诊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双向转诊流程是保证双向转诊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观澜人民医院在双向转诊试点工作中,大胆创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双向转诊流程,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该流程设计合理,极大地方便了转诊工作。文章通过对该院转诊流程的介绍,为在各地更好地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与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观澜人民医院及属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对现行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为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观澜人民医院及属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46.9%的调查对象选择到社康中心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保定点机构。在医院接受服务的人群中“没有听说过”社康中心的比例为26.2%,不知道社康中心地理位置的比例为37.0%。调查对象对双向转诊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为转诊流程手续复杂(34.3%),不愿意转回社康中心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没有必要/治好就走”(52.4%)、对社康中心不了解(21.0%)。结论;拓宽纳入社康中心首诊制的医保范围、在医院向前来接受服务的人群充分宣传社康中心以及简化双向转诊流程将更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性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对中国目前的转诊机制提出对策和展望。方法对双向转诊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中国双向转诊所面临的困难、不足,结合德国、美国、英国在转诊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查阅文献、实际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进行。结果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尚未有效建立,需要尽快形成共识,落实实施。结论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中出现的执行困难问题不是独立的卫生事件,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弘  金昊    何方  张爱洁  梁瑞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5,(16):2953-2955
摘要:目的 通过肺结核双向转诊实施现状分析,探索肺结核传染源住院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疾控中心与专科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疾控中心对发现的涂阳患者转诊至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待涂片阴转后转回疾控中心继续治疗。将患者相关信息填写在双向转诊登记本上并录入Excel。针对转诊情况、拒绝原因、户籍、医保情况、年龄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涂阳患者愿意转诊专科医院住院的仅占23.1%,拒绝转诊的原因主要为费用太高,占49.1%。本市户籍患者以医保为主,占81.7%;非本市户籍患者以自费为主,占58.1%。53.1%的患者享有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同意转诊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55.6%和38.5%;而自费患者的转诊率仅为5.6%,新农合患者均不同意转诊。从年龄上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同意转诊的比例相对较高,为51.9%,其余年龄段转诊比例很低。转入专科医院住院的患者,出院后87.7%的患者均能按要求转回。结论 在没有免费政策和强制措施的保障下,肺结核传染源住院管理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实施中还面临很多障碍,要使双向转诊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文章通过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角度、患者角度、医疗保险机构角度、媒体角度等多方面,提出了促进双向转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医院集团的双向转诊"下转难"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下转诊难是开展双向转诊的瓶颈,其实施涉及多个主体,需要多方协作,是一个复杂的卫生医疗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对医院集团模式下的向下转诊制约因素进行反馈分析,揭示转诊内在互动机理,为向下转诊的顺利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双诊制是解决目前医疗系统许多问题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建设,对人民健康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章对双诊制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医疗保险政策对双诊制发展的影响,进而对医保制度如何促进双诊制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病例分型原理构建规范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新型双向转诊指标体系。方法:尝试在病例分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筛选特征指标,初步构建双向转诊指标体系的框架。结论:双向转诊是新医改的关键节点之一,在基本医疗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客观上需要制订一套规范的双向转诊实施和评估体系,以期有效推动新医改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