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阳河农场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宿松县境内,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103平方公里。全场经营面积13.5万亩,其中耕地近11万亩,宜林地2600多亩,水面2万多亩。农场近年来实施种植结构调粮,实现了"一麦一豆"向"一麦一稻"的转型。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计划今后二年再增加旱改水面积3万亩,并积极发展优质糯稻基地生产。同时发展稻渔轮作,由传统农业向高效绿色农业转型。2017年农场"稻渔轮作"面积达6000亩。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黑龙江省宝山农场通过夯基础、调结构、增科技、上标准、强管理,高产创建工作连年取得突破。2014年,农场水稻总产突破7.6万吨,农业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高产创建战略的实施,给农场跨越发展注入了硬实力。在宝山农场第三作业站标准良田基地,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小水利工程正在加速推进,以第三、第五作业站万亩示范片为中心,建设起两条1200延长米排水沟渠。“十年九涝”是该场十年前土地条件的真实写照,播种的作物有时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以稻治涝”成为职工群众富裕的有效路径,农场的11万亩  相似文献   

3.
胡中禄 《中国农垦》2014,(11):27-30
一、黑龙江垦区对俄农业开发的回顾 (一)对俄农业开发的起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黑龙江垦区“以稻治涝”,大幅度调整种植结构,2000多万亩低洼易涝旱田改为水田,致使当时大量大型旱田机械闲置。为盘活这批价值不菲的资产,继续发挥其作用,一些农场把目光瞄准了一江之隔的俄罗斯广袤的撂荒地。  相似文献   

4.
20 世纪 90 年代,北大荒集团(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偏远、易涝的农场开始了"以稻治涝"的尝试.经过30 年的发展,2020 年北大荒集团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 153.33 万hm2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黑龙江省成为粮食生产第一大省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水稻种植的发展是受到国家政策、种植模式、投资回报、机械化...  相似文献   

5.
正华阳河农场公司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宿松县境内,南临长江,北倚华阳河湖泊群,是安徽农垦集团土地规模最大的农场公司。近年来,农场公司以土地调整推动种植结构调整,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支撑产业来发展,种养面积达5.5万亩,稻渔种养产业已初具规模、蓄势待发。农场公司2019年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兴旺奖和安徽农垦产业发展奖。  相似文献   

6.
李龙 《中国农垦》2019,(2):36-36
近日,安徽华阳河农场与中化化肥安徽分公司签订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依托中化稻虾种养技术力量,助推农场稻虾产业发展。华阳河农场稻虾种养发展迅速,面积由2017年的0.6万亩发展到目前的5万亩,稻虾种养技术成为制约农场转型发展的瓶颈。农场一方面利用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机遇,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确保稻虾种养健康发展。协议约定,由中化公司协助农场编制适合本地的《小龙虾健康养殖模式》和《稻虾田水稻绿色种植模式》口袋书,并派驻专人现场指导稻虾种养、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条件岗埠农场是江苏农垦的中型农场,现已成为连云港市区的城郊企业,拥有耕地面积7万余亩,东眺天然良港,西邻民航机场,交通十分方便。农场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融入连云港市旅游城市及沿海大开发,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休闲观光农业功能的区域。农场具有生产农作物种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大华"牌优质麦稻良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垦皖河农场耕地5.7万亩,距安庆市18公里,属城郊型农场。近年来,皖河农场以市场为导向,多措并举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生产,保市场供给:一是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优质稻、麦生产,建好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重点推广超级稻、工厂化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等实用新技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二是推进绿色、高效农业。围绕安庆市"菜篮子"工程,发展土黑猪、稻鸭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设立高效农业发展基金,今年高效田面积达1.2万亩。三是夯实农田基础,提高旱涝保收系数。四是  相似文献   

9.
2019年,安徽省农垦集团华阳河农场公司以稻渔种养为抓手,创建万亩稻虾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和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抓营销、创品牌,推动农业转型发展。与上年相比,2019年职工稻渔综合种养增收4000多万元;农场公司土地经营性收入增加2400多万元,实现利润1782.9万元。通过发展稻渔产业,实现了企业增效和职工增收的“双增”目标。华阳河农场公司主要从党建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种养规模三个方面入手,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海南省国营中坤农场创建于1952年2月,位于屯昌县西南部,距离省会海口市88公里,隶属海南省农垦总局,是国有中型一类(正处)企业,曾获得"海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2009年2月,海南农垦实行扁平化管理,把原中坤农场、黄岭农场和晨星农场重组为中坤农场。农场现有人口3.4万人,土地总面积41.13万亩,已开垦利用发展农业生产面积30.66万亩(其中海胶集团15.6万亩)。农场管理的土地25.53万亩,其中:橡胶5.28万亩,经济木林3.06万亩,水果0.52万亩,槟榔1.2万亩,山柚0.5万亩,其他经济作物1.51万亩。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淮南农场土地总面积4.3万亩,其中耕地2.1万亩,水面7000亩.近几年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场坚持"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亩均效益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湖北垦区运粮湖农场不断创新经营方式,以生产健康农产品为理念,打造万亩富硒虾稻示范基地,成为农场产业发展新亮点。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健康农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营养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生态、健康的农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适应新形势,农场开始探索  相似文献   

13.
祁惠芳 《农技服务》2014,(11):13-13
<正>沛县敬安镇按照"巩固、升级、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入园、新机制运作"的原则,强化措施,高速推进,转型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低碳农业和观光农业,全力打造"三个万亩园区",即沛敬线万亩特菜示范园、蔡刘庄万亩辣椒制种园和梁集万亩农业观光园。着力打造"牛蒡生产全国第一,辣椒制种全省第一,开心农场全国第一"品牌。一、园区建设现状(一)梁集万亩农业观光园。以梁集村为核心,涉及杨楼、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垦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粮食商品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机械化率(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国内领先的大型国有农场群.长期以来,垦区种植业一直以小麦、大豆和杂粮为主,机械化率较高(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5%),而水稻种植面积到1985年只有2.59万hm2.1986年,垦区提出了"压麦、稳豆、发展水稻"和"以稻治涝"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和发展战略,随着水稻生产"三化"栽培、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水稻生产"六化"建设的提出,垦区水稻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九五"期间发展更快.到2000年底,水稻种植面积超6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3%),公顷产超7500kg,总产超50亿kg(占粮食总产的64.9%).水稻已成为垦区粮食作物的主栽品种,是垦区粮食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5.
东光农场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境内,土地面积2万亩,下设9个生产队,以热作农业为主。目前,农场主要经营方针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截至2010年底,已种植橡胶32万株,其中108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垦》2023,(11):10-11
<正>湖北省国营后湖农场(以下简称“后湖农场”)1957年建场,国土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余亩,下设6个农业分场、36个生产队,共有9188户3.1万人。多年来,后湖农场开拓进取,持续聚力虾稻全产业链建设,构建“虾稻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奋力打造虾—稻全产业链发展先行区和样板区,被评为省级虾谷特色小镇,并被认定为首批100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相似文献   

17.
正安阳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农业大县,现辖9个乡镇,30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5.8万亩,农业人口51.9万,常年粮食种植面积95万亩左右,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7万亩,秋粮种植面积48万亩,总产50万t左右,连续多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土地流转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  相似文献   

18.
李龙 《中国农垦》2021,(4):F0004-F0004
近年来,安徽农垦华阳河农场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首位产业,以水稻和水产“两水”产业为抓手,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水产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6.2万亩。2020年,农场“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国家批准;6个粮食和豆类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相似文献   

19.
李龙 《中国农垦》2020,(4):62-62
3月16日,安徽农垦华阳河农场在六厂圩百亩稻田首批投放田螺1620公斤,开展稻螺综合种养试验。近年来,华阳河农场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5.5万亩。为调优种养结构,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长久的支撑产业来发展。今年,农场以水产特色养殖为抓手,与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计划在稻田发展澳洲龙虾、田螺、蟹、鳖等特种水产养殖4700亩,探索适合农场实际的水稻与多种水产养殖生态共生新模式。在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种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提质扩面,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带动职工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农垦华阳河农场在推进公司制改革、社会职能改革和新一轮土地调整的基础上,继续做实"1234"党建工作品牌,坚持以职工利益为中心,在生产经营上落实"3322"发展计划。着力打造五大板块,促进农场转型发展。一是做响党建品牌,引领发展新航向。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1234"党建工作品牌。力求把党建融入改革、发展、民生等各项工作中,为农场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二是做大稻虾综合种养,鼓起职工钱袋子。2018年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2.6万亩,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