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小檗碱(BBR)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指数生长期的足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五组:正常组,高糖组,BBR 30、60、90 μmol/L组.Annexin FITC/PI双染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率,高内涵成像系统计算细胞数量,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核转录因子κB(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促凋亡蛋白(Bim)和足细胞标志性蛋白WT-1、Podocin、desm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Annexin 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高糖组足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显示足细胞数量减少(P<0.01);Transwell结果显示迁移至下室的足细胞数增加(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愈合率上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糖组足细胞中p-AKT、p-p65、p-IκBα、Bim、desmin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WT-1、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高糖组相比,BBR给药后足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不同浓度BBR给药组的足细胞数量增多(P<0.01);迁移至下室的足细胞数有所减少(P<0.05);划痕愈合率下降(P<0.01);另外,BBR 给药降低了 p-AKT、p-p65、p-IκBα、Bim、desmin 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升高了 WT-1、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BBR可能通过AKT/NF-κB信号通路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抑制足细胞凋亡、减弱足细胞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檗碱(BBR)对高糖(HG)诱导的系膜细胞(MCs)异常增殖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MCs,实验分为对照、高糖模型和BBR给药组(30、60、90μmol/L);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高内涵系统成像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外基质沉积蛋白(ECM)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磷酸化促分裂原激活激酶1(p-MSK1)、IκB、p-IκB、p65、p-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结果显示,BBR(30、60、90μmol/L)均可抑制MCs的增殖活力;高内涵系统成像结果显示,BBR(30、60、90μmol/L)可抑制HG诱导的MCs的异常增殖;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显示,BBR(90μmol/L)能降低ECM上的Col-Ⅳ、F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BBR(30、60、90μmol/L)能降低MCs上p-ERK、p-MSK1、p-IκB、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BBR可能调节MCs上的ERK/NF-κB的信号通路,改善HG诱导的MCs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原代培养的大鼠足细胞,设置正常糖组(D-葡萄糖5 mmol/L)、高糖组(D-葡萄糖15 mmol/L、30 mmol/L)、高渗对照组(甘露醇25 mmol/L+D-葡萄糖5 mmol/L)。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nephrin和Wt-1的表达;免疫印迹半定量检测nephrin、α-SMA、活化β-catenin及Wnt-1的表达。结果 nephrin以颗粒状及线状表达于足细胞胞膜、胞质及胞核周围,Wt-1表达于胞核。48 h后,正常糖组nephrin相对表达量为(0.967±0.065),15 mmol/L高糖组为(0.771±0.068),30 mmol/L高糖组为(0.112±0.042),高渗对照组为(1.096±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848,P=0.000);正常糖组α-SMA相对表达量为(0.360±0.023),15 mmol/L高糖组为(0.430±0.008),30 mmol/L高糖组为(0.524±0.040),高渗对照组为(0.320±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49,P=0.001)。高糖作用12 h后,足细胞Wnt-1及活化β-catenin表达开始升高,24 h时达到高峰。DKK1有助于增加高糖诱导的nephrin的表达,降低α-SMA的表达。结论高糖可诱导足细胞发生表型转化,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檗碱(BBR)对高糖(HG)环境下的系膜细胞增殖和自噬水平的影响及具体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指数生长期的系膜细胞分成以下几组:正常组、高糖组、高糖+小檗碱治疗组(30、60、90μmol/L)、高糖+小檗碱(90μmol/L)+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组(CC组);高内涵细胞成像仪计算系膜细胞的数量;免疫荧光法检测Ⅳ型胶原蛋白(Col-IV)、纤连蛋白(F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B(LC3B)在系膜细胞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LC3B、Beclin-1、p62、Col-IV、FN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内涵细胞成像仪结果显示高糖组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高糖组系膜细胞外基质沉积蛋白Col-IV、FN的表达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高糖组系膜细胞中SIRT1、p-AMPK、LC3B、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p65、p62蛋白表达升高。与高糖组比较,BBR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异常增殖能力具...  相似文献   

5.
杨莉莉  刘章锁 《重庆医学》2015,44(12):1609-1612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转分化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处理足细胞36 h ,采用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足细胞表面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和间充质细胞表型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Fibronectin的表达 ;用 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处理组足细胞清蛋白流入量的变化.用GSK-3β激酶检测试剂盒检测高糖环境下足细胞GSK-3β表达量及活性的变化 ;应用GSK-3βsiRNA干扰高糖组GSK-3β后检测足细胞表型及功能变化.结果 足细胞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的蛋白表达水平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 .05) ,间充质标记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 .05);清蛋白流入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 .05).高糖组足细胞GSK-3β表达量增多(P<0 .05).GSK-3βsiRNA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足细胞表面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量增多 ,间充质标记蛋白α-SM A表达减少.结论 足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发生表型改变与功能受损 ;GSK-3β参与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的转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小檗碱(BBR)对肝星状细胞(HSC)自噬与活化的调控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质量浓度BBR(0、2、5、10、20、50μmol/L)干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20μg/L)处理的LX-2细胞24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不同质量浓度BBR(0、2、5、10μmol/L)干预PDGF-BB(20μg/L)处理的LX-2细胞24 h或48 h,使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印迹法检测小檗碱(5μmol/L)对LX-2细胞α-SMA,COL1A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检测Atg5、 Becn1、 Atg7、 LC3、p62的表达。动物实验共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橄榄油(Oil)+磷酸盐缓冲液(PBS)]、模型组[四氯化碳(CCl4)+PBS]和药物干预组(CCl4+BBR),每组6只小鼠,造模5周,2次/周。第3周开始给与BBR干预,2次/周,连续给药3周。造模5周后处死小鼠,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中药青葙子中的齐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青葙苷A(celosin A,CA)对缺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CoCl2造模MDA-MB-231细胞缺氧状态,建立细胞体外缺氧的CA给药培养体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MTT)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和核凋亡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细胞凋亡比例;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CA对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缺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和EMT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缺氧状态下,高剂量的CA(20、40μmol/L)能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并且能有效促进早晚期细胞的凋亡率(PI-Annexin V-FITC促凋亡率:20μmol/L:+6.09%;40μmol/L:+18.50%),有效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时低剂量的CA(5、10μmol/L)能抑制乳腺癌MDA-M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用200μg/ml AOPP刺激小鼠足细胞24 h,同时加入牛蒡子苷(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μmol/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CHOP及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牛蒡子苷干预后可抑制小鼠足细胞Grp78、CHOP、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OPP可通过引起小鼠足细胞内质网应激(ERS)从而导致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而牛蒡子苷则可通过减轻ERS从而逆转EMT,为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缬沙坦体外干预高糖环境培养的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的表达,探讨RAS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干预高糖(25mmol/L的葡萄糖)培养24h后的小鼠足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干预前后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的表达水平;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10-5mol/L缬沙坦干预后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的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1);②缬沙坦能显著上调高糖诱导的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③2×10-5mol/L缬沙坦能显著上调高糖对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P<0.05)蛋白表达的抑制。结论缬沙坦显著上调髙糖诱导的足细胞nephrin、podocin和CD2AP的表达,可能是其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小檗碱(BBR)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凋亡/自噬失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BBR对RA-FLSs的增殖抑制作用,实验设空白对照组、TNF-α(25 ng/mL)组、TNF-α+BBR(10、20、30、40、50、60、70、80μmol/L)组,Annexin V/PI双染流式法和JC-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BR对RA-FLSs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BR对RAFLSs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增加自噬诱导剂RAPA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Q)作为对照,激光共聚焦检测mCherry-EGFP-LC3B观察自噬流变化;并设置活性氧(ROS)模拟物H2O2和ROS抑制剂NAC观察BBR对ROS、mTOR、p-mTOR水平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BBR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RA-FLSs增殖活力,流式和JC-1染色结果显示BBR(30μmol/L)可显著增加RA-FLSs凋亡率(P<0.01),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BR处理后Bcl-2/Ba...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53抑制剂(Pifithrin-alpha,PFT-α)对高糖刺激后肾小球足细胞泛素化通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30mmo1/L葡萄糖)、甘露醇组(30mmol/L葡萄糖+25mmoI/L甘露醇)、PFT-α 组(30mmol/L葡萄糖+10μmol/LPFT...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足细胞损伤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足细胞损伤及发生EMT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的小鼠足细胞系MPC5,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及补肾活血汤组,经相应处理48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足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足细胞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足细胞体外迁移能力,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足细胞标志P-cadherin、ZO-1及EMT发生过程标志desmin、FSP-1的相对表达量。在高糖诱导的足细胞中分别加入Rac1抑制剂NSC23766或Rac1激活剂PMA,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足细胞中GTP-Rac1、p-PAK1、pp38、p-β-catenin、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可抑制足细胞增殖,诱导足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的迁移及EMT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汤可缓解由高糖诱导的足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降低高糖诱导的细胞损伤、凋亡、迁移,逆转EMT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汤通过调控GTP-Rac1、p-PAK1、p-p38、p-β-catenin、p65蛋白表达水平,影响Rac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高糖可导致小鼠足细胞损伤及EMT的发生,补肾活血汤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及EMT的发生,其作用机制是补肾活血汤通过调控Rac1及下游信号通路,起到保护足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moothened(Smo)抑制剂PF-5274857在香烟烟雾(CS)诱导所致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转变中的作用, 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建立体外CS诱导EMT模型,实验分为预防实验和治疗实验两部分进行。预防实验:用3 μmol/L PF-5274857预刺激Beas-2b细胞2 h后用CS溶液培养8 d;治疗实验:CS培养8 d后用3 μmol/L PF-52748573处理Beas-2b细胞4 d。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蛋白中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含量及位置变化,小室迁移实验测定治疗实验中细胞迁移能力改变。结果 PF-5274857预刺激2 h,间质标志物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升高。而已被CS诱导产生EMT改变的Beas-2b细胞经PF-5274857治疗4 d后部分恢复E-cadherin表达,并且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降低,其升高的迁移能力也降低。 结论 PF-5274857可以预防和治疗由CS引起的Beas-2b细胞EMT。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槲皮素(Qu)不同给药时间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取经过鉴定的体外原代培养的足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Qu先干预组、Qu同时干预组和Qu后干预组,共5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采用5 ng/m L TGF-β_1诱导48 h;Qu先干预组采用50μmol/L Qu干预24 h后,再用5 ng/m L TGF-β_1继续诱导24 h;Qu同时干预组采用50μmol/LQu和5 ng/m L TGF-β_1同时干预48 h;Qu后干预组先用5 ng/m L TGF-β_1干预24 h,再用50μmol/L Qu干预24 h。将上述5组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Wilms瘤抑癌因子-1(WT-1)和足细胞EMT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Nephrin,WT-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Vimentin,α-SM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种不同干预方法中,Nephrin的蛋白表达量以Qu后干预组最高,WT-1的蛋白表达量以Qu同时干预组最高,Vimentin的蛋白表达量以Qu先干预组最低,α-SMA的蛋白表达量以Qu先干预组最低(P0.01)。2)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足细胞Nephrin mRNA和WT-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Vimentin mRNA和α-SMA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3种不同干预方法中,Nephrin mRNA的表达量以Qu同时干预组最高(P0.05),WT-1 mRNA的表达量以Qu先干预组最高(P0.01),Vimentin mRNA和α-SMA mRNA表达量均以Qu先干预组最低(P0.01)。结论 Qu能够抑制T GF-β1诱导的足细胞EMT,且Qu先干预组能够更好地抑制TGF-β_1诱导的足细胞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相关信号分子、维持足细胞生理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东红  苏颖  李明喜  李雪梅  郑法雷 《北京医学》2012,34(4):305-309,33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阴性对照组、马兜铃酸(AA,10μg/ml)作用组、Dex(100μmol/L)作用组、AA(10μg/ml)+无水乙醇(100μmol/L)组、AA(10μg/ml)+Dex(100、10、1、0.1、0.01μmol/L)共同作用组,培养细胞48h,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S)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α-SMA、E-cadherin、p-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AA作用48h后,CFMS观察发现HKC细胞E-cadherin表达减弱而α-SMA表达增强;地塞米松干预后,E-cadherin表达逐渐增强而α-SMA表达减弱,且呈剂量依赖性。Real-timePCR、WesternBlot结果均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AA组α-SMA、p-Smad3、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强,E-cadherin、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弱(P0.05)。同AA作用组比较,AA+Dex共同作用组随Dex剂量增加,α-SMA、p-Smad3、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E-cadherin、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而无水乙醇却无此作用。结论 Dex可抑制AA诱导HKC细胞发生EMT,并同时下调EMT过程中TGF-β1和p-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分子的表达,提示TGF-β1/Smad下调可能是Dex抑制EMT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内miR-146水平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TGF-β组、TGF-β+Que-L(40μmol/L)、TGF-β+Que-M(60μmol/L)和TGF-β+Que-H(80μmol/L)为药物治疗部分;各组阴性对照组、miR-146模拟剂(mimic)和抑制剂(inhibitor)为细胞转染部分。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Que对细胞抑制情况,选出低、中、高3个剂量浓度用于后续细胞实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Que对HSCs细胞凋亡的影响;RT-qPCR法检测HSC-T6细胞药物治疗以及细胞转染后miR-146、α-SMA、CollagenⅠ、TRAF6、PI3K和Akt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以上各组中α-SMA、CollagenⅠ、TRAF6、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实验检测HSC-T6细胞药物治疗中α-SMA、CollagenⅠ蛋白表达强弱。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相同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胃饥饿素(ghrelin)对内质网应激及高浓度葡萄糖导致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RMECs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ghrelin组和高糖+ghrelin+衣霉素(内质网应激诱导剂)组。对照组细胞不加干预,高糖组采用30 mmol/L葡萄糖构建细胞损伤模型,高糖+ghrelin组采用30 mmol/L葡萄糖和10 nmol/L ghrelin处理细胞,高糖+ghrelin+衣霉素组采用30 mmol/L葡萄糖、10 nmol/L ghrelin和10μmol/L衣霉素联合处理细胞,所有细胞均培养48 h。采用AnnexinⅤ-FITC/7-AAD试剂盒检测4组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高糖组和高糖+ghrelin组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及内质网应激蛋白GPR78、IRE1α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RMECs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ghrelin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Bax、GPR78及p-IRE1α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于Erastin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3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采用CCK-8法、特异性 Fe2+ 荧光探针、荧光染料(DAPI)检测和荧光探针(H2DCFH-DA)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活性铁水平、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变化。 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Nrf2、HO-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60 μmol BBR的最适浓度来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BBR+2 μmol Nrf2抑制剂 ML385组。通过使用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Nrf2抑制剂(ML385)作用后的活性铁的水平、活性氧含量以及Nrf2、HO-1、GPX4蛋白的表达来验证小檗碱调节的Nrf2-HO-1/GPX4通路对Erastin处理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0.5 μmol/L Erastin作用于HT22细胞8 h,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同时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增加(P<0.05)。与Erastin组比较,Erastin+30 μmol/L BBR组和Erastin+60 μmol/L BBR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P<0.05)。小檗碱增加 HT22细胞中Nrf2、HO-1、GPX4基因及蛋白的 表达量(P<0.05)。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后,Nrf2-HO-1/GPX4通路被抑制,并且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升高(P<0.05)。结论 Erastin诱导HT22细胞发生铁死亡,小檗碱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可能机制是激活了Nrf2-HO-1/GPX4通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的siRNA对高糖条件培养下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2)等渗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g/L,甘露醇3.5g/L;(3)高糖组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4.5g/L;(4) 高糖+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5) 高糖+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重组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6) 高糖+干扰组: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 siRNA表达质粒后于高糖培养基中培养。应用RT-PCR检测CTGF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TGF、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水平。结果 高糖刺激可上调HK-2细胞的CTGF mRNA及蛋白水平,并呈时间依赖性降低HK-2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α-SMA蛋白表达水平。而通过特异性siRNA抑制CTGF mRNA表达后,细胞的CTGF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进行性降低,同时伴有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α-SM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证实了CTGF是高糖诱导HK-2细胞EMT的重要介质。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为进一步寻找DN防治的靶点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