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石狮市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症状、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显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6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2组VAS评分、Harri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对其围术期恢复速度有促进效果,并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中,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两组护理前两项评分差异不大,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较快恢复,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汤婷  丁燕  姚亚明 《当代护士》2018,(5):110-1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常规,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术后具有更低的VAS评分和更高的Harris评分(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较好地减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术与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促进肢体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75例,循证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情况。结果:循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1);循证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对患者康复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行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单侧下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干预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FTS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调查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干预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2组骨折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术后康复,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较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护理满意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显著改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尽早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叶亚罡 《临床医学》2021,41(5):64-6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抗骨质疏松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骨密度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18个月骨密度比较,观察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率,平衡骨密度,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凝血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0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对比2组围术期情况、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4个月,2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主动式无痛护理模式在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2-12月收住于我院的股骨骨折老年手术病例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股骨骨折围术期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接受主动式围术期无痛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低于对照组(t=-9.701,P<0.001),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4.126,P=0.042)。结论 采用主动式无痛护理对股骨骨折老年护理对象施加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老年群体疼痛程度,提升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新改进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倒置股骨髁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钛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7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7例采用PFNA固定(PFNA组),30例采用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固定(LISS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例数、术后6个月大腿疼痛(V A S法)评分、术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结果】本组中5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4个月。PFNA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内固定失效例数小于LIS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VAS评分、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取得满意疗效,但PFNA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优于使用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TS理念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焦虑状态、髋关节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已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GardenⅠ、Ⅱ型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术后开始负重锻炼时间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术后48 h即指导患者扶双拐行患肢部分负重锻炼,至术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肢保温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肢保温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协作下的ERAS理念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的V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的ERAS理念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负重在适宜人群中的康复疗效。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骨科Evans-Jensen 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且骨折复位符合股内侧皮质阳性支撑(PMCS)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 22)和试验组(n = 23)。对照组于术后6周行耐受性负重,试验组于术后48 h内行耐受性负重,均由每次10 min、每天3次逐渐递增至每次20 min、每天5次,直到骨折临床愈合。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术后6周、3个月、6个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 =3.716, P < 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t = 1.540,P > 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t =6.248, P < 0.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χ2 = 2.198, P > 0.05)。术后6周、3个月和6个月,两组VAS均无显著性差异( t < 1.330, P > 0.05)。试验组术后6周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t = -5.115, P < 0.001),两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 t| < 1.799, P > 0.05)。 结论 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且骨折复位符合PMCS的患者于术后48 h内行耐受性负重可减少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和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术后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法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5~18(12±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9~17(12±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5.3%;疗效优28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7%;Harris评分(86.6±10.3)分。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全程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41例,全程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术后1、3、5 d,研究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