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PAD)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15%20%以上。早期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轻微不适,渐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缺血者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晚期常导致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发绀、溃疡甚至坏疽〔120%以上。早期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轻微不适,渐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缺血者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晚期常导致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发绀、溃疡甚至坏疽〔13〕。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危险度随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其与PAD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Hcy  相似文献   

2.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的外周动脉疾病(PAD)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PAD广义上指除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其他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四肢动脉和内脏动脉,其特点是动脉系统不能将富氧血液送达外周组织。狭义PAD则指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病变,我们着重讨论后者。PA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PAD患病率约18%,跛行患者7%。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PAD患者。虽大多数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PAD多为腹主动脉分叉以下动脉受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病程进展十分隐匿,大部  相似文献   

4.
周围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指除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外的其他动脉发生的狭窄、闭塞性病变,常导致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性痉挛或坏死,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增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主要累及下肢动脉。在PAD发生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尿病患者PAD更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在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PAD的患病率高达19.5%-23.8%。  相似文献   

5.
一、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害 下肢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周围动脉病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临床表现.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后可逐渐向血管腔内发展,使管腔变窄甚至闭塞,也可因为斑块内出血或局部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中断[1].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PAD更易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2].PA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1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报道,超过15%的60岁以上老年人罹患PAD[3].同时,由于导致PAD的相关危险因素(如人口老龄化、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等)在持续增加,预计PAD患病率在将来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
外周动脉疾病(PAD)主要指下肢动脉病变,它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的表现之一,糖尿病(DM)是PAD发生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DM患者下肢AS发生率高、发生早、进展快,主要累及下肢远端动脉,多为节段弥漫性病变,故重症下肢缺血的发病率和截肢率高〔1〕。DM患者合并PAD带来的主要不良后果: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反复的住院,血管重  相似文献   

7.
外周动脉疾病(PAD)这个名字看似陌生,其实相当普遍。而且糖尿病患者是发生PAD的高危人群一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3的人患有PAD。PAD造成患者行动不便,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发生PAD的糖尿病患者比其他患者出现心脏病和心梗的风险更高。不过这些患者朋友还是要看到光明的——PAD绝对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人群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988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科林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受试者的ABI值,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老年人群合并PAD者为127例,总的发病率为12.9%。PAD组年龄、空腹血糖、收缩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缺血性脑卒中显著高于非PAD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群伴PAD的危险因素。结论踝臂指数是筛查老年人群伴PAD的简单易行又可靠的指标,年龄、性别、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群踝臂指数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动脉进展性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的一系列病变,其所涉及的主要动脉为主动脉及其非冠状动脉分支动脉,包括颈动脉、上肢动脉、内脏动脉及下肢动脉。下肢动脉疾病是常见的PAD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PAD的主要原因。欧洲及北美动脉疾病患病人数约为2700万,美国成人动脉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门诊有患者咨询,"对于我的腿上的外周动脉疾病,有什么药比阿司匹林更有效吗?"外周动脉疾病(PAD)是指下肢动脉阻塞导致血液流动减慢,狭窄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根据一项对5000多名PAD患者的大型科学研究结果,有关部门建议PAD患者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速递     
吸烟让周围动脉疾病患病风险增10倍 周围动脉疾病(PAD)是一个严重的疾病,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美国研究人员对超过39,000名女性跟踪随访了12年,了解到吸烟可使得PAD发病风险增加10倍。虽然戒烟可降低风险.但即使是戒烟20年后.女性患PAD的风险依然是从不曾吸烟女性的7倍。  相似文献   

12.
外周血管病,又称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是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外周血管病,又称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是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然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中国自然人群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开展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上海、长沙、广东、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的社区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测量和资料收集.任一侧肢体ABI≤0.9诊断为PAD.结果 在21 152例受试者中,PAD患病率3.08%,标化患病率3.04%;男性PAD患病率2.52%,标化患病率1.84%;女性PAD患病率3.66%,标化患病率4.31%,男性PAD患病率低于女性(P相似文献   

15.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指发生在冠状动脉以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管腔的狭窄、闭塞,其病理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目前,PAD在年龄>40岁的人群中普遍存在,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研究表明,PAD是心脑血管病及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  相似文献   

16.
正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是指下肢动脉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作为外周动脉病变(PAD)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老年人群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1-2]。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外周动脉病变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置入球囊或支架的扩张作用排除血管的狭窄和闭塞,但是术后再狭窄(ISR)一直是这项微创手术的重要缺陷。于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药物涂层球囊(drug-  相似文献   

17.
重视周围动脉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动脉泛指心脑动脉以外的血管,周围动脉疾病(PAD)与冠心病同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病理机制一致,危险因素也相似,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龄及家族史等。下肢动脉疾病是目前在治疗上最成熟的PAD,但临床上往往存在治疗了冠状动脉疾病,而忽略了下肢动脉疾病的情况。有证据显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肌梗死危险增加20%~60%,冠心病事件导致死亡危险增加2—6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婚姻状况与外周血管疾病(PAD)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5月至8月,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社区居民10 054名.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以社区站作为群组随机因素,分析不同婚姻状况下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PAD的患病风险.结果 调整PAD危险因素(年龄、地区、血脂、血糖、血压、肥胖、吸烟、饮酒和体育活动)的影响之后,在45岁以下人群中,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1.56(0.39 ~6.35),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0.75(0.22 ~2.57);在45岁及以上人群中,未婚男性与已婚男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1.61 (0.77 ~3.35),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比较PAD患病的OR值为1.78( 1.23 ~2.58).45岁及以上未婚女性的年龄、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吸烟比例均高于已婚者(P均<0.01).结论 45岁及以上女性的婚姻状况与罹患PAD有关.女性雌激素的变化和PAD危险因素的分布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亚洲地区多中心调查发现,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合并至少一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20%合并有下肢动脉病变(PAD)[1].我们调查了近50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5%的患者有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这些患者相比于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正常者,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2].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并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方法选择356例患者,以60岁为界分为≤60岁组83例,>60岁组273例,其中高血压196例、冠心病145例、下肢动脉疾病97例、糖尿病134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与≤60岁组比较,>60岁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50%103例,占28.9%,其中颈动脉狭窄≥70%33例,占9.3%。年龄>60岁(OR=2.281,95%CI:1.191~5.673,P=0.013)、冠心病(OR=2.312,95%CI:1.162~4.593,P=0.018)、下肢动脉疾病(OR=2.135,95%CI:1.093~4.985,P=0.011)是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人群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危险人群,也是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